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安排团体讨论让他们充分抒发感情,同时教师或志愿者应及时进行认同和鼓励。此外,还可以组织年龄较大的孩子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参与救助他人,或围绕重建家园进行资料收集和方案设计,把对灾难的经验转化为创造力培养,将利于青少年灾后的快速心理恢复。
此外,给予希望和传递乐观精神,可使其看到光明前景,有效地应付危机。强制休息、鼓励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可有效地转移注意力,给当事人提供宣泄机会,有助于疏导当事人造成自我毁灭的强烈情感和负性情感的压抑。
3.2临床护理工作中采取的心理援助
3.2.1临床常用的心理护理评估方法
主要有主观评估法与客观评估法。主观评估法包括临床观察法、调查(访谈)法,同时结合研究者的临床经验进行分析判断。客观评估法主要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和借助常用的心理评定量表。
3.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患者采取相应措施,通过自己的责任心、爱心、同情心及耐心来创造一个充分信任及支持感的气氛,并通过自己扎实的临床知识及技能,增加患者对自己的信任。通过交谈掌握患者的内心世界,生活上多关心、体贴患者,心理上多与患者沟通,理解患者的情绪反应,使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战胜疾病的前提。
3.2.3保持心态
护理人员在护理创伤患者时要保持心境的稳定,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引导患者诉述,对患者情绪加以诱导,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3.2.4帮助患者“自我减压”
对于一些出现心理危机的患者,主动接近、主动去交流沟通,从情感上与他接近,让他信任你,才能使他表达出真实的情感,从而对“症”下“药”。同时帮助心理受灾人群认识、面对、接受事实,并能适当地将情绪发泄出来,学会自我减压。
3.2.5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及沟通技能,有较扎实的知识和一定的社会阅历,才能适应现代医学和患者的需要,从而为创造良好的护患关系及建立成功的心理援助打好基础。
4 总结
心理援助的方式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宗教因素,并加以尊重。心理护理虽然对提高临床护理服务品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多数护理人员仅局限于一般的宣教式心理护理,缺乏具体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病人心理问题缺乏动态研究,心理护理流于形式。今后可以加强对这方面的学习,通过自学、继续教育等形式使护士对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治疗等理论方法掌握成熟,从而给予患者更全面的心理援助。
参 考 文 献
[1] 胡伦玉.《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社,2008,36.
[2] 张黎明.临床心理护理方法探讨.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56.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医药类心理援助技术在灾区各类人群中的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