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战争文本(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xuecool-com或QQ:
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概括起来,后现代主义文学大致有以下主要特征:不确定性,包括文本意义指向和文本文体属性等的不确定性等;真实与虚构界限的消弭,把历史事实与作者的想象虚构杂糅并置,并模糊二者的界限;叙述文本和评论文本兼容,作者不时“闯入”文本并与之对话,有意地向读者透露其创作行为;时空倒错,破坏时空的原生态特质,创造出任意拼贴或互文的话语。从这些视阈出发,可以发现奥布莱恩成功地构建了若干个后现代主义战争文本。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确定性特征是当代相当一部分作家和批评家们的共识。后工业时代的哲学社会思潮与以前大相径庭,为人们萌生不确定性意念提供契机。批评家们准确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对其做出异曲同工的阐释。哈桑认为,后现代主义有两大“主要和本质的趋势”,其中之一是“不确定性”(Hassan 89)。在后工业社会语境下,被视为绝对和普遍接受的知识和真理的宗教、科学、艺术和现代主义等元叙述出现“合法化”危机,受到质疑和挑战(Strinati 227),正如利奥塔所说,“简至极端,‘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是元叙述的不可信”(qtd.in Carroll 70)。奥布莱恩的越战小说是迄今为止把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表现得最为彻底的战争文本。
奥布莱恩笔下越南战争的不确定性首先表现在战场前线和后方的不确定性。越战不同以往任何战争的主要表征是其绝大部分战役的“无序性”和“不规则性”。越南的地形崎岖,森林众多,道路蜿蜒狭窄,因此相当多的战役不可能在平原进行,而是在“规范战场”以外展开,因此作战双方、特别是美方就不能按照传统“元叙述”模式制订战争攻略。正如唐·瑞恩拉尔达后来评论的,在美军倚仗其传统的作战思维和先进的武器时,“与之相反,越共更多的是按照后现代主义文学方法组织起来的”(Ringnalda 11)。具体说来,虽然美军依靠其强大的炮火力量——飞机、大炮、坦克、机枪等试图摧毁敌人,但越南军队利用“借力发力”的套路,采用“反向的线性平衡”战略作战——美方投放炸弹越多,炸出的防弹小道就越多(Ringnalda 38),越方移动就更灵活。所以,传统的武器不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相反,它有时甚至是很微小的因素。越军扬长避短,把战争引向平地以外的任何地方,充分利用地形的优势与对方周旋。他们是本国的地形专家,可以把任何地方作为战场;对美军来说,想在平原作战,大显其武器神威的想法早已失效。他们对越南的地形一无所知,因而面临随时遭伏击的危险。在这些不确定因素面前,《追寻卡西亚托》里的美国士兵很快地认识到这是一场“没有前线,没有后方,没有平行整齐排列的战壕”(O’Brien,GoingAfter Cacciato320)的战争。因此,从后现代主义叙述特征看,这场战争过程是非线性的“书写”,是“一种
地形学上的后现代主义文本”(Sheehan 679)。
不确定性的第二个表现是战场上“敌人”的不确定性。战场界限的缺失自然导致美军无法轻易发现真正的敌人。美军的侵略行径遭到越南的全民抵抗。他们全民皆兵,既时隐时现又无处不在,且以各种方式隐藏武器。故而,美军时常如身处无人之境,时常如身处对方的汪洋大海。他们找不到真正的敌人,最后丧失理智,见人就杀,无论老少。无怪乎在被问及在“美莱大屠杀”中为何要屠杀越南母子甚至婴儿时,部分美国士兵回答:“他们可能攻击[我们]。他们身上可能有一枚装满炸药的手雷。母亲可能会向我们扔炸弹”(O’Brien,“The Vietnam in Me”52)。除了越南军民以外,还有一些不确定性的事物也成为美军的敌人。越南人充分利用各种人工和天然屏障消解美军的火力威力,他们想尽办法将一切变成对付敌人所谓的武器“权威话语”论:挖地道,修碉堡,把山、沟、树当掩体,把泥泞的农田当陷阱,把小路当战场。美军如临四面楚歌:经常因迷路而遭暗杀;因误入埋伏圈而丧命;因陷入泥团不能自拔而送死。《追寻卡西亚托》记录了美军的这种窘境:他们懊恼、恐惧而无所适从,好不容易在询问越南中校究竟谁是美国士兵真正的敌人时,得到一个既令人吃惊又似乎意料之中的答案:“战士只是土地的代表。土地是你们真正的敌人”(O’Bfien,Goingafar Cacciato 107)。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英语论文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战争文本(2)在线全文阅读。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战争文本(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