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复习题
第一章 导论
一、填空题
1.社会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况;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探索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寻求改造社会的道路和方法。 2.社会调查的对象是:社会现象。
3.在研究性质上,社会研究可以划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4.社会研究具有四种具体的研究方式,它们是:社会调查、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其中,实验研究只用定量分析方法。
5、按调查对象来划分,社会调查可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其中主要运用定量的是:普查、抽样调查。主要应用定性的是:典型调查、个案调查。
二、思考题
1.社会调查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社会调查的认识对象是社会(自然现象与个人) (2)社会调查是系统的认识活动 (3)社会调查是指抽样调查
(4)在研究方式上,社会调查主要采用自填式问卷和结构式访问两种方式收集资料,以问卷形式获取一手资料。
(5)社会调查本质是定量研究
(6)社会调查是一种包括资料的分析和搜集的研究类型
2.社会调查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有哪些作用?
(1)描述状况:对某种社会现象进行客观描述,是我们深入研究该现象的基础。 (2)解释原因:解释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助于探索事实或现象背后的本质。
(3)预测趋势:在对社会现象作出状况描述和深入的原因解释的基础上,社会调查还可以对现象做出一定的预测,有助于应对未来。
3.社会调查有哪些分类标准,其各自的类型分别是什么?
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 按应用领域分为:行政统计调查、学术性调查、民意调查、市场调查。 按历史或内涵分为:传统社会调查、现代社会调查。
按研究性质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根据目的或作用可分为描述性调查、解释性调查、预测性调查; 根据收集资料的方法可分为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
4.社会调查的程序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性?
(1)社会调查的程序分为五个阶段:选题、准备、调查实施、分析、总结与报告撰写。
(2)选择调查问题是任何一项社会调查的起点,调查问题的确定将影响整个调查活动的目标和方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调查工作的成败和调查成果的好坏。
(3)准备阶段所要做的是根据调查问题及其所规定的调查目标而进行的调查设计工作和工具准备,在整个程序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4)调查实施阶段是根据调查设计所确定的思路、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资料收集工作,这个环节是整个程序
中最复杂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质量将对整个社会调查的成果质量有着关键的影响。若与先前的调查研究设计不符要及时对调查研究设计进行修正。
(5)分析阶段主要对调查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复核、录入、统计、分析等工作。
(6)总结阶段是社会调查最后阶段的工作,其主要任务包括撰写调查报告、评估调查质量和应用调查成果。总结阶段是对整个社会调查工作的全面系统的反映。
第二章 调查课题的选择和调查设计
一、填空题
1.根据关注点不同可将调查课题分为: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根据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自选课题和委派课题。 2.人们选择课题的主要标准包括: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3.选择课题的途径包括:从现有文献中寻找;从个人经历中寻找;从社会生活中寻找。 4.社会调查的目的可以归结为三种:探索、描述、解释。
解释性调查 具有更强的理论色彩,往往要提出一系列的研究假设,并收集资料对研究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 5.分析单位是社会调查所研究的对象,它不是调查对象,主要有以下类型: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品。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是:层次谬误、简化论。 6.从时间维度可将社会调查分为:横向调查和纵向调查。
二、思考题
1.选题的标准包括哪些?
(1)重要性,要针对客观需要,具有现实意义,重要性是最基本的标准。(2)创造性(3)可行性,要考虑社会调查的主、客观的限制,它是决定性标准。(4)合适性,指所选择的课题必须最适合研究者本人的特点,如研究兴趣、熟悉程度、研究者与被调查者的相似程度以及研究者所能调动的资源与课题相符的程度等。
2.什么是课题明确化?为什么要对课题进行明确化? 定义:指通过对调查课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将最初比较含混的想法变成明确而清晰的调查主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和研究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和特定问题。 原因:(1)缩小问题的范围来使课题逐步明确化
(2)运用变量的方式来进一步明确调查课题。
3.社会调查设计包括哪几个方面?
(1)调查目的:探索性调查、描述性调查、解释性调查。 (2)分析单位
(3)时间维度:横向调查、纵向调查(趋势调查、同期群调查、同组调查)
(4)具体方案:说明目的和意义、说明内容、说明理论假设、说明分析单位和抽样方案、说明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与分析方法、说明调查人员的组成、组织结构及培训安排、确定研究的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第三章 抽样
一、填空题
1.根据抽样对象的具体方式,抽样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型: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2. 随机抽样不受研究者人为的影响,总体中元素被抽取机会是均等的,样本能较好地代表总体;非随机抽样主要根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判断和是否方便等因素来抽取样本,总体中元素被抽取的机会是不均等,难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3.概率抽样的方法可以分为: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 4.非随机抽样可以分为: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滚雪球抽样
5.五种随机抽样方法中,最基本的两种抽样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
当总体中子群组间差别很大,而子群组内部差异不大时,适合分层抽样法。
当子群组间差别不大,而子群组内部差异较大时适合整群抽样法在范围特别广、对象层次特别多采用多阶段抽样法。
二、思考题
1.抽样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1)可节省人力、财力和时间。 (2)可对所抽取样本进行深入研究。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社会调查复习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