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35CrMo大功率汽车发动机曲轴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与制定,并且对所定制的工艺进行了研究。
图(8)(9)是由试样2做的对比实验。图(9)为高频淬火后的表层组织。组织为细小的针状马氏体。图(8)为表层与心部的过渡区域。由图可以看出,其表层为针状马氏体,而心部则保存了原始的组织与性能。
调质态的35CrMo虽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但是曲轴的表面要求有良好的耐磨性,调制态的硬度远远不够,因此需要进行高频淬火来增加表面硬度及其耐磨性。由于高频淬火时,奥氏体成分不均匀,奥氏体晶粒得到了细化,且有残余压应力的存在,所以一般高频淬火或的硬度比普通加热淬火硬度高 2~3个洛氏硬度单位,其抗疲劳性能和耐磨性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本次实验35CrMo在高频淬火后表层硬度值达到53~55HRC之间,硬度在表层分布均匀。
高频淬火后,,为了降低残余应力和钢的脆性,而又不至于降低硬度,因此需要进行低温回火。回火温度取160℃,保温1.5小时。
6.结论
35CrMo材料有很高的静力强度、冲击韧性及较高的疲劳极限,淬透性较40Cr高,而且相比40CrNiMo又不含有贵重的Ni元素。 高温下有高的蠕变强度与持久强度,长期工作温度可达 500℃;冷变形时塑性中等,焊接性差。这种钢通常用作调质件,也可高中频表面淬火或淬火及低、中温回火后使用,适用于在高负荷下工作的重要结构件,特别是受冲击、震动、弯曲、扭转负荷的机件,如车轴、发动机传动机件、大电机轴、汽轮发动机主轴、轧钢机人字齿轮、曲轴、锤杆、连杆、 紧固件以及石油工业的穿孔器等。
通过选用35CrMo钢作为曲轴的材料,并且通过合适的热处理工艺,调质工艺可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满足曲轴的强度,循环任性等,但是表面的耐磨性远远不够要求,因此需要通过高频淬火来增加其表面的硬度与耐磨性。在淬火介质的选择上,选用油淬,因为油冷较水冷冷速小,可以减小变形开裂同时又减小了残余应力。加热保温时间应严格控制,避免在调质回火时保温时间过短所引起的硬度过高,同时避免保温时间过长引起晶粒粗大。在高频淬火之后进行回火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汽车发动机曲轴的热处理工艺(1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