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十二五”规划全文(7)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7-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恶性交通事故处理、危险品处置、雷电灾害防治和防洪排涝等应急反应能力。建立健全城市基础设施和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实行信息化档案管理,提高科学管理能力。

第五篇 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

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第十五章 科技创新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努力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到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以上。

加强重要领域和关键技术研发。优化整合区域创新资源,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力争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围绕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一批重大科技专项进行集中攻关,力争在大规模集成电路、高性能特种纤维、半导体照明、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热利用、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核心元器件、关键工艺、系统集成和技术装备等领域的研发利用,着力在产业链终端和高端领域实现突破。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保障人民健康,支持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健康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疫病防控等领域的研发、推广和应用,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围绕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点在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资源开发、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环保技术、海底作业等领域的关键和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力争到2015年,开发重大高新技术产品600个。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创新要素的集聚,培育区域创新高地。支持济南、青岛、烟台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支持济南、青岛、

淄博、烟台、潍坊、泰安、威海、临沂、德州、菏泽等建设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基地,支持黄河三角洲等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强化与国家各部委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技大学等知名院校的创新联动,积极推动中科院在山东建立分院,争取更多的国家级创新平台落户山东。依托我省有实力的重点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强化外引内联、合作共建、整合提升,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建设一批省级创新平台。完善创新平台运行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大型科研设备、科技文献、检测检验、科技信息开放共享共用制度,强化公共服务功能,放大重大创新平台龙头作用,带动我省原始创新和产业集成创新。

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建立政府引导和投入激励机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重点企业建立境内外技术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高校增设一批工科专业和实训基地,鼓励国外大企业在我省设立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支持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园区、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各类科技成果中试基地、转化孵化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高新区“二次创业”步伐,力争更多的高新区进入国家级高新区行列,建设50个高技术产业基地。

第十六章 教育优先

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努力建设教育强省、人力资源强省。

高质量普及基础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以农村为重点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办学条件均等化,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施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免费制度,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城乡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质量和普及水平。加强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全面落实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2015年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达到基本办学标准,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7%。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成才途径多元化和促进就业为导向,鼓励全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建立中等职业教育、专科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主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职前和职后教育相互融合、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灵活开放的继续教育制度。鼓励发展校企联合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支持行业企业举办和参与职业教育,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加快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打造一批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的示范学校。积极发展创业和再就业培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服务平台,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到2015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和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分别达到159万人、89万人,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提高到60%。

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施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优化高校学科与专业结构和布局,稳步发展本科教育,适度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支持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等学校特色发展,重点建设若干所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推进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规划建设,有序发展区域重点院校,大力吸引海内外高校在我省设立分校区,支持高等院校与国际知名院校合作办学。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支持有条件的院校学科、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申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或博士后工作站。大力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提高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40%。

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积极倡导教育家办学,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的平等法律地位,规范教育收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以全面发展和人人成才为核心,对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系统改革,支持高等学校探索学分互认和学生跨校选课等灵活办学模式,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升教育国际服务

水平。实行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

第十七章 人才发展

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建立健全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打造“人才山东”品牌,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建设高端人才聚集地和优质劳动力资源富集地带为目标,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进入人才强省前列。围绕提升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实施党政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万名公务员公共管理培训工程,培养造就一支能够担当重任、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队伍和廉洁勤政、务实高效、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围绕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实施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培养造就一支市场拓展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队伍。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化提升泰山学者建设工程、引进海外人才“万人计划”、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实施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建设工程,培养造就一支在全国有影响力、比较优势明显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领军人才队伍。围绕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重点提高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比重,培养造就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满足制造业强省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围绕提升“三农”科技素质和致富创业能力,深入推进新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绿色行动”,充分发挥“乡村之星”示范带动作用,培养造就一支以实用人才带头人和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的农村人才队伍。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一支由广大城乡基层组织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专业社会工作人员以及社会服务志愿者为主体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力争到2015年,全省人才资源总量由目前的975万人增加到1380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200万人。

调整优化人才结构。以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为依托,加快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全方位推进跨区域的人才开发交流与合作。围绕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教育、卫生、文化、宣传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打造特色产业人

才培育基地。支持重点发展区域、欠发达地区引进急需人才。实施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工作推进工程,强化对民营经济的人才支撑。依托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等高层次人才载体,凝聚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到201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9%,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43人年。

创新人才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科学决策、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选拔任用、评价发现和激励机制,形成促进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发展的长效机制。深化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科学有效的评聘制度。加快构建统一规范、更加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建立健全专业人才、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制度和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制度。倡导和推行人才柔性流动,完善人才户口迁徙制度和居住证制度,加强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进一步完善人才开发的投入机制,切实发挥人才投入效益。 专栏13:科技、教育、人才重点工程

科技:建设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国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平台、省级新药研发单元技术平台、船舶设计研究院、千万亿次超级计算中心、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量子保密通信试验网及研发平台、信息通信研究院、鲁南煤化工研究院、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国家深海基地等50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200个省级技术创新平台。

教育: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院校新校区完善工程和内涵提升工程。

人才:引进海外人才“万人计划”,泰山学者建设工程,高技能人才发展计划,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和谐使者”建设工程。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山东省“十二五”规划全文(7)在线全文阅读。

山东省“十二五”规划全文(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65286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