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根据坐标求出各阴影的面积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 4.(2013?达州)已知(x1,y1),(x2,y2)为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点,当x1<x2<0时,y1<y2,则k的一个值可为 ﹣1 .(只需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k的值) 考点: 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专题: 压轴题;开放型. 分析: 先根据已知条件判断出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再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点解答即可. 解答: 解:∵x1<x2<0, ∴A(x1,y1),B(x2,y2)同象限,y1<y2, ∴点A,B都在第二象限, ∴k<0,例如k=﹣1等.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增减性,难度比较大. 5.(2013?盐城)如图,在以点O为原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点C在直线AB上,且OC=AB,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C,则所有可能的k值为
或﹣
. .
考点: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首先求出点A、B的坐标,然后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确定点C是线段AB的中点,据此可以求得点C的坐标,把点C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k的值. 另外,以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作圆,与直线AB有另外一个交点C′,点C′也符合要求,不要遗漏. 解答: 解:在y=﹣x+1中,令y=0,则x=2;令x=0,得y=1, ∴A(2,0),B(0,1). 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得:AB=设∠BAO=θ,则sinθ=,cosθ=. . 当点C为线段AB中点时,有OC=AB, ∵A(2,0),B(0,1),
∴C(1,). 以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作圆,与直线AB的另外一个交点是C′,则点C、点C′均符合条件. 如图,过点O作OE⊥AB于点E,则AE=OA?cosθ=2×∴EC=AE﹣AC=﹣=. ,∴AC′=AE+EC′=+×==, . =, ∵OC=OC′,∴EC′=EC=过点C′作CF⊥x轴于点F,则C′F=AC′?sinθ=AF=AC′?cosθ=∴OF=AF﹣OA=∴C′(﹣,×﹣2=. ). =, ∵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C或C′,1×=,﹣×∴k=或﹣ 解法二:设C(m,﹣m+1), 根据勾股定理,m+(﹣m+1)=(解得:m=﹣或1. ∴k=或﹣. . 22=﹣, . ), 2故答案为:或﹣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注意符合条件的点C有两个,需要分别计算,不要遗漏.
6.(2013?黄石)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b(a≠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k≠0)的图
象交于二、四象限的A、B两点,与x轴交于C点.已知A(﹣2,m),B(n,﹣2),tan∠BOC=,则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x+3 .
考点: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专题: 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 过点B作BD⊥x轴,在直角三角形BOD中,根据已知的三角函数值求出OD的长,得到点B的坐标,把点B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中,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然后把点A的横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中求出点A的坐标,最后分别把点A和点B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a和b的值即可得到一次函数解析式. 解答: 解:过点B作BD⊥x轴, 在Rt△BOD中,∵tan∠BOC=∴OD=5, 则点B的坐标为(5,﹣2), ==, 把点B的坐标为(5,﹣2)代入反比例函数则﹣2=,即k=﹣10,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把A(﹣2,m)代入y=﹣, 中,m=5, (k≠0)中, ∴A的坐标为(﹣2,5), 把A(﹣2,5)和B(5,﹣2)代入一次函数y=ax+b(a≠0)中, 得:,解得, 则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3. 故答案为:y=﹣x+3. 点评: 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以及三角函数值,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的解析式,是常
用的一种解题方法.同学们要熟练掌握这种方法. 7.(2013?遵义)如图,已知直线y=x与双曲线y=(k>0)交于A、B两点,点B的坐标为(﹣4,﹣2),C为双曲线y=(k>0)上一点,且在第一象限内,若△AOC的面积为6,则点C的坐标为 (2,4) .
考点: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把点B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k值,再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中心对称性求出点A的坐标,然后过点A作AE⊥x轴于E,过点C作CF⊥x轴于F,设点C的坐标为(a,),然后根据S△AOC=S△COF+S梯形ACFE﹣S△AOE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得到a的值,从而得解. 解答: 解:∵点B(﹣4,﹣2)在双曲线y=上, ∴=﹣2, ∴k=8, 根据中心对称性,点A、B关于原点对称, 所以,A(4,2), 如图,过点A作AE⊥x轴于E,过点C作CF⊥x轴于F,设点C的坐标为(a,), 若S△AOC=S△COF+S梯形ACFE﹣S△AOE, =×8+×(2+)(4﹣a)﹣×8, =4+﹣4, =, ∵△AOC的面积为6, ∴=6, 2整理得,a+6a﹣16=0, 解得a1=2,a2=﹣8(舍去), ∴==4, ∴点C的坐标为(2,4).
若S△AOC=S△AOE+S梯形ACFE﹣S△COF=, ∴=6, 解得:a=8或a=﹣2(舍去) ∴点C的坐标为(8,1)(与图不符,舍去). 故答案为:(2,4).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反比例函数系数的几何意义,作辅助线并表示出△ABC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8.(2013?陕西)如果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A(x1,y1),B(x2,y2)两点,那么(x2﹣x1)(y2﹣y1)的值为 24 . 考点: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分析: 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y=的两交点坐标关于原点对称,依此可得x1=﹣x2,y1=﹣y2,将(x2﹣x1)(y2﹣y1)展开,依此关系即可求解. 解答: 解:∵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A(x1,y1),B(x2,y2)两点,关于原点对称,依此可得x1=﹣x2,y1=﹣y2, ∴(x2﹣x1)(y2﹣y1) =x2y2﹣x2y1﹣x1y2+x1y1 =x2y2+x2y2+x1y1+x1y1 =6×4 =24. 故答案为:24. 点评: 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两交点坐标关于原点对称. 9.(2013?桂林)函数y=x的图象与函数y=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B,点C是函数y=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一个动点,当△OBC的面积为3时,点C的横坐标是 1或4 .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反比例函数全章难题填空题30道带详细解析(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