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规范乡镇职能,转变工作方式,为乡镇“减压减负”。确定和规范乡镇职能是乡镇改革的首要条件。一是促进发展的职能。要转变工作方式,从计划管理,转变到总体媒体、铺路架桥、引导服务上,在市场和农民之间架起桥梁,解决农民与市场的衔接问题。二是维护稳定的职能。包括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必须贯彻到村镇;完善信访考核方式,及时把矛盾消化在基层;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打击车匪路霸、偷盗扒窃,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抓好安全生产,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积极组织村民排查矛盾,及时解决民间纠纷。三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行政的职能。特别是要提高乡村干部和有关执法部门人员的依法行政素质,推进提高农民群众的道德文化素质;根据条件,加强本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环境条件。五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职能。
3、加强乡镇干部政治思想理论和农村专业技术知识学习
要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必须提高他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自觉性;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学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农民工作的方法;努力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技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增强带领农民发展经济,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本领。
切实加强培训学习,努力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今年村级换届以后,区、镇两级都分别对村两委干部进行了轮训,各村还要对村民代表及村民小组长进行轮训。通过培训学习,使包括广大村干部在内的其他队组“干部”明确实行村民自治以后的职能和任务,增强村民“自治”意识,充分发挥自治组织的作用。明确当前农村工作所面临的两大转变(即农村经济发展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农村事务管理由依靠政策治理向依法治理转变),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拓展思维空间,创新工作方法,更好地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
4、偿试各乡(镇)、部委办局干部之间的交流使用
干部交流是《干部任用条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干部开阔眼界、丰富经验、提高领导水平很有好处,有利于避免在用人问题上的“近亲繁殖”,有利于建设一个团结协调的领导班子,也有利于消除化解干部的各种不平衡心态。目前,在制度层面上关注的大多是各级领导干部之间的交流,而对于一般干部关注较少,有的干部常常是一呆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纵然不出什么乱子,也很难长久保持积极向上的昂扬斗志。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乡镇与乡镇之间、乡镇与部委办局之间的干部交流。当然,对要交流的干部要慎重考虑,如何实施由各级慎思。
5、制定出向乡镇倾斜的政策措施
要坚决克服“论资排队”、“媳妇熬成婆”的现象;选拔干部要“眼睛向下”,从基层领导干部中选拔优秀分子;对于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领导,该“补课”的要下决心让其去挂职锻炼。在工资、编制等不变的条件下,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期限地采取见习、培训、工作组、挂职等形式进行乡镇与部委办局间互相选派一般干部的培养、锻炼和交流。
在工作、生活上关心镇村干部。特别关注经济薄弱镇、村的干部待遇,同时,要把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统一起来,并贯穿在干部的思想教育、选拔任用、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各个环节之中。使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干部感到政治上有盼头,事业上有奔头,经济上有想头,工作上既有压力,更有动力。
6、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一是建立完善逐级筛选机制。选举前,应自下而上地推荐出一定数量的后备干部作为“两委”成员候选人,逐级筛选,确定“两委”成员候选人。改革一个候选人只能竞争一个岗位的做法,允许主任落选者,参加副主任岗位竞选,尽可能把有能力、有魄力、会办事的人选上领导岗位。二是建立完善逐级选拔机制。村委会换届除选配妇女进班子外,应重点考虑具有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的中青年,为他们创造条件参加国家公务员招考,对广大群众公认、工作实践证明是优秀的村支书、村主任应破格提拔担任乡(镇)干部。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当前镇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6)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