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学习型团组织具有更强的自我完善功能。
团的组织建设是团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含组织自身发展、团员教育管理、干部使用任免等许多层面。随着团的队伍不断壮大,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以及各种西方思想的涌入,对整个社会、尤其是当代青年造成巨大的影响,使得团组织的发展及自我完善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面对新情况,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新突破,没有现成的模式,只有在干中学、在学中干。通过建设学习型团组织,吸纳新营养,来激活组织中各个要素和环节,达到吐故纳新、建立良性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目的,从而自觉地校正和修补发展中的缺失,做到与党同步、与时俱进。
3.构建高校基层学习型团组织的必要性
3.1创建学习型团组织是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增强团员意识重要精神的应有之义
十六大报告中明确要求,中国共产党要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保证我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自2005年1月以来广泛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更是由于基层党组织与团组织的紧密联系而在基层团员中形成广泛的影响,随之开展的增强团员意识活动可谓恰逢其时。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养共青团员意识,必须不断研究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高校通过创建学习型团组织努力在学习中增强凝聚力,提高斗力,才能牢固树立团员的先锋意识和责任意识,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3.2创建学习型团组织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界掀起了新一轮改革浪潮。此次高校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大规模的高校合并及合作办学。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学分制改革等新情况的出现,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团的建设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比如:随着组织的扩充和团员人数的增多,整个学校团组织规模迅速扩大,以前在较小规模上建立起来的组织管理体制和机制将难以适应新的要求;高校基层学生团组织人员的流动高,团组织如何应对这一新问题,学分制改革后班级的概念淡化,如何构建新的组织体系等,这些都是高等教育改革给高校团建工作带来的新问题和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团组织必须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和要求,研究如何适应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以有效推进新时期高校团建工作。
3.3建设学习型团组织是增强高校基层组织生机与活力的需要。
新世纪新阶段对高校基层组织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一些高校基层团组织的成员,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不同程度存在与“三个代表”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作为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意识比较淡薄。建设学习型团组织,有利于提高基层团组织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增强广大团员的大局意识,起好团在广大青年中的带动作用。
4.构建高校学习型基层团组织的途径
从学习型团组织所具备的基本特征来看,建设学习型团组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一定渠道,开展一系列工作,逐步赋予原有团组织以新的机能的过程。具体来看,所要做的工作应包括:
4.1确立建设学习型团组织的新理念。
一是确立学习是个人进步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团的事业进步和发展需要的理念。二是确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每一个团员干部,要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环境的变化,就必须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终身学习。三是确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把学习融入团员自身的工作和各级团组织的工作中,使学习成为重新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成为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不竭动力。四是确立创新、发展的理念。建设学习型团组织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我们结合团组织建设的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的理念来创新、发展,推进学习型团组织的建设。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党政司法以提高执行力为核心 构建高校学习型学生基层团组织(3)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