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状况持续改善。就业培训服务成效显著。培训城乡劳动力2万人,新增就业岗位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92%,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9173人。城乡大保障格局基本形成。认真落实六项惠民政策,26.3万人受益。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58万人,占户籍人口的89%。政策性住房开复工面积达到218万平方米,3025户居民完成选房。完成城镇直管危房340户解危任务,为490户优抚社救对象实施房屋改造。社会救助工作扎实推进,新增养老床位1220张,在中仓街道试点建立养老助残服务中心,顺利通过残疾人社区康复达标区考核验收。继续为人民群众办实事,首都机场巴士专线开通运营,朝阳北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延伸至武夷花园,贵友大厦过街天桥建设和乔庄北街、中山街、中仓路街巷整治等31项为民办实事工程顺利完成。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筹资5.4亿元,解决了六环路占地和1993年前征地遗留问题,为2982人发放安置补偿、补缴社会保险。
社会建设不断推进。组建社会建设工作机构,统筹推进社会建设各项工作。开展21个社区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完成44个农村社区服务站建设。葛布店北里社区被评为北京市十大魅力社区,果园西社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完成第七届社区居委会选举,对换届后的社区干部开展培训,选聘一批高校毕业生和优秀大学生“村官”到社区工作。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以“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全面开展文明素质提升、社会志愿服务、窗口文明服务等6大类21项活动。圆满完成“通州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继续开展军(警)民共建,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复人大代表建议113件,办复政协委员提案192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此外,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要求,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调整12个政府工作部门职能,重新核定33个政府工作部门。组建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统筹新城建设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2009年是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为严重的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严峻考验,在外部经济环境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驻通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驻通中市属单位和所有关心支持通州发展的各界友人,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一年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实力需要进一步壮大,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仍需增强,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仍需优化;重点区域、重要节点开发建设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城市功能还需进一步完善;城乡之间、乡镇之间发展还不平衡,城乡一体化任务依然艰巨;服务发展的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2010年工作的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新的一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好转,全国和北京市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更加巩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更加明朗,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有利。北京市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后,迎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高潮。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三大理念深化为行动计划,做出了安排部署。加快建设重点新城、集中力量建设通州新城成为新时期北京发展的重要战略。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集中力量、聚焦通州,借助国际国内资源,尽快形成与首都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化国际新城”,把通州新城建设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充分体现了通州新城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对通州新城建设成果的高度肯定,这是全区上下多年来扎实工作的结果,更是全区人民翘首期盼的福祉和未来!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工作汇报区政府2024年工作报告范文(4)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