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 思想认识和管理体制上的缺位,导致做群众工作和解决基层矛盾能力的弱化。
主要表现为:一是做基层群众工作的能力不强。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不同群体的具体利益呈现出相当明显的差别,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广大群众在改革和建设实践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才干,他们的生产经营能力、政治参与能力明显提高,特别是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党和政府及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与要求;变革时期社会上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加之信息社会各种繁杂信息的影响、冲击,使群众思想呈现出差异性、多变性、独立性、选择性的特点;随着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以及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由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通过直接分配资源实现群众利益的方式逐步弱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满足群众需求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改革中利益关系的调整,难免会使少数群众的利益暂时受到影响,由此引发他们思想情绪的变化;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改革措施被群众充分理解和接受,也需要一个过程;工作中的缺点和改革中某些具体措施的失误,也会使部分群众产生某种不满和失望情绪。
所有这些都表明,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仅要解决的问题更为复杂,而且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了。面对新情况,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存在着种种不适应,不善于做群众工作,甚至出现了群众工作的“本领恐慌”。例如,与群众难以沟通,缺少共同语言;工作无的放矢,方法简单生硬,引起逆反心理;有的甚至对群众的困难疾苦麻木不仁,对一些群体性事件处置失当,激化矛盾,等等。可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低,与群众盼望致富的迫切心情不相适应。当前,广大农民群众盼的是致富,要的是服务,求的是保护,特别希望农村干部给指出致富路子。但乡镇干部队伍中真正懂管理、熟悉农业科技知识的复合型干部并不多。
④部分乡镇干部工作能力不强,工作效率低。突出表现在:⑴部分乡镇干部长期忙于事务性工作,对学习抓得不够,业余时间没有看书学习的好习惯,久而久之,造成思想僵化,眼界不开阔,思路狭隘。⑵大部分乡镇干部重视对日常工作的完成上,停留在应付上级的检查,局限于面上号召、动员,工作主动性不强。
⑤部分乡镇干部难以安心基层。主要原因有:⑴大部分乡镇干部工作在农村,而居住地在城区,再加上乡镇工作都是与老百姓直接打交道,与老百姓当面吵闹,或因百姓无理取闹造成工作无法展开的事也是常有的,与区直机关、部局相比,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之间的差距,导致部分乡镇干部千方百计找门路跑调动。⑵近年来,一批批文字功底强、素质高的优秀乡镇干部被区直部门选中后,调动频率较高,而对于乡镇政府来说,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位一、二年 ,就因个人或组织原因调走,给长期在乡镇的一部分中青年干部造成一定的思想冲击,有一部分人对农村工作产生厌倦情绪,造成在基层工作不安心的现状。
二)村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①村干部的思维观念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一是法治观念淡薄。随着依法治国方略实施,村民自治、治村需要由人到法的转变,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现存在的问题是:有的干部不能正确领会党的农村政策,执行中随意性较大,一些年轻干部不熟悉农村改革进程和政策;有的开展公益事业活动,不找群众商量解决;有的村务不公正,财务管理混乱;有的以权谋私,严重违法违纪等。群众意见大,影响很坏。二是工作方法简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拿不出新办法,找不到新门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不成规模,上不了档次;农产品销售市场领域中出现的问题,只会用行政手段去干预,不会用经济手段去解决。遇到了“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难题,工作打不开局面。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当前镇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4)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