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_当代中国经济法良法观之核心_漆丹
也从不同侧面说明经济法所具有的国家对社会资源和权利作出调整和再分配的性质。
认识到经济法的分配法性质,就应当很好地运用它的这种功能,发挥它在统筹各种发展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方面的积极作用。例如: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0就要求国家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而多年来,我国GDP的增长并没有使居民收入同步增长,而是过多地分配给了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垄断企业。全国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仅为百分之十几,而在美国则一直占百分之五十左右。我国奉行的工资理论还是18
À世纪盛行的/生存工资理论0,而当代各国早已实行/分享工资理论0了。当前中央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收
入分配制度改革,经济法当然地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三农0问题解决的核心,也是社会资源和权利的调整和再分配问题。几十年来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事实上的农民权利受到歧视,与其他社会人群处于不平等地位。现在国家对农民正确地实行/少取、多与、放活0的政策方针。经济法有关立法要予以落实。不仅在经济方面,还应当从更高的层面全面调整和改变农民的权利状况。
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关于使改革和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要求,经济法需要调整经济增长成果在居民、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要通过反垄断法规制垄断企业的垄断行为,遏制其超额垄断利润,制裁其对中小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的损害行为;要通过改革预算、税制、财政转移支付等途径,防止贫富差距继续扩大。改善就业和再就业状况;加强公共福利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应当适当增加投入,并要求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履行应尽义务。国企改革中应当用一部分国有资产充实职工社保基金。
社会上普遍认为迄今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很不成功。看病难、上学难困扰着广大普通民众。对于民众的这些疾苦,国家义不容辞地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在国家财政增加投入的同时,还可以发动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民办医疗卫生事业和民办教育事业。国家制定有关准入条件和各种质量标准,加强必要监督。/两条腿走路0,缓解矛盾。这些也需要经济法作出相应规定。
四、结语
最近一段时间人们因我国物权法起草中的问题引起激烈争论。有些人对于物权法保护私权利不满,认为这保护了少数富人,会扩大贫富差距,助长社会不公平。甚至上纲为/走资本主义道路0、/违宪0。撇开所谓意识形态问题不说,起码也可以说这些人对于什么是民法、民法的价值和应有使命是什么、民法同其他部门法(例如同经济法)在功能和任务上的分工是什么等常识性问题,没弄清楚。民法本来就是以个体权利为本位的,民事权利对所有自然人和法人应当一律平等,对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个人财产只能提供/一体保护0。民法也不是全能的,不是所有各种社会问题民法都能解决;不然为什么还需要其他部门法呢?许多社会不公的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其他部门法。其中,正如本文前面论述的,经济法对此就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经济法就是一种权利再分配法。正是考虑到民法在解决社会公平和实质公平问题方面作用的局限性,才出现了经济法。经济法的功能就是对民法权利秩序由国家调节之手,从社会整体角度作出适当调整。但是,经济法对权利的再分配必须以民法权利秩序为基础,要在充分尊重个体民事权利的前提下,真正是为了社会总体利益(它也符合多数个体的长远和根本利益)而进行的调整。例如前面列举的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许多严重问题,民法往往力所不及;经济法却可以大有作为。
认清经济法的本质属性,了解经济法应有的价值和功能,自觉地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作为当前我国经济法的指导思想,作为经济法良法观的核心内容,并以此改善我国的经济法立法与实施,经济法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在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突出的社会问题,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经济法的自身建设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完善和发展,不断保持和增强它的良法性质。
(责任编辑:冯 果)Àhttp://www.70edu.com5南都周刊6文:5我国经济增长迅速,工资涨幅小,属低工资国度6,2006-7-24。
36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科学发展观_当代中国经济法良法观之核心_漆丹(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