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滨水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围绕五河交汇处,集中力量启动一批水利工程,开工建设河东再生水厂及配套管网,完成北运河城区段补水净化、通惠河北部城区截污等一批工程。加快生态景观建设,贯彻《北京市绿化条例》,落实“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完成万亩滨河森林公园“六园十八景”建设,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大园林、大绿化、大生态格局,初步形成水绿交融的生态景观。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继续推进建筑节能、黄标车淘汰、“三高”企业退出等相关工作,倡导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努力建设低碳新城。
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大市容环境治理力度,配合市有关部门建设市级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园区,继续推进公厕改造、垃圾收集站点建设、乡镇生活垃圾分类等相关工作。进一步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大对脏点、乱点的治理力度。推进区级环卫作业中心改革,逐步实现政事分开、管干分离。积极开展国家卫生区创建工作,力争年内通过验收。加大交通疏导力度,着力治理交通乱点、堵点,完善公共停车场、交通标识等静态交通设施,最大限度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适时开展公交客运改革,规范小公共运营。加大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力度,加强城乡结合部综合治理,重点治理低端市场、无业人员集中居住区等秩序混乱场所,整治私搭乱建、无照经营等非法行为;完善“以业控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以规范出租房屋管理为重点,加强动态监管和服务,控制人口无序流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二、调结构、上水平,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紧紧围绕调结构、上水平,突出抓好实体经济的培育,狠抓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突出高端运作,提升园区发展水平。把园区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主要空间,创新开发建设模式,同国内外先进园区合作,提高园区整体运作水平。夯实园区发展基础,统筹土地一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重点产业项目按时供地。
突出大项目带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壮大总部经济,促进光机电总部集群、中国动向集团、阳光保险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充分利用北京市引进总部企业的优惠政策,大力引进跨国公司、央企总部、民营企业总部,支持研发、结算、采购、营销等贡献率高、辐射力强的总部项目落地建设。积极发展供应链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高端业态,提高物流业服务现代制造业的能力和水平。适应高端产业发展和高端人群消费需求,继续引进大商场、大餐饮、大酒店,推进商业向高端化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内涵,扩大运河文化、宋庄画家村等特色品牌影响力,整合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制造业优化升级,抓住北京市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机遇,积极争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惠政策,努力在科技成果引进、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大力引进低碳型、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北汽控股动力总成产业基地建设,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聚集发展。
突出思路创新,提高招商引资水平。瞄准国际市场谋合作,积极引进世界高端战略合作伙伴,参与我区产业投资、园区功能区开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瞄准高端领域搜信息,搜集一批危机后引领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建立高端产业项目信息库。瞄准产业规划找项目,抓住中央、北京市出台产业振兴规划的机遇,积极争取一批落实全市产业规划的重大项目落户通州。瞄准一流人才建队伍,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知区情、通政策、懂产业、精管理的专业招商人才,创新招商思路和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的实际效果。
三、抓三农、强镇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迈出新步伐
全面提高新形势下“三农”工作水平,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力争走在全市郊区县前列。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工作汇报区政府2024年工作报告范文(6)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