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十二五”规划全文(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7-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加快生态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营造美好家园。

坚持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破除发展障碍,化解发展难题,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增强发展的融合性和开放度,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分工,积极推动国内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推动和实现我省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一线三点”的工作思路,在各项工作中体现强省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着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取得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新成就。

发展目标:

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7∶48∶45,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5%以上,力争新农村建设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海陆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海洋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快崛起、西部实现跨越,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教育质量和结构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社会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社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平安山东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优美宜居。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

率达到25%,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展现生态山东、绿色山东的新形象。

人民生活殷实富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争取农民收入实现更高增幅,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均期望寿命力争达到77岁,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

经过全省人民共同努力奋斗,使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人民富裕文明程度普遍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第二篇 区域统筹和发展布局

构建产业布局合理、区域发展协调、人口聚集加快、城镇体系完善的发展格局。突出重点区域带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突出大城市集聚辐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突出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推进各具特色的主体功能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第四章 经济布局

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支持特色经济区加快发展,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相互融合联动发展。

加快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指示,精心组织实施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加快实施国家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主体力量,要发挥全省优质资源富集地带的优势,放大青岛龙头带动效应,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金融密集、服务密集的高端产业聚集区。

专栏1: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以全省15.95万平方公里海域和沿海7市51个县(市、区)所属的6.4万平方公里陆域为主体规划区,提升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核心地位,壮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集聚区和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两个增长极,构筑海岸、近海和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培育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个城镇组团,形成“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总体开发框架。省内其他地区为联动区,构筑陆海统筹、一体化发展格局。

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积极推进实施国家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按照高效、生态、创新的原则,以资源高效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线,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和生态保护体系,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重要的增长区域。

专栏2: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包括东营市、滨州市,潍坊市的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市的乐陵市、庆云县,淄博市的高青县和烟台市的莱州市,共19个县(市、区),陆地面积2.65万平方公里,依托东营、滨州、潍坊港和烟台港莱州港区,加快建设东营、滨州、潍坊北部、莱州四大临港产业区,形成西起乐陵、东至莱州的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

加快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以加快省会建设发展为龙头,带动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强化济南核心地位,加快城市扩容,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功能,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做大做强省会经济、总部经济和服务经济,培育和发挥教育科研、金融服务、高新技术、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综合优势。发挥区域高速公路、铁路和规划建设的城际轨道通达便捷的优势,加强周边中心城市分工协助和优势互补,实现各类资源高效优化配置,建成发展活力充足、产业素质较高、服务功能强大、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的经济圈。

专栏3:省会城市群经济圈

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7市,行政区划面积5.2万平方公里,依托中心城市和重要交通干线,构建完善以济南城区为中心,以70公里为半径周边区域为节点的紧密圈层,以150公里为半径六市为节点的协作圈层,以济南为核心,提升德济泰高铁产业带和淄济聊交通走廊产业带“十”字形主轴,构建北翼德滨、东翼滨淄莱、西南翼聊泰莱三条环形发展轴线,形成“一核两轴三环”增长格局。

加快建设鲁南经济带。以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为龙头,充分发挥港口资源、自然资源、区位等优势,加快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把鲁南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和精细化工、优质建材、机械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专栏4:鲁南经济带

包括日照、临沂、枣庄、济宁、菏泽5市,面积5.05万平方公里。以日照、临沂为主体,建设临港经济区;以济宁、枣庄为主体,繁荣发展运河经济;以菏泽为主体,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打造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

第五章 城乡布局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推动城乡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

发展壮大中心城市。适度拓展济南、青岛两大中心城市规模,增强综合承载力和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合理扩大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容量,加快要素集聚,增强城市承载能力。积极发展城市群,以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为基础,以资源整合为重点,加强城市间规划对接、产业合作和发展融合,推进

资源共用、设施共建、环境共治、成果共享。到2015年,全省17市建成区人口全部达到50万人以上,其中超100万的城市16个,济南、青岛分别达到400万人和450万人。

大力发展县级市、县城和重点镇。量大面广的中小城镇是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县级市和县城,要强化城镇规划龙头作用,加快产业集约、要素集聚、人口集中,积极稳妥推进撤乡设镇、乡镇改街办,提高承载能力,向中等城市发展。改革城镇管理体制,实施扩权强镇,强化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支持一批经济强镇、区域重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加快膨胀规模,向小城市发展。到2015年,全省建成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35个,3-20万人的小城市133个。

规范有序建设农村社区和中心村。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居住管理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进,在切实保障农民权益的前提下,以城边村、园区周边村、经济强村为重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改造空心村,建设特色村,积极稳妥引导农民适当集中居住,实行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布局,积极推进城市公用设施向乡镇和农村社区延伸。到2015年,实现农村社区建设服务全覆盖,完成8000个村庄整体改造。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着力点,积极调整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方式,因地制宜地发展都市辐射型、外向经济型、资源加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等特色经济。加强城镇建设与产业布局的配套衔接,推动规模结构合理化、产业发展集群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和城镇面貌特色化,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增强吸纳人口、带动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能力。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就近有序转移,对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逐步取消暂住证,实行居住证制度,促进转化为城市居民,并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权益。完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新一轮县域经济综合考评制度,进一步扩大县级和强镇的自主权、决策权及经济管理权限,加快推进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加大对县域的转移支付,推动县级、乡镇综合改革。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山东省“十二五”规划全文(2)在线全文阅读。

山东省“十二五”规划全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65286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