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智能楼宇的丙级设计等级。
对于不同设计等级的智能楼宇,有不同的设计要素和要求。
(3)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求
办公自动化系统应能为楼宇的管理者、楼宇内的使用者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并提供有效的办公信息服务。
办公自动化系统应能对来自楼宇内外的各类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存储、检索等综合处理,并提供办公事务决策和支持的功能。
通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楼宇内的物业管理营运信息、电子账务、电子邮件、信息发布、信息检索、导引、电子会议,以及文字处理、文档管理等。
对于专业型办公自动化系统,对于智能楼宇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应以既能满足通用办公自动化的要求,又能为专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打下基础作为设计的主要内容。
办公自动化系统应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应具备广域网连接的能力,实现与因特网的连接。 (4)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求
1)楼宇内各类设备的监视、控制、测量,应做到运行安全、可靠、节省能源、节省人力;
2)楼宇设备监控系统的网络结构模式应采用集散或分布式控制方式,由管理层网络和监控层网络组成,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视和控制;
3)楼宇设备监控系统应能实时采集、记录设备运行的有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分析处理;
4)楼宇设备监控系统应满足管理的需要;
5)对空调系统设备、通风设备及环境监测系统等运行工况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
6)对供配电系统、变配电系统、应急(备用)电源设备、直流电源设备、大容量不停电电源设备进行监视、测量、记录;
7)对动力设备和照明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
8)对给出排水系统的给排水设备、饮水设备及污水设备等运行工况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
9)对热力系统的热源设备等运行工况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 10)对公共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运行工况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
11)对电梯及自动扶梯的运行监视。
(5)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要求
1)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应根据楼宇的使用功能、建设标准及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综合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构成先进、可靠、经济、配套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
2)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及其各子系统的配置须遵循国家相关安全防范技术规程并符合先进、可靠、合理、适用的原则。系统的集成应以结构化、模块化、规范化的方式来实现,应能适应工程建设发展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3)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应根据被保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防护级别。满足整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设计要求,以达到所要求的安全防范水平。 4)安全防范系统的结构模式有: ①集成式安全防范系统 ②综合式安全防范系统
③组合式安全防范系统
上述三种模式构成的安全防范系统,均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并留有与外部公安110报警中心联网的通信接口。
5)安全防范系统的主要子系统有: ①入侵报警系统 ②电视监控系统 ③出入口控制系统 ④巡更系统
⑤汽车库(场)管理系统 ⑥其他子系统
(6)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要求
1)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建筑物或建筑群内信息通信网络的布线要求,应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业务信息传输的要求;
2)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信息通信网络的基础传输通道。设计时,应根据各楼宇项目的性质、使用功能、环境安全条件,以及按用户近期的实际使用和中远期发展的需求,进行合理的系统布局和管线设计;
3)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实用性、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
(7)系统集成的设计要求
1)为满足智能楼宇功能、管理和信息共享的要求,可根据楼宇的规模对智能化系统进行不同程序和集成;
2)系统集成应汇集楼宇内外各种信息;
3)系统应对楼宇内的各个智能化子系统进行综合管理; 4)信息管理系统应具有相应的信息处理能力;
5)对智能化系统的集成,设备的通信协议和接口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6)系统集成管理系统应具有可靠性、容错性和可维护性。
(8)智能化系统设备的供电与接地的设计要求
1)智能化系统设备的供电与接地应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2)应对智能化系统设备进行分类,根据分类配置相应的电源设备; 3)这满足将来扩容的需要,电源设备机房应留有裕量;
4)供电电源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产品使用的技术条件的规定;
5)根据智能化系统的规模大小、设备分布及对电源需求等因素,采取UPS分散供电方式或UPS集中供电方式;
6)电力系统与弱电系统的线路应分开敷设;
7)应采用总等电位联结,各楼层的智能化系统设备机房、楼层弱电间、楼层配电间等的接地应采用局部等电位联结。接地极当采用联合接地体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当采用单独接地体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8)智能化系统设备的供电系统应采用过压保护等保护措施;
9)在智能化系统设备和电气设备的选择及线路敷设时应考虑电磁兼容问题。 (9)舒适的设计要素
1)智能楼宇的环境设计应向人们提供舒适、高效的工作环境; 2)可视环境和不可视环境都应满足人们的舒适要求;
3)设计必须考虑节约投资和节约能源,并采用环保型照明; 4)楼宇的空间应有高度的适应性、灵活性及空间的开敞性;
5)可视环境中的建筑造型、色彩、室内装饰及家具等应协调,不可视环境中的噪声、湿度及心理环境应舒适;
6)视觉照明应能满足人们的美感,确保人们生理和心理舒适及保护视力的要求。 7.智能楼宇工程方案设计规范和依据
智能楼宇工程方案设计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下: (1)GB/T 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2)GBJ13-32-2000《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
(3)GB/T 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4)JGJ/T16-19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5)GB50198-94《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6)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7)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工序与要求》 (8)GA/T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9)GB50307-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10)DG/TJ08-601-2001《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
(11)GB/T 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12)GB/T 16572-1996《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
(13)GB16796-1997《安全防范报警系统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14)GA/T367-2001《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15)GA/T368-20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1.2.4 课后习题
1.智能楼宇弱电系统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2.智能楼宇弱电系统设计分哪几个步骤?
3.进行智能楼宇系统设计时主要应遵守哪些设计规范和标准?
任务3 智能楼宇弱电系统工程实施
(第1页 共2页 下一页)
1.3.1任务目标
掌握智能楼宇弱电系统工程实施的要点,了解工程实施的规范和标准,了解施工组织设计,学会施工图的绘制,了解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了解工程项目的管理。
1.3.2任务内容
(1)智能楼宇弱电系统工程实施的要点; (2)智能楼宇弱电系统施工组织设计; (3)智能楼宇弱电系统施工图的绘制; (4)智能楼宇弱电系统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 (5)智能楼宇弱电系统工程项目的管理。
1.3.3知识点
1.智能楼宇弱电系统工程实施的要点
由于楼宇的性质、功能和规模的不同,弱电工程的安装与施工各不相同。信息点多的高楼大厦,弱电系统工程在室内进行安装和施工,相应的管线敷设简单;若是工业建筑,则既有室内又有室外作业,管线敷设比较复杂。施工时需要充分考虑楼宇的现状,与士建、设备、管道、电力、照明和空调等专业的密切配合,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且要解决弱电工程综合管线与士建工程的施工配合,弱电工程和与装修工程的配合问题。
弱电系统安装施工有它自身的特点,系统多而且复杂,技术先进。施工周期长,作业空间大,使用的设备和材料多,有些设备不但很精密,价格也十分昂贵。
智能楼宇弱电系统中涉及多计算机、通信、无线电、传感器件等多方面的专业,给调试工作增加了复杂性。智能楼宇弱电系统工程施工,目前主要以手工操作加电动工具、液压工具配合施工。施工质量要求按国家和有关部委弱电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可靠性是整个弱电施工质量的核心。 施工过程中需要把握三个环节,六个阶段。
(1)三个环节
1)弱电集成系统施工图的会审
图纸会审是一项极其严肃和重要的技术工作。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对于减少施工图中的差错,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图纸会审前,施工单位必须向建设单位索取施工图。负责施工的技术人员首先认真阅读施工图,熟悉图纸的内容和要求,把疑难问题整理出来,把图纸中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时解决。
图纸会审应由弱电工程总承包方组织和领导,分别由建设单位,各子系统设备供应商,系统安装承包商参加,有步骤地进行;按照工程的性质、图纸的内容等,分别组织会审工作。会审结果应当形成纪要,由设计、建设、施工三方共同签字,并且分发下去,作为施工图的补充技术文件。 2)弱电集成系统施工工期的时间表
确定施工工期的时间表是施工进度管理,人员组织和确保工程按时骏工的主要措施。因此在工程合约签定以后,立即由建设方组织智能弱电集成系统各子系统设备供应商,机电设备供应商,工程安装承包商进行工程施工界面的协调的确认,形成弱电工程施工工期时间表。该时间表的主要时间段内容包括系统设计,设备生产与购买,管线施工,设备验收,系统调试,培训和系统验收等。同时,工程施工界面的协调和确认应当形成纪要或界面协调文件。
3)弱电集成系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包括智能弱电集成系统设计单位(通常是系统总承包商)与工程安装承包商,各分系统承包商和机电设备供应商,工程安装承包商与机电设备供应商,工程安装承包商内部负责施工专业工程师与工程项目技术主管理(工程项目工程师)的技术交底工作。
弱电集成系统设计单位与工程安装承包商之间的技术交底工作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明确所承担施工任务的特点,技术质量要求,系统的划分,施工工艺,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做到心中有数以利于有计划、有组织、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工程项目经理可以进一步帮助工人理解与消化图纸;二是对工程技术的具体要求、安全措施、施工程序、配制工具等做详细的说明,使得责任明确,各负其责。
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操作使用方法,新材料的性能,预埋部件注意事项。技术交底应当做好相应的记录。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学习情境1:智能楼宇弱电系统工程规划(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