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第11期 (总第211期) 单交往而言,奥地利居民与两个国家游客的交往⑤政治环境
是相似的;就长期的交往而言,奥地利居民更愿政治环境会对主客交往造成影响,但学者意与文化相近的德国游客建立个人关系[30]。们对于影响的结果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Uriely
②游客类型等(2007)发现,2004至2006年,到西奈半岛旅众多研究表明:游客类型对于主客交往的游的以色列游客与埃及东道主之间关系友好,这影响是非常显著的。1976年,Evans以墨西哥西同当时紧张的社会政治局势与恐怖袭击的威胁气部的港口城市为例,分析了旅游者的类型(分氛截然相反[43]。Uriely等(2009)探讨了一直以为大众旅游者、探索者、漂泊者和居民型旅游来相互敌视的以色列游客与埃及东道主之间的者)对主客交往的影响,该研究发现,因为时空交往,提出了5个影响双方交往的因素。研究发的限制,大众旅游者和东道主之间的文化交往现:在恐怖袭击以后,主客交往暂时停止了,然作用总体来说较小[31]。Var等(1994)、Uriely等后又慢慢恢复,因此西奈半岛的主客交往是一种 (2000)认为主客交往的性质及结果,与旅游者“宁静的泡沫”[44]。
类型和旅行安排有关[32,33]。Mittelberg (1988)、⑥社会人口学特征
Uriely等(2000)、Pizam等(2000)专门探讨了主客双方的社会人口统计因素会影响主客工作型旅游者(working tourist)与东道主之间的交往。Perdue等(1990)发现,居民的社会人口主客交往[33~35]。McIntosh等(1995)认为游客旅学特征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阶层、旅游经验的丰富程度会对主客交往产生影响[36]。游经验丰富程度、交际技能等因子是影响主客
③主客交往动机交往的重要因素[45]。Pearce(1998)指出,不同主客的交往动机会影响交往效果。Uriely等年龄段的居民或游客对主客交往效应的感知有(2000)发现,当工作型旅游者与东道主之间较大差异[2]。Thyne等(2006)从国籍、年龄、的关系倾向于社会交往,而非经济交换时,东游客类型等方面,研究了新西兰居民与入境游客道主可能会对游客持更加积极的态度[33]。Bryant之间的交往,指出国籍是影响主客交往最重要等(1981)、Madrigal(1993)认为居民对待游的因素[46]。Nash(1989)、Winston(1989)、客的态度遵循社会交换理论的原则,当居民从McIntosh(1995)认为主客之间的阶层差异,以旅游业中获取的利益大于支出时,则会对主客及由此产生的东道主的自卑与仇富心理常会影交往表现出积极的意愿[37,38]。Heuman(2005)响主客交往[47,48,36]。
以多米尼加的一个小旅游社区为例,研究发现⑦其他因素
当主客交往中能够融入责任与义务(duties and 其他影响主客交往的因素还包括主客凝视、obligations),而非金钱互惠(non-monetary 旅游方式、主客了解程度等。Maoz(2006)、reciprocities)时,则主客交往会更加融洽[39]。Chan(2006)指出,主客凝视以及彼此的相互
④主客交往特点凝视,会影响主客之间的交往[17,49]。McKercher主客交往的层次、频率、自由和真实程度会(2008)认为,包价旅游(package tourism)会影响交往的效果。Laxson(1991)、Askjellerud影响主客之间的相互感知[50]。Boorstin(1992)(2003)指出,主客间浅层次的、远距离的接发现团队旅游的方式会造成游客与居民处于隔离触,强化了主客双方对彼此的固有看法,继而状态,影响了主客交往[51]。Furnham等(1986)创造出一种距离感与不信任感[15,40]。Timothy指出,对主客双方进行接触前的社会、文化方面(1997)在研究印度尼西亚向游客兜售物品的小的教育,有利于促进两者之间的交往[2]。
贩时,发现政府对街头小贩的规范管理限制了(3)主客交往效应
主客交往的自由程度,对游客体验产生影响[41]。①积极效应。Amir等(1985)、PearceSteiner等(2004)认为,主客之间交往的真实程(1988)等的研究显示主客交往产生了正面效度会影响双方的接触与体验,减少文化冲突和矛应,这种正面效应表现在相互的态度改变方面盾[42]。[52,53]。Fagence(1998)指出,主客交往的丰富性
21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主客交往研究综述及其展望(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