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各省市生物高考真题分类汇编7现代生物技术(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8-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①反转录 ②引物 Bcl-2 cDNA

【解析】(1)图中重组细胞的细胞核来自良种猪的体细胞,胚胎发育过程中囊胚继续发育形成原肠胚。

(2)以mRNA为模板形成DNA的过程为反转录(或逆转录)。PCR扩增的前提是需要有一段已知的核苷酸片段,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图示可知,PCR扩增过程第一轮循环的模板是以mRNA为模板反转录形成的cDNA,因引物是依据Bcl-2 mRNA的核苷酸序列合成,故模板实际是其中的

Bcl-2 cDNA。

【试题点评】本题通过胚胎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综合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应用能力。

19.实验

(2013江苏卷)2.下列关于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与发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源细胞学说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中教网] B. 标志重捕法解决了活动性不强的动物取样方法上的难题 C. 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D. 按孟德尔方法做杂交实验得到的不同结果证明孟德尔定律不具有普遍性 【答案】A

【解析】生物界具有统一性,而细胞学说提到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结构和功能的基础这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具有统一性,A正确;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B错误;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存在转化因子,但不能证明遗传物质是什么,C错误;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非常复杂,孟德尔定律有其适用条件,按孟德尔的方法做杂交实验没有得到的相同结果,不能说明孟德尔定律不具有普遍性,D错误。

【试题评价】此题通过细胞学说、标志重捕法、格里菲斯实验、孟德尔杂交试验等科学研究方法或过程,考查学生对经典实验及实验方法的掌握及理解,难度不大。

(2013江苏卷)5. 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

B. 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

C. 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 次 D. 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 【答案】B

【解析】过滤主要是将滤渣和滤液分开,要用吸水性差的纱布而不能用吸水性强的滤纸过滤研磨液,A错误;干燥处理定性滤纸是为了让层析液能够更快的上升,使色素更好地分离,B正确;画滤液细线,要等一次画完干燥后才能重复,防止滤液细线过粗,C错误;叶绿体中色素为脂溶性

的,要用无水乙醇溶解,D错误。

【试题评价】此题着重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要求注重细节,难度不大。

(2013江苏卷)9. 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A. 换用高倍镜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B. 因观察材料较少,性母细胞较小,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 C. 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D. 一个视野中,用10×物镜看到8 个细胞,用40×物镜则可看到32 个细胞 【答案】A

【解析】高倍镜镜头较长,换用时应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A正确;本实验要用高倍镜观察,视野应适当调暗,但原因不是材料少,性母细胞少,B错误;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时,使用的是高倍镜,应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C错误;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少,D错误。

【试题评价】此题重点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及注意事项,难度不大。

(2013江苏卷)21.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多选)

A.1、3、5号试管内都呈蓝色 B.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答案】AD

【解析】小麦匀浆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等物质,还原糖和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呈砖红色,而蛋白质和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不能发生反应的试管中则呈现出婓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原本的颜色,即蓝色,因此试管1、2、3、5为蓝色、4号为砖红色、6号为紫色,因此答案为AD。

【试题评价】本题考查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旨在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2013江苏卷)23.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多选) ...

试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探究课题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选用材料与试剂 过氧化氢溶液 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碘液 新制的蔗糖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碘液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斐林试剂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答案】ACD

【解析】过氧化氢受热会加快分解,不宜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溶液的PH会影响淀粉的水解,并且碘液可与碱反应,婓林试剂可与酸反应,不宜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因此一般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综上答案为ACD。

【试题评价】本题通过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考查学生实验分析能力。 (2013北京卷)5.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噬菌体须在活菌中增殖培养是因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 B.提取组织DNA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C.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 D.PCR呈指数扩增DNA片段是因为上一轮反应产物可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 【答案】C

【解析】噬菌体必须在活菌中增殖培养是因其没有细胞结构,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没法完成各项生命活动,A正确;提取组织DNA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萃取,B正确;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是由于存在浓度差、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全透且伸缩性差,细胞壁不具有选择透过性,C错误;PCR呈指数扩增是因为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上一轮的产物可作为下一轮的模板,D正确。

【试题评价】此题考查学生对生物实验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实验原理的理解,难度适中。

(2013福建卷)4.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 多次计数取平均值 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 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 A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 B 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C 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生率 D 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 【答案】B

【解析】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多次计数取平均值,而且次数越多越接近真实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A正确;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应该是找到浓度范围后,再细分浓度梯度,反复实验,找到最适合浓度,B错误;调查人群中某病的发生率,确实应该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C正确;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确应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而且样本数量越大越准确,D正确。

【试题点评】通过采取措施,减少实验误差的实验,考察了学生对减少实验误差的不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013重庆卷)3.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 B.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 C.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D.在95%乙醇中加入无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 【答案】C

【解析】马铃薯中块茎中也含有蛋白质,A项正确;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用光学显微镜就可以观察到,B项正确;酵母菌细胞无论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产生二氧化碳,不能以是否产生二氧化碳作为判断细胞呼吸类型的方式,C项错误;无水Na2CO3可以与95%酒精中的水分子结合生成10H2O·Na2CO3,提高乙醇纯度,利于色素的溶解,D项正确。

【试题评价】本题考查考生对教材实验的理解识记情况,涉及蛋白质鉴定原料选择、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及色素的提取等相关实验,跨度较大,并与化学学科有一定交叉,具有一定难度。

(2013山东卷)4. 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 B. 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与派洛宁(吡罗红)结合 C. 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 D. 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詹纳斯绿B)对线粒体染色 【答案】 C

【解析】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解离,将细胞相互分开并且杀死细胞。龙胆紫溶液为,盐酸的存在不利于染色体的染色,A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是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DNA与甲基绿结合,而不是与吡罗红,B错误;酶的作用条件温和,过酸会导致酶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而失活,C正确;健那绿是活细胞染色剂,盐酸会杀死细胞,所以不有利于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D错误。

【试题评价】此题考查实验与识记能力,对高中实验中常用试剂的作用进行综合考查,难度适

中,注意辨析。

(2013浙江卷)31.(12分)某同学为研究甲状腺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将若干只未成年小鼠分为2组:

甲组:不切除甲状腺(假手术) 乙组:切除甲状腺

②实验开始时和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并记录。 ③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要求与说明:假手术指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耗氧量用单位时间的氧气消耗量表示;实验持续时间合适;实验条件均适宜)

请回答:

(1)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在以下坐标系中用耗氧量和体长变化的示意曲线表示)

(3)分析与讨论

①用耗氧量作为检测指标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切除甲状腺后,小鼠体长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分组时,还可增设丙组作为实验组,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探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或耗氧量和体长)的影响 (2)

A∶甲组耗氧量 B∶乙组耗氧量

②甲状腺激素缺乏,小鼠生长发育停滞 ③切

C∶甲组体长

甲状腺激素(或不切除甲状腺、给予甲状腺激D:乙组体长

【解析】

(3)①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此过

程需消耗氧 除甲状腺、给予素)

(1)本题的自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有无,因变量为小鼠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情况,检测指标是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故实验目的是探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或耗氧量和体长)的影响。

(2)甲组小鼠有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组小鼠的新陈代谢正常,故甲组体温正常;乙组小鼠因切除甲状腺缺乏甲状腺激素,故乙组小鼠体温会逐渐有所下降。甲状腺激素还能促进幼年动物的生长发育,故具有甲状腺的甲组小鼠体长能有所增加,切除甲状腺的乙组小鼠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体长不再增加。

(3)由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该过程需消耗氧气,故可用耗氧量作为检测指标。切除甲状腺后,小鼠体长不变的原因是缺乏甲状腺激素,小鼠不能完成正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年各省市生物高考真题分类汇编7现代生物技术(4)在线全文阅读。

2024年各省市生物高考真题分类汇编7现代生物技术(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46677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