风景画的构图规则
这里整理了一系列构图“规则”(我更倾向称它们为“技巧”)。
合理地使用这些规则可以减少风景画的缺憾。这些规则经常出现在论构图的书藉中,这里我融入自已的观点并将它们整理成篇。值得提醒的是:别让规则妨碍你的工作。规则是注定要被打破的,但前题是您至少知道:您正在打破什么规则、为什么要打破它?您不是因知识的欠缺而犯错。这里共有23页,坐下来上点咖啡慢慢看吧。
风景画中应该有一个兴趣中心,它是画面中最重要、最美的部分。通过运用较鲜明的色彩或较强对比度,亦或是让兴趣中心包括引人注目的焦点,都可以使兴趣中心本身得以强化。兴趣中心是画面的重点,周边区域应处于从属地位。
良好的兴趣中心包含以下内容:
鲜明的色彩,如有可能还应有互补色.
强烈的反差(明_暗)
占据较好的画面位置
人造景物、动物及人将进一步强化兴趣中心,它们成为画面的主角。
兴趣中心周边的次要元素要能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兴趣中心 (如图1图2).
兴趣中心不要放在正中央或图片的1/2处,较好的方法应用三分法。
不要将兴趣中心封闭起来--哪怕非常轻微,因为这样会减弱它的重要性。
设计良好的兴趣中心应能吸引并维持观众的注意力。
1、你也许想在画面中加入第二兴趣中心以丰富画面的内容。我认为这并不可行,除非你技术娴熟。因为双兴趣中心的风险是它们彼此竞争从而引起注意力的分散。
2、别将一物体放在另一个物体的正上方,除非其中一个在大小尺寸上明显占优。最好的方法是以相互呼应的斜线方式布置。有时不能以斜线方式布置,那么将它们平行安置也是不错的选择
3、避免将观众的注意力推出画面。这就要求画面元素不要指向画的边框,或画面元素不要跑到画面外(如树枝、路及河流)。你可以设置“驻点”以使观众注意力不离开画面。经验法则是:动物及人应面向或看着画的里面。
4、河流、小溪及路等,应以S型进入画面。如果不是S型,那么最好以曲线的方式进入画面。应不惜一切代价避免直线,因为他们作为视觉引导线时,目光移动过于迅速,而S型则能使目光以较慢的速度扫视画面.
5、别将逻辑应用于艺术。最重要的是视觉冲击力。即便是的阴沉的天气,阳光也可能在草地上出现;为了获得不错的画面效果,线性透视和大气透视关系也是可被扭曲的;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可将影子描绘成比它的本来面目更长。总之,Feel free to use your artist's license…
6、使重要的对象集聚在兴趣中心。别将它们分散到那些易使注意力分散的地方。
7、您也许想让观者在看图片时要参与进来而不仅仅是看看就算了,那么需要含蓄地给出信息让他去探索您的画面,而不要将所有信息全都直接地呈现在他面前。您的图片要能使观者富有想像与好奇地漫步于整个画面—画面不要太简单太直白。
8. 深度
画家是用二维的画面来表现三维的空间。观众看画时感觉它们很“真实”,实际上我们 “骗”
了他们。有时人们看过我的画后会问我“这是照片吗?”—真是情不属实啊。我的作品绝不是写实的,它们只是表现现实世界。这里有几个巧门有助于使画面更具深度感:
9、将前景变暗可增加距离感
利用雾增加透视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使画面兴趣中心的反差最强烈—让明暗形成强烈的对比。减弱画面的其它地方的反差以避免注意力分散--让明暗形成中等的对比。
10如果画面留有空白,将不会显得那么拥挤;在兴趣中心前方留点空白,效果更为明显。空白的作用是给画面留点喘息的空间和想像的空间
11、如果有可能,画中应尽量包括水平、垂直及斜向运动,但应使其中一种占主导地位。斜线式运动是最佳选择,因为它们永远不会同画的边框平行。并不一定要求这些线条都是笔直笔直的,它们只要表示某种方向感就可以了。
12、当包含具有运行特征的构图成分时,应尽可能地表现其运动,但不要将其放在一个过于理想的位置上----因为这样将显得矫揉造作。
13、如果不能确定让视觉引导线(如河流或道路)从哪里开始,那么应认真考虑这个观点:大多数人阅读习惯是从左到右,纯粹是个习惯问题,看物体时眼睛也会从左向右扫视。
14、如同看书一样,从左上角开始看图也是一种视觉习惯。
15、别让视觉引导线始于四个角。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行业资料风景画的构图规则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