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城市化进程,打造新的战略发展空间。以旧村改造推动城市化,加快推进新城范围内、小城镇和开发区周边旧村改造,启动50个村的改造工作。依托新城重点功能区、重要节点的开发建设,加快推进新城范围内六合新村、杨坨、曹园等旧村改造工作,做好各类社会保障的对接,提升社会化管理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以小城镇建设推动城市化,加快推进以建制镇中心区为核心的小城镇建设,着力加强市政道路、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一批土地一级开发工程,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以镇域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依托产业园区和农民就业基地,发展镇域经济,促进资源集聚,带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城乡一体化基础。完善村庄规划体系,完成120个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12项全覆盖工程”,确保实现100%全覆盖。深入推进“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启动180个基础设施整体推进村的建设。继续实施“亮起来、暖起来、循环起来”工程,完成节能路灯安装、太阳能公共浴室建设等各项任务。
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走廊建设,新发展设施农业1万亩。促进农业与服务业相融合,实施乡村旅游改造提升工程,完善50个农业观光采摘园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农旅资源,打造一批乡村旅游产业带和休闲度假示范村。促进农业与加工业相融合,延伸都市农业产业链,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竞争优势和较强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技术开发、深度加工、市场推广水平。
深化农村改革,形成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经营性、财产性和工资性收入。全面推进村级产权制度改革,启动50个村、完成35个村的改革工作,让更多农民成为拥有资产的股东。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优的都市型农业项目流转,实现流转面积1万亩。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兴林富民”。
四、促和谐、惠民生,开创社会建设新局面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围绕科技北京“2812”建设工程,抓好一批市级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继续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服务,提升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完成宋庄中心小学等学校建设,继续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和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工程,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促进学前教育规范发展。完成区职业教育学校建设并投入使用。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促进卫生事业持续发展。落实新城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整合区域医疗资源,加快推进潞河医院、中医医院等区域综合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完成潞河医院手术病房楼建设,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以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为重点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推动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开工建设区文化中心,完成广播电视综合业务平台建设,启动梨园体育中心、博物馆新馆前期工作。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举办运河艺术节等文化活动。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推动人口计生工作向综合管理服务延伸。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做好就业促进工作。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切实提高就业率。实现社会保障城乡全覆盖。大力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协调解决低龄人群和低保群体的参保问题。全面落实城镇居民参加大病医疗保险工作。启动建设区级社会福利中心,加快建设区“为老服务中心”,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试点工作。落实居家养老助残“九养政策”,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住房保障工作。完成半壁店、京贸家园、玉桥东小区83.7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建设,加快推进玻璃钢厂、制线厂等地块政策性住房项目。完善政策性住房建设与管理机制,适应新城土地一级开发和旧城旧村改造的需要,进一步做好拆迁安置与政策性住房建设的有效衔接,更好地满足拆迁群众的住房需求。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工作汇报区政府2024年工作报告范文(7)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