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虚作假,谁签字谁负责,由质检员负责落实。
实施样板引路制度,每个装修分项都要做。 坚持推行施工挂牌制度,由质检员负责落实。 要逐步完善检测手段,加强过程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2.2.6.2 工程验收管理制度:
工程项目检验批质量验收在各项目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验收记录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并认可。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由技术负责人填写验收记录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并认可。
分部工程验收(基础、主体工程)各项目部技术人员提前2—3天报公司,经初验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后,再向监理单位申请报验。
单位竣工工程由各项目部技术人员提前7天上报公司检查、验收后,报公司总工和主管工程副经理签字、盖章,再向监理单位申请报验。
在基础和主体验收报验时,各项目部必须按照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要求报验与工程进行同步的认证资料,否则公司不予认可。
在竣工验收前,必须将所占用的施工现场清理干净,做到场地平整,无建筑垃圾(砖、石子)和临设及施工设备。
2.2.7 工程技术档案制度
工程资料的收集、分类、整理应由技术员或资料员负责。 建筑安装工程技术资料必须真实、及时、准确、系统、
科学;特别对于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记录要详尽,签证手续齐全。
原材料进场必须有产品生产许可证、合格证及产品性能说明书等,并妥善保管、存档,作为今后质量评定的依据。
按照工程进度及时做好各项内业资料,同时,要按工程进度完成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资料工作。
对于工程质量检查和隐蔽记录以及原材料实验资料等有登记不清、保管不善而影响工程质量等评定的,要追究项目经理及技术员和资料员的责任。
工程竣工后15天内将该工程资料一式四份报公司、业主和备案部门。
2.2.8 技术复核制度
技术复核是为避免在施工中发生重大差错,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对重要部位的施工,依据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复查,核对工作。
技术复核是在分项工程正式施工前进行。
技术复核包括建筑物定位、基础土质、位置标高、尺寸、模板、钢筋砼、砖砌体及大样图等。
技术复核必须由项目技术负责从检查核对,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2.2.8.1 技术责任制
领导施工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主持制定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计划。组织有关人员熟悉精辟审查图纸,编制施工项
目管理实施规划组织实施。进行技术交底。组织做好测量及其核定。指导质量检验和试验。制定技术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参加工程验收,处理质量事故。组织收集各项技术资料的签证、整理和归档。
(3)施工方案
3.1 施工设备配置及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职工、材料、机具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空间布置上和时间安排上的各种矛盾,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又快、又好、又省、又安全地完成施工任务,为业主提供一个优良的建筑产品。
3.1.1 依据本工程特点及施工预算,确定施工方案、进度计划、编制施工设备,配置计划表。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机具设备进场时间,由工程量确定机具设备需用量及功率。
3.1.2 根据机具设备进场时间,解决机械设备供应渠道。
3.1.3 项目经理部负责对进行现场的机械设备做好使用中的维护和管理。
3.1.4 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
人机固定,实行机械使用,保养责任制,将机械设备与个人经济利益联系起来。
实行操作证制度专机的专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有机械操作证书。
操作人员必须坚持搞好机械设备的例行保养。 遵守磨合使用规定,这样可防止机件早期磨损,延长机械使用寿命和修理周期。
实行单机或机组核算,根据考核的成绩实行奖惩,以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水平。
建立设备档案制度,这样可了解设备的情况,便于使用与维修。
合理组织机械设备施工,必须加强维修管理,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单机效率,并合理地组织机械的调配,搞好施工的计划工作。
培养机务队伍,应采取办培训班,进行岗位练兵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培养和提高工作。
搞好机械设备的综合利用,使其效率充分发挥。 当施工的进展主要靠机械而不是人力时,要努力组织好机械设备的流水施工,划分施工段时,必须考虑机械的服务能力,把机械作为分段的决定因素,要使机械连续作业,不停歇,必须时“歇人不歇马”,使机械三班作业。
机械设备的安全作业。项目经理部在机械作业前向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交底,使操作人员对施工要求,场地环境、气候等安全生产要素有清楚的了解。项目经理部按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要求安排工作和进行指挥,不得要求操作人员违章作业,也不得强令机械带病操作,更不得指挥和允许操作人员野蛮施工。
为机械设备的施工创造良好条件。现场环境,施工平面
图布置应适合机械作业要求,交通道路畅通无阻,夜间施工安排好照明。
3.1.5 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
机械的保养:为了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提高设备运转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零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消耗,提高机械施工的经济效益,必须对机械设备进行例行保养和强制保养。
机械设备的修理:对机械设备进行预检和修理,可保证机械的使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3.2 材料、构配件管理:
材料、构配件管理是提高项目经济和效益的最主要途径,对工程所需主要材料、大宗材料实行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供应、统一调度,承担“一个漏斗、两个对接”的功能,不仅能克服多渠道供料,多层次采购的低效状态,还可把材料管理工作贯穿于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即投标报价、落实施工方案、组织项目班子、编制供料计划、组织项目材料核算、实施奖惩的全过程。有利于建立统一的材料管理体系,进行材料供应的动态配置和平衡协调。
本项目经理部进行材料管理主要是集中提出需用量计划、控制材料使用、加强现场管理、计划材料节约措施、完工后组织材料结算与回收。对于材料管理措施如下:
3.2.1 建立材料管理岗位责任制,层层把关。 3.2.2 对材料计划管理:
项目开工前,本项目部向公司提出一次性计划,作为供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和田县英艾日克乡财政所办公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