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目标:1、了解燃气的基本特征。
2、注意使用燃气灶时注意一些细节,就可以避免天然气泄漏引起的中毒。 能力目标:1、能正确使用燃气灶,注意使用安全,避免天然气泄漏引起的中毒。 2、能发现燃气泄漏和正确处理。
重点难点:教育儿童不要玩弄天然气灶具开关和发现燃气泄漏的处理 教具:有关录像、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讲述有关燃气死亡的故事。
不久前,我市某小区内发生了一起意外,一男青年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浴时,因不注意通风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身亡。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近几年来,一到冬季类似的事故就会时有发生。据统计,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已经发生了一千多起,咱们石家庄也时有发生。前天下午,龙华横岭工业区附近的一栋民房内,一对青年男女被发现死在浴室内,警方怀疑是一氧化碳中毒身亡。3日晚11时许,安福永街道凤凰东区某栋5楼的陈氏夫妇与4岁的幼子一家三口中毒身亡,据初步调查,事故是陈先生在洗澡时发生煤气泄漏所致。昨日,记者从市安监局和市燃气集团召开的安全用气座谈会上了解到,元旦以来,发生了30多起因为使用液化气不当发生的事故。 一、燃气的基本特征
天然气和液化气具有易燃、易爆和燃烧废气中含有CO等有毒气体的特点。 二、正确使用燃气灶
燃气灶已经逐渐成为老百姓家中最常见的炊具。冬季里,家中开窗的时间减少,家用燃气灶的安全性更应受到关注。在生活中,只要在使用燃气灶时注意一些细节,就可以避免天然气泄漏引起的中毒。
1、在使用时,应随时留心炉火的颜色。橘黄色火苗说明燃气燃烧不全,在这种情况下,会释放出一氧化碳。可以通过调节灶台下的风门,来调整火焰,以蓝色火苗为准。
2、煮汤或烧水时,容器不要装得太满,也不能无人守候,以免火被溢出的汤、水浇灭而产生漏气。
3、在炖菜或煲汤时,有些人喜欢把火苗开得很小,这样也容易引发漏气或者不完全燃烧。所以,燃气灶在使用中,火不能开得过小。
4、胶管与燃具进口接头之间要连接紧密,最好用管夹夹紧。 5、在同一房间,严禁同时使用两种火源。 6、家庭最好备干粉灭火器,做到有备无患。 三、发现燃气泄漏的处理
1、立即截断气源,关闭燃气管道河燃具的阀门;
2、迅速打开门窗,让空气流通,将泄漏气体排除室外; 3、到室外打电话报修并疏散人员;
4、公共场所发现燃气泄漏,立即打电话报修并疏散人员; 5、燃气泄漏时,千万不能开启电源开关(如开灯、关灯)、使用明火,切勿使用室内电话或手机,特别是要坚决禁止使用排气扇、电风扇排气。
6、如发现邻居家中燃气泄漏,应敲门通知,切勿使用门铃等各类电器设施。 四、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注意事项
1、要在单独的砖瓦结构厨房中使用,正确安放液化石油气的设备。 2、钢瓶必须要直立放置,不允许卧放或倒放。
3、钢瓶必须要远离热源,摆放在易搬动、周围没易燃物,较通风的地方,灶、瓶距离在80
- 16 -
公分以上,不得以任何形式对钢瓶加热。
3、装减压阀前要检查密封橡皮圈,做到无变型、缺损、装减压阀手轮要对正阀口,要逆时针旋转上紧。
4、橡皮管、灶具开关、减压阀及手轮至瓶阀连接部位是较易漏气部位,检查漏气请用肥皂水涂刷检查部位,切勿用火查漏。
5、不准私自拆卸、改装液化石油气专用设备,有问题请交供应单位处理。
6、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时要及时关紧瓶阀,打开门窗,进行通风疏散。在泄漏场所,要严禁各类明火(包括烟头)严禁开、关各类任何电器设备。 7、发生火灾要尽快切断气源(关瓶阀),切忌将瓶放到,并及时报火警,电话:119。 8、勤检查、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保安全请在睡觉前、出门时关上钢瓶角阀。 9、严禁私自排放钢瓶中的残液(气)。 五、其他安全用气须知
1、用气前应仔细阅读天然气用户须知,掌握燃气设施的维护、报修及安全常识。
2、连接灶具的软管,应在灶面下自然下垂,且保持10厘米以上的距离,以免被火烤焦、酿成事故。注意经常检查软管有无松动、脱落、龟裂变质。软管老化应及时更换。 3、教育儿童不要玩弄天然气灶具开关。 4、用户应遵守下列规定:
(1)严禁在厨房和有天然气设备的房间内睡人; (2)禁止自购乱拉乱接软管;软管不能超过1.5米;
(3)严禁私自拆、装、移、改天然气管道设备,禁止搬弄天然气表; (4)不要将天然气管道作为电线接地线。
(5)天然气灶具、气表、热水器周围不要堆放易燃物品。
(6)不能将室内天然气管道、气表包裹封在室内装饰材料内,避免管道腐蚀、破损泄漏。 5、使用完毕或者长时间不使用燃气(如外出探亲、旅游等),注意关好天然气灶或热水器开关,做到人走火灭;同时将表前阀门关闭,确保安全。 六、知识问答
1、液化气、天然气的特征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2、当厨房内充满天然气时,为了避免爆炸应采取什么措施? 3、如何正确报火警?
二、安全生活之《烧烫伤的预防和处理》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开水、火打交道不小心就有被烫伤或烧伤。 技能目标:学会正确自我保护意识。
情感目标:让学生知道烧伤或烫伤的几个主要原因。 教学要求:A:能很好的了解烧伤与烫伤的原因。 B:简单的了解烧伤与烫伤的区别。 C:在教师知道下了解烧伤与烫伤。 教学重点:了解烧伤与烫伤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预防。 教学资源:图片
教学手段:直观演示教学 多媒体教学
- 17 -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言:我们在自然课里学过,开水的温度是多少?火的温度要比开水的温度高好几倍,和它们接触肯定有危险。那我们能不能不和它们打交道呢?如果非打交道不可的话,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引入课题) 二、新授
1、讲故事(介绍有关被烧伤或烫伤的材料)。 思考: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2、小结:我们虽然没有像故事里讲的那样被严重地烧伤或烫伤,但如果不注意,也有可能发生类似的事情。请大家谈谈,你有没有被烧伤或烫伤的经历?发生这种事后,给你带来什么痛苦和不便?
3、烧伤也好,烫伤也好,不论严重不严重,都会造成损失和不便,所以要积极预防。 思考:如何预防烧伤与烫伤。
4、小结:找到了原因,请大家回去遇到实际情况时,注意尽可能地避免。 注意:
(1)在家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是好的,但一定要实事求是,要注意力所能及。不能太勉强。 (2)尤其是倒开水或热水时,最好是放在水池里慢慢地倒,避免溅到身上。
(3)当揭锅盖时,应该注意朝着手臂相反的方向,同时脸和身体要尽量离锅远一些。 (4)端烫的稀饭或汤时,一定要用厚布隔着。不要轻易去摸,否则很不安全。 三、巩固练习:
1.分析学习要点:讲述了烧伤与烫伤的原因以及注意问题。 2.让学生复述常见的原因
四、教师小结:教育学生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意识 五、作业:回家讲述给父母如何注意烧伤与烫伤。 7.烧伤与烫伤 学习要点:
烧伤与烫伤的原因:
1.不勉强 2.慢慢倒水
3.身体距离锅远些 4.端着的东西要注意
第二 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和开水、火打交道不小心就有被烫伤或烧伤。 2、让学生知道烧伤或烫伤的几个主要原因。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烧伤或烫伤的几个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烧伤或烫伤的几个主要原因。 教具(课前准备)教师:收集的有关烧伤和烫伤的资料。 学生:回忆自己或周围人烧伤或烫伤的事例。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我们在自然课里学过,开水的温度是多少?
火的温度要比开水的温度高好几倍,和它们接触肯定有危险。那我们能不能不和它们打交
- 18 -
道呢?如果非打交道不可的话,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二、学习新课
1、讲故事(介绍有关被烧伤或烫伤的材料)。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2、小结:我们虽然没有像材料里讲的那样被严重地烧伤或烫伤,但如果不注意,也有可能发生类似的事情。请大家谈谈,你有没有被烧伤或烫伤的经历? 发生这种事后,给你带来什么痛苦和不便?
3、烧伤也好,烫伤也好,不论严重不严重,都会造成损失和不便,所以要积极预防。同座位的可以议议。
4、指名学生全班交流。
5、师小结:找到了原因,请大家回去碰到实际情况时,注意尽可能地避免。在家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是好的,但一定要实事求是,要注意力所能及。不能太勉强。尤其是倒开水或热水时,最好是放在水池里慢慢地倒,避免溅到身上。当揭锅盖时,应该注意朝着手臂相反的方向,同时脸和身体要尽量离锅远一些。端烫的稀饭或汤时,一定要用厚布隔着。凡是在或上烧的东西,都不要轻易去摸,否则很不安全。
6、除了以上四个方面,大家再说说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板 书 预防烧伤和烫伤
开水的温度 100度 火的温度 1000度 反 馈 检 测
1、开水的温度是多少?火的温度大约是多少? 2、举例说说怎样预防烧伤和烫伤? 参 考 资 料
1、烧伤:是高温物质接触人体后引起皮肤病理性改变的一种急症。轻的皮肤表皮发红发热,火辣辣地痛,皮肤有点肿。重的会起水泡,疼痛厉害;严重的会发生皮肤组织坏死。 2、烧伤:一般指人体接触了温度超过100度的热源而引起的皮肤或皮下组织的坏死。 课 后 小 结
三、健康生活之《初识传染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在思想上重视传染病的危害,从而积极地预防;正确对待传染病病人。 教学重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一般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 :不同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关键:结合实例和概念认真分析、讨论。 学情分析
对于传染病,学生了解不多,但课前的调查对学习本节有一定的铺垫作用,应让学生做好。同时可以联系遗传病的知识作为比较。 教学方法 和谐教学法 教具学具
- 19 -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含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发阶段 1、 知识准备: l 什么是健康?
l举例说明什么是遗传病?遗传病传染吗? 2、 激趣导入 :
肆虐的传染病曾经危害过多少人的健康,夺去过多少人的生命?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传染病的预防刻不容缓! 二、导学阶段
1、展示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有什么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哪些,传染病有哪些类型。 2、导学、自学、讨论和交流:
l 你患过哪些疾病?哪些是传染的?哪些是不传染的?为什么?什么是传染病呢?什么是病原体呢? 猜一猜,它们能引起什么疾病?想一想,传染病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 什么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讨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各是什么?怎样看待艾滋病人?
以组为单位交流
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对应措施进行预防? 下列图片中所表示的是采取了什么措施? 在具体预防中,往往采取综合防治和重点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以收到最佳预防效果 猜一猜:传染病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根据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不同,可以将传染病分为:细菌传染病、病毒传染病、寄生虫传染病等
根据引起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同,可以将传染病分为: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简介人类四大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传播途径、流行季节和常见病举例
艺术归纳:
传染病的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按病原体分:细菌传染病、病毒传染病、寄生虫传染病等 传染病的分类
按传播途径分: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 第二课时
- 20 -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四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全)(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