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提取出来的胡萝卜素往往不是纯的,用标准样品主要起一个对照的作用。
【试题评价】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培养、植物中有效成分提取等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和理解应用能力。
(2013四川卷)10.(12分)由于酵母菌直接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将地衣芽孢杆菌的α-淀粉酶基因转入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菌种(过程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过程①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为达到筛选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____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②、③过程需要重复几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尝试过程③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
(3)以淀粉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接种________菌的发酵罐需要先排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凝胶色谱法分离α一淀粉酶时,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较慢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________。
【答案】(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淀粉 进一步筛选纯化获得分解淀粉能力强的酵母菌
(2)稀释涂布平板法 涂布不均匀
(3)工程酵母 工程菌分解淀粉产生葡萄糖的能力强,导致酒精发酵产生CO2的速率更快 (4)小
【解析】本题考查选修本中相关知识,包括有基因工程、微生物的培养和发酵、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等。
(1)①步骤为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需要先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露出相同的黏性末端,然后再用DNA连接酶连接为重组质粒;而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其他微生物难以利用淀粉而被抑制,从而筛选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重复筛选多次可以提高目的菌的纯度。
(2)图中平板培养后的结果,形成了多个菌落,因此为稀释涂布平板法,但是菌落分布不均
匀,集中分布在一定区域,说明涂布不均匀。
(3)由于工程酵母菌能够更高效的利用淀粉,因此在以淀粉为原料的培养条件下,可以更快的进行增殖和发酵,酒精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多,所以需要先排气。
(4)凝胶色谱法分离的原理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分子不能进入凝胶颗粒内部,只能分布在颗粒之间,通过的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分子比较容易进入凝胶内的通道,通过的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因此,移动速度较慢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小。
【试题点评】本题以图像信息为载体,考查基因表达载体构建所需的酶、选择性培养基、微生物接种方法、细胞代谢以及蛋白质分离,意在考查学生基本操作能力,难度不大。针对此类题型,复习时需要对重点的基本操作进行复习,或者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18现代生物科技
(2013江苏卷)4. 某同学用洋葱进行DNA 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加入洗涤剂后用力进行快速、充分的研磨 B. 用蛋白酶纯化过滤后的研磨液中的 DNA C. 加入酒精后用玻璃棒轻缓搅拌 D. 加二苯胺试剂摇匀后沸水浴加热 【答案】A
【解析】加入洗涤剂后研磨动作要轻缓、柔和,否则容易产生大量的泡沫,不利于后续步骤的操作,A错误;利用蛋白酶分解杂质蛋白,从而使提取的DNA与蛋白质分开,起到纯化的作用,B正确;加入酒精溶液,静置溶液中出现的白色丝状物就是粗提取的DNA,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轻缓搅拌,防止断裂,C正确;用二苯胺鉴定DNA需要水浴加热,D正确。
【试题评价】此题考查用洋葱进行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需要掌握实验的目的,流程及注意事项,考查基础全面,难度不大。
(2013江苏卷)13. 软骨发育不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型为HH 的个体早期死亡。一对夫妻均为该病患者,希望通过胚胎工程技术辅助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首先经超排卵处理后进行体外受精 B. 从囊胚中分离细胞,培养后检测基因型 C. 根据检测结果筛选基因型为hh 的胚胎 D. 将胚胎培养至原肠胚期后移植到子宫 【答案】D
【解析】超数排卵可以得到多个次级卵母细胞,以便于体外受精得到更多的胚胎,A正确;检测基因型,是从囊胚中分离细胞,以便于选择正常胚胎,B正确;软骨发育不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
传病,健康个体基因型应为hh,C正确;人类进行胚胎移植的时间一般8-16个细胞时期,D错误。
【试题评价】此题考查胚胎工程的原理及关键技术,难度不大。 (2013江苏卷)15.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 B.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 C.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 D.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上 【答案】B
【解析】转基因生物是否存在安全问题,尚在争论之中,国家为了维护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选择权和知情权,一般会加贴标注,但不会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B错误。
(2013江苏卷)22.小鼠杂交瘤细胞表达的单克隆抗体用于人体试验时易引起过敏反应,为了克服这个缺陷,可选择性扩增抗体的可变区基因(目的基因)后再重组表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设计扩增目的基因的引物时不必考虑表达载体的序列 B.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时不必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 C.PCR体系中一定要添加从受体细胞中提取的DNA聚合酶 D.一定要根据目的基因编码产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受体细胞 【答案】BD
【解析】设计引物时应当与表达载体两端的序列进行互补配对A错误;PCR法扩增目的基因只需要知道基因两端的序列设计合适的引物即可,而不必知道其全部序列,B正确;PCR中应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C错误;根据目的基因的编码产物选择合适的受体细胞,以有利于基因的表达,D正确,因此答案为BD。
【试题评价】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中PCR技术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2013浙江卷)6.实验小鼠皮肤细胞培养(非克隆培养)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过程需要对实验小鼠进行消毒 蛋白酶消化
C.丙过程得到的细胞大多具有异倍体核型 D.丁过程得到的细胞具有异质性 【答案】C
【解析】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无毒无菌的环境,甲过程指从实验小鼠身上取下皮肤组织,该过程需要对小鼠进行消毒处理,A项正确;乙过程表示将得到的皮肤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制备成细胞悬液,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进行处理,B项正确;丙过程表示原代培养,此时的细胞仍能保持
B.乙过程对皮肤组织可用胰
正常的二倍体核型,C项错误;丁过程表示传代培养,克隆培养法培养出来的是纯系,非克隆培养得到的是不纯的细胞群,D项正确。
【试题评价】本题以小鼠皮肤细胞培养为载体,综合考查了动物细胞培养相关操作过程和考生的识记理解能力,涉及组织块的处理、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等相关内容,整体难度不大。
(2013大纲卷)2.关于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1.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不同 2.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都要用到胰蛋白酶
3.烟草叶片离体培养能产生新个体,小鼠杂交瘤细胞可离体培养增殖 4.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茎尖培养可用于植物脱除病毒 【答案】B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不需要用胰蛋白酶,B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工程技术的了解,难度较低。
(2013重庆卷)2.题2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T淋巴细胞 B.②中使用胰蛋白酶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 C.③同时具有脾脏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的特性 D.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答案】D
【解析】①是获得已经免疫的B细胞,A项错误;胰蛋白酶使得组织块分散为单个细胞,B项错误;③同时具有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特性,C项错误;④经筛选后获得能够获得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项正确。
【试题评价】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相关只是和考生的识图能力,属理解层次,较易得分。
(2013安徽卷)6.下图为通过DNA分子杂交鉴定含有某特定DNA的细菌克隆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根据培养皿中菌落数可以准确计算样品中含有的活菌实际数目 B. 外源DNA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进行复制 C. 重组质粒与探针能进行分子杂交是因为DNA分子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 D. 放射自显影结果可以显示原培养皿中含有特定DNA的细菌菌落位置 【答案】D
【解析】根据菌落数只能大约推测出活菌数,A错误;外源DNA作为一个完整的基因,自身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B错误;DNA杂交是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的,C错误;因为放射性标记的DNA探针能与相应的DNA杂交,而产生放射自显影,而只有特定的DNA才与探针相结合,所以可以显示原培养皿中含有特定DNA的细菌菌落位置,D正确。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菌培养和基因工程等有关知识,选修内容回归选择题,难度适中。 (2013重庆卷)5.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B.在愈伤组织培培养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 D.生根时,培养基通常应含α—萘乙酸等生长素类调节剂 【答案】B
【解析】消毒剂的使用既要杀死表面微生物,有防止伤害组织细胞,影响组织培养,A项正确;植物细胞融合是指经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后得到的原生质体的诱导融合,带有细胞壁的愈伤组织细胞不能诱导融合形成染色体加倍的细胞,B项错误;出芽和生根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项正确;α—萘乙酸为生长素类似物,可诱导愈伤组织生根,D项正确。
【试题评价】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相关知识和考生的理解能力,涉及外植体的消毒、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分化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组织培养的影响等内容,较易得分。
(2013新课标II卷)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某研究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A和B的新型药用植物。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培育该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 酶和 酶 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 ,再用化学诱导剂诱导二者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进一步培养形成 组织,然后经过 形成完整的杂种植株。这种培育技术称为 。
(2)上述杂种植株属于多倍体,多倍体是指 。假设甲与乙有性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而上述杂种植株是可育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年各省市生物高考真题分类汇编7现代生物技术(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