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1、概念的种类
10、人贵有自知之明: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 11、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单独概念,集合概念 12、书是知识的海洋:普遍概念,集合概念
13、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动物:普遍概念,集合概念人类:单独概念,集合概念 2、定义与划分
3,法院是国家的司法机关(定义过宽,司法机关包括法院和检察院) 6,故意杀人罪就是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定义过宽,故意非法剥夺) 11,“一年分为四季”是一个正确的划分(错误,分解显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第二章参考答案
第一题
1、内涵2、外延3、内涵4、外延(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内涵(阶级压迫的工具) 5、内涵6、内涵7、内涵8、内涵(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意思表示)、外延(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9、内涵10、外延
第二题
1、单独概念,集合概念2、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3、单独概念,集合概念 4、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5、单独概念,集合概念6、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 7、单独概念,集合概念8、普遍概念,集合概念9、普遍概念,集合概念 10、人贵有自知之明: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 11、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单独概念,集合概念 12、书是知识的海洋:普遍概念,集合概念
13、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动物:普遍概念,集合概念人类:单独概念,集合概念
第三题
1、全同2、反对3、种属4、属种5、交叉6、反对7、矛盾8、交叉9、属种(刑罚和主刑)、属种(刑罚和附加刑)10、全同
第五题
1. a与b:属种关系;a与c:交叉关系
b与a:种属关系;b与c:交叉关系 c与a:交叉关系;c与b:交叉关系 2. a与b:交叉关系;a与c:属种关系
b与a:交叉关系;b与c:属种关系 c与a:种属关系;c与b:种属关系 3. a与b:属种关系;a与c:属种关系
b与a:种属关系;b与c:交叉关系 c与a:种属关系;c与b:交叉关系 4. a与b:交叉关系;a与c:交叉关系;
a与d:交叉关系;b与c:交叉关系; b与d:交叉关系;c与d:交叉关系
第六题
1.“非人文科学” “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 2.“非导体” “半导体”或“绝缘体”
1
3.“外国律师” “美国律师” 4.“不合法行为” “违法行为”
第七题
a和b是属种关系,b和c是属种关系,c、d、e是全同关系
第八题:正确的是第1、10、16小题,其余错误
3,法院是国家的司法机关(定义过宽,司法机关包括法院和检察院) 6,故意杀人罪就是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定义过宽,故意非法剥夺) 11,“一年分为四季”是一个正确的划分(错误,分解显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第九题
1、限制:程序法;扩大:行为规范2、限制:女审判员;扩大:司法人员 3、限制:大兴安岭森林;扩大:植物4、不能限制(单独概念);扩大:作家
第三章,逻辑推理:命题演算
一,复合命题 1,负命题
2,联言命题有p必有q,无p未必无q 3,相容选言命题: p或者q ,p? q
4,排斥选言命题:要么p,要么q,p、q二者必居其一,?(p?q) 5,假言命题:如果p,那么q,p→ q
有p必有q,无p未必无q
6,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p,才q,q→ p
无p必无q,有p未必有q
7,等值命题:p当且仅当q ,p?q 二,有效式
1、排斥选言推理
(a)否定肯定式: (p?q) ?? (p?q) ??p→q (p?q) ?? (p?q) ??q→p
(b)肯定否定式: (p?q) ?? (p?q) ?p→?q (p?q) ?? (p?q) ?q→?p
2,二难推理(假言选言推理)
①构成式: (p→r) ? (q→r) ? (p?q)→r (p→r) ? (q→s) ? (p?q)→r?s ②破坏式:(p→r) ? (p→s) ? (?r??s)→?p
(p→r) ? (q→s) ? (?r??s) →?p??q
3,反三段论推理:(p?q ? r) ? (?r? p ??q ) 4,PN系统的基本规则
(1)前提引入规则(P规则) (2)重言蕴涵规则(T规则) (3)条件证明规则(C.P规则) 证明:P120/八/3
①p→q∧r P
②?q∨?r∨s P ③? (p∧s) P
2
④ p P ⑤ q∧r ①T ⑥ s ②⑤T
⑦?s∨?p ③T ⑧?p ⑥⑦T
⑨?p∧p ④⑧T ⑩?p ④⑨R.A.A
(4)间接证明规则R.A.A
证明:(p→r) ? (q→s) ? (?r??s) →?p??q
①p→r P
②q→sP
③?r∨?s P ④? (?p∨?q) P ⑤p∧q ④T ⑥r ⑤T
⑦s ⑤T ⑧r∧s ⑥⑦T
⑨? (r∧s) ③T
⑩(r∧s)∧? (r∧s) ③⑨T ⑾?p∨?q ④⑩R.A.A
第三章 参考答案
第一题(补充:不是…而是…:联言命题) 1. 联言命题:P∧q 2. 联言命题:P∧q
3. 到过现场的并不都是作案人:负命题┐p 4. 负命题┐p 5. 选言命题p∨q 6. 选言命题p∨q
7.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必要条件假言?p→?q 8.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q→p
9. 等值命题p?q
10.某甲和某乙或者都是案犯,或者都不是案犯:选言命题(P∧q)∨(┐p∧┐q) 11. 排斥选言:┐(p? q) 12. 联言:P∧q 13. 联言:P∧q∧r
14. 联言:p∧(q∧r∧s∧t)
15. 科学技术不是上层建筑,而是生产力:联言:P∧q 16.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联言(p→q)∧(┐p→r) 17. 联言:P∧q 18. 联言P∧q 19. 选言p∨q∨r
20. 排斥选言 ┐(p?q) 21. 假言p∨q→r
22.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q→p 23. 选言p∨q 24. 假言p→q
3
25. 这件事情的结局,不会有利于被告,只会有利于原告:联言P∧q 第二题
1. (p∨q )→?r
2. p∧[┐(q∨r)∧(?s∨?t)]→?u 3. (p∨q )∧r→?s∧(t∨u) 4. p∧(q∨r)∧s→t∧s 5. p∨q →r
6. p∧q∧r∧s∧t
7.犯罪以后自首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p?q)?(p∧s→t)?(p∧s→u)
8.因不可当里不能履行合同或这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p∨q)??s??r 第三题
假设A?B为假,则A真B假,若按A真B假导出逻辑矛盾,则A?B不可能为假,则A?B是重言式。
q)??p?q 1.是重言式(?p?110100102.不是重言式
3.不是重言式(?p?q)??p?q
11011004.是重言式
5.不是重言式 6.是重言式
(p?q?r)?p?q?r
1110101111007.不是重言式
r)?(q?s)?8.是重言式(p?11111111p?q?r?s
111010119.是重言式
(p?q?r)?(?q??r?s)??(p?s)??p1111110000001110000
10.
p??q??p??q是重言式
1110001111.是重言式
12.不是重言等值式 13.是重言式
4
(p?q)?(?p??q)?(p??q)?(?p?q)1110101001101011
(p?r)?(q?s)?p?q?r?s14.是重言式
1001010001110000
15.不是重言式 第四题
1.与__7__相互等值,与___2_相互矛盾。 2.与__3__相互等值,与___6_相互矛盾。 3.与__5__相互等值,与__4__相互矛盾。 4.与__1__相互等值,与__8__相互矛盾。 第五题
1如果他愿意来,那他就是没时间来。(并非他有时间来且愿意来)
2.即使他努力学习,也不能取得好成绩.(并非或者他不努力学习或者他取得好成绩) 3.他或者没犯抢劫罪,或者没犯抢夺罪。(如果他犯了抢劫罪,他就没犯抢夺罪) 4.并非某甲和某乙都是凶手。(或者某甲不是凶手或者某乙不是凶手)。 第六题
(1) p∧q→r ←→ p→(q→r):76页例5 (2)p→(q→r) ←→q→(p→r):76页例6 (3) (p←→q) ←→(p→q) ∧(?p →?q)
(p←→q) ←→(p→q) ∧(q→p) (已知)
(p←→q) ←→(p→q) ∧(?p →?q) (置换规则) (4)?(p←→q) ←→(p∨q) ∧?(p∧q)
(p←→q) ←→(p∧q) ∧(?p∧?q) (已知)
?(p←→q) ←→^[(p∧q) ∧(?p∧?q)] (双端否定规则) ?(p←→q) ←→^(p∧q) ∧?(?p∧?q) (置换规则) ?(p←→q) ←→(p∨q) ∧?(p∧q) (置换规则) 第七题
二难推理:(p→q)∧(r→s) ∧(p∨r)→q∨s
假言连锁推理:(?q→?p) ∧(?p→r)∧(r→s) →?q→s 第八题
(1) ①p→r P ②q→sP
③?r∨?s P ④? (?p∨?q) P
⑤p∧q ④T ⑥r ⑤T
⑦s ⑤T ⑧r∧s ⑥⑦T
⑨? (r∧s) ③T
⑩(r∧s)∧? (r∧s) ③⑨T ⑾?p∨?q ④⑩R.A.A
(2) ①?p →q P
5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逻辑导论期末复习(知识整理+课后题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