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健康发展,经济贡献持续增强。园区实现税收21亿元,增长28%,占全区税收总额的25%。光机电基地税收超过9亿元,金桥基地、物流基地税收增幅分别达到51%和32%,商务园、永乐开发区税收实现新的突破。投资12亿元建设41个基础设施项目,园区承载能力和产业聚集效应不断增强,新引进项目90%以上落户园区、功能区。园区发展模式实现创新,光机电基地、商务园与知名公司合作,保证了开发建设的高标准、高品位,实现了与市场的顺利接轨。
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37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积极利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74家企业成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吸引社会资本50亿元,盘活闲置资产112处,盘活闲置厂房面积46万平方米。实施12项节能减排工程,完成城乡建筑节能改造19万平方米,淘汰黄标车7161辆,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分别下降2%和3%。开展违法用地专项整治工作,拆除违法建筑12万平方米。
三、新城建设迈出新步伐
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交通设施进一步完善,朝阳北路东延一期、邓家窑大桥、温榆河西路、京榆旧路三期、九德路一期、觅西路等工程完工;滨榆东路、潞苑北大街及跨温榆河大桥、张凤路、通香路二期、徐尹路等工程进展顺利;朝阳北路东延二期、玉带河东大街东延、宋郎路北延等工程开工建设;故城东路、玉桥东路等道路微循环改造工程建设完成。市政设施保障水平得到提升。建成1座现代化燃煤锅炉房,新建14个换热站,关闭分散燃煤锅炉房11座,替代供热面积106万平方米。三河热电联供项目完成供热管线铺设18公里,新铺设天然气管线14公里,建成2座11万伏变电站,消防指挥中心及特勤消防站开工建设。
重点功能区建设取得实质进展。发挥规划引领新城建设的龙头作用,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基本形成。深化运河核心区城市设计,规划面积由16平方公里扩展到48平方公里,核心区中心北移至运河源头五河交汇处,土地一级开发取得新进展。商务园基础设施工程全面启动,园区内10条道路开工建设,40公顷景观公园加紧施工,8个地块拆迁任务全部完成。宋庄文化产业集聚区一级开发资金10亿元落实到位,3个街区控规深化方案获得批复,六合新村安置楼开工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主体封顶。
旧城旧村改造全面展开。坚持“惠民、阳光、依法、和谐”拆迁工作理念,积极利用北京市棚户区改造政策,完善拆迁安置补偿办法,上营片区拆迁任务基本完成,北苑商务区、新城南街、帅府园、水月院等地区拆迁工作顺利推进,完成拆迁总面积54万平方米,动迁总户数8628户,腾退建设用地1078亩。启动了新城范围内、开发区周边、亦庄线“两站一街”等区域34个村的旧村改造,“两站一街”80万平方米村民回迁楼开工建设,14个村征地补偿协议完成签约。旧城旧村拆迁改造实现了“零投诉”,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一批水系治理工程如期推进,北运河城区段补水净化、通惠河北部城区截污工程启动建设。运潮减河师姑庄橡胶坝、凉水河水南橡胶坝等水利设施开工建设。一批绿化美化工程顺利实施,万亩滨河森林公园南区绿化工程基本完工。完成15条道路绿化,新增绿化面积82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9.1%。实施82项环境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工程,顺利通过国家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提前完成目标任务。
城市综合管理不断加强。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治理,投资4000万元完善环卫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城区旱厕、公厕133座,整治重点地区广告牌匾472处,实施建筑工地综合治理,全面清理背街小巷、卫生死角。加强市场综合整治,完成梨园东里等7个社区菜市场和3个农村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取缔杨庄等3个露天市场。“创卫”工作10大类62项任务基本完成,获得“北京市卫生区”称号。健全交通管理体系,实施故城东路、玉桥中路等8处路口渠化工程,新建妇幼医院等7个停车场。加大交通执法力度,交通事故发生率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工作汇报区政府2024年工作报告范文(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