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健康教育
4.1 建立乡村卫生院、所、室胆石症病防治网络,建立20 岁以上首诊病人常规肝胆B超检查、积极开展胆石症病综合防治措施
①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包括胆石症的危险因素,同时存在的临床情况,了解胆石症预防治疗的重要性。②深入浅出地耐心向病人解释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使之理解其治疗意义,自觉的付诸实践,长期坚持。 4.2 控制体重与减肥,减少热量摄入
尽量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25,肥胖者要尽量减少高脂及富有胆固醇食物,如肥肉、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等。由于胆石症的发病与肥胖有关.帮助病人衙序渐进地减重,重视节制饮食。
4.3 合理善食与限盐,减少脂肪的摄入
每人每日食盐量以不超过6 g为宜,同时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应该适当限制那些刺激胆囊收缩的因素 食物成分对胆囊收缩的影响,按照强弱顺序排列为脂肪、刺激性凋味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具有较强的刺激胆囊收缩的作用。增加饮食中利胆因素会有助于胆石症的防治。中医有许多关于利胆药物的研究,如大黄、番泻叶、菌陈、柴胡、金钱草等有利胆作用。食物的量和质要适应每个人体力活动量的大小,保持摄入的能量和消耗的能量基本平衡;饮食要多品种多变化, 注意粗粮与细粮、荤与素的合理搭配,少吃高脂、高胆固醇、高糖食物,少吃生冷与辛辣食品,以免助湿生火,使胆汁淤积形成结石:烹调应以蒸、煮、炖为主,少吃煎炸、熏烤类食物;宜适当多吃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
4.4 戒除烟酒
酗酒、吸烟会促进缩胆囊素的产生,促进胆囊收缩,使胆道口括约肌不能及时松弛而流出胆汁,易促进结石形成,并易引发急性炎症发作。
4.5 调节情志
情志畅达有利于胆囊有节律地活动,胆汁排泄通畅。生活要有规律,避免与减少郁怒、紧张等不良精神刺激,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4.6 预防感染
防止胆道感染。特别是从青少年开始就要注意饮食卫生,预防寄生虫感染。如发现肠道或胆道蛔虫。要及时治疗,力求彻底驱虫。
4.7 治疗便秘
长期大便秘结,是胆石症和慢性胆囊炎的诱发因素。因此要注意及时补充饮水,适当增加含丰富膳食纤维的蔬菜,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4.8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早期发现胆石症,有利于早期进行合理治疗。防止与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6版,2005:567-570.
[2] 杨晓,钟晓霞,贾子荣.临床外科杂志,1999.7(3).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医药类肃南县高原牧区胆石症流行病学调查与健康教育(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