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十二五”规划全文(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7-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大力发展新能源。建设东部沿海地区核电产业带,推进海阳核电一期、二期工程和荣成高温气冷堆示范项目建设,加快荣成石岛湾先进大型压水堆示范项目前期工作和沿海第四核电项目的规划选址工作。积极推进风电开发,重点建设东营、滨州、烟台、潍坊、威海、青岛等地区大型陆地风电场,积极开发滩涂、潮间带及近海海上风电,科学有序开发山区风电项目。加快发展太阳能热利用,重点发展节地型光伏发电,支持德州、济南、青岛、烟台、济宁、潍坊、泰安、日照、菏泽等建设太阳能利用设备制造基地,支持德州创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在可再生资源丰富地区,积极发展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抽水蓄能等新能源,鼓励垃圾、秸秆发电。到2015年,新能源装机总容量1400万千瓦,占省内电力总装机比重达到14%。

建设能源基地。加强煤炭资源勘探,开拓省外资源市场,控制省内资源开发强度,大力开发和推广洁净煤、煤气化和煤液化技术,发展煤炭深加工,重点搞好巨野和济宁矿区外围开发,加快曹县煤田资源勘探,做好黄河北矿区开发论证和条件适宜矿井建设前期准备,建立省内大型煤炭集散基地。鼓励省内企业通过联合开发等途径,加快在省外建立稳定的煤炭供应基地。稳定省内石油产量,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外石油勘探开发,建立较为稳定的海外供应基地,力争每年省内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亿吨。推进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深度合作,加快建立石油储备体系,重点推进黄岛二期、烟台港模块式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建设,争取在烟台、日照建设原油储备基地。

强化能源输送保障。加快发展坚强智能电网,积极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实施好“外电入鲁”战略,优化发展输电网,侧重发展配电网,改造提升农村电网,提高供电的安全可靠水平。到2015年,500千伏输电线路达到9668公里,220千伏输电线路达到2.75万公里。加快石油及成品油输送管网建设,到2015年原油年输送能力达到1.4亿吨,成品油年输送能力3000万吨。进一步完善全省天然气主管网,形成鲁中、鲁西南和胶东半岛三个供气环网,实现96%的县区连通天然气管网。加快输煤通道建设,解决煤炭运输瓶颈。

第十二章 交通建设

按照布局优化、通道顺畅、效能提高的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构建路网完善、港航协调、衔接高效、管理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铁路建设。进一步完善主干线铁路运输网络,积极推进客货线路分离,尽快形成“四纵四横”的铁路运输格局。加快京沪高铁、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德大、龙烟、枣临、邯济复线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构建纵贯南北、横贯东西的主网框架。加快建设石济客专、青荣城际、青日连等铁路,积极争取规划建设济青六线和京九客运专线山东段,构建快速客运通道。加快菏泽至兰考段等相关支线、联络线建设步伐,优化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到2015年,铁路营业里程由目前的3840公里增加到6100公里,复线率达到60%,电气化率达到98%,高速铁路营业里程358公里。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加快构建城际轨道交通系统,利用和建设石济客专、青荣城际、济南至泰安等城际铁路,规划建设以济南、青岛为中心连接周边城市,以及周边城市间相连接的城际铁路网络,实现区域内主要城市间1-1.5小时通达,济南至青岛2小时通达。

公路建设。完善提升“五纵四横一环八连”高速公路网,加快一般公路改造升级,基本形成现代化的高速公路网、畅通的干线公路网和便捷的农村公路网。围绕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加快一批国高网、省际间通道、区域高速公路和疏港通道项目建设,集中实施千公里生态示范滨海大通道建设工程,加快普通国省道升级改造,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等级水平和通达能力。到2015年,公路通车里程由23万公里增加到24.5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4285公里增加到6000公里,完成一般国省道升级改造4000公里,新增农村公路12000公里。 专栏11:公路建设重点工程

重点建设长深线青州至临沭段、高青至广饶段,青兰线泰安至聊城,荣乌线荣成至文登段、威海至文登段等国高网项目,适时开展京沪、青银高速公路扩容改造。

建设滨州至德州、乐陵至济南、德州至聊城、济南至徐州、高唐至临清、岚山至菏泽省际高速通道。

建设济南-滨州-东营、烟台至海阳、龙口至青岛、潍坊至日照、文登至莱阳等重点区域高速公路网项目。

建设青岛、烟台、日照、滨州等疏港公路。 积极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前期论证。

港口建设。以改造提升为重点,优化港口布局,加快资源整合,完善主体功能,建设现代港口管理体系。重点建设青岛、日照、烟台三大主要港口,加强黄河三角洲地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青岛港、日照港和烟台港为主体,威海、东营、潍坊、滨州等港口为主要组成部分,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现代化港口群。依托京杭运河黄金水道,统筹港口、航道、船闸建设,扩能升级,提升航道综合通过能力。到2015年,沿海港口吞吐量突破10亿吨,内河港口吞吐量达到1亿吨,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和国际物流中心。 专栏12:港口建设重点工程

继续完善集装箱、煤炭、原油、矿石、客滚五大运输系统,加大青岛董家口港区、烟台西港区、日照岚山港区、威海新港区等开发力度,重点建设沿海港口大型矿石、油品等专业化泊位,东营、潍坊、滨州、莱州等港深水码头,航道、防波堤、锚地等公用基础设施。

规划建设长岛-蓬莱连陆工程。

实施京杭运河东平湖至济宁段航道工程、济宁至台儿庄段升级改造等主航道工程,建设洙水河、新万福河、泉河、大清河、郓城新河等地区重要航道,适时开展京杭运河黄河以北聊城和德州段、小清河、徒骇河复航工程和京杭运河“穿黄工程”的前期论证。

航空建设。以优化机场布局、完善空运网络、增强吞吐能力为重点,形成干线和支线分工协调、航线网络层次分明的航空运输体系。加快济南机场扩建,迁建青岛机场,开工建设烟台、日照、聊城等新机场,推进济宁、东营、威海等机

场改造和潍坊机场迁建论证工作。提升干线机场功能,优化加密航线,增强与国内外重点城市的通航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提高支线机场中转连接能力,扩大航空服务范围,构建中枢辐射式支线运输网络。到2015年,全省开通航空航线达到280条。

统筹规划各类运输方式基础设施建设,在重点港口、机场、京沪高铁停靠站和重要交通运输节点,建设集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综合运输枢纽。加快构建铁路网络、公路干线网络、城市轨道交通、城际铁路、航空运输、水运网络等有机衔接、优势互补、立体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快速便捷的客货运输。

第十三章 水利建设

以提高水利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现代水利示范省建设,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统筹利用客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构建完善综合水利保障体系,努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到2015年,新增供水能力20亿立方米,节水10亿立方米,基本满足城乡用水、工农业用水和环境用水需要。

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建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和胶东调水干线及配套工程,实施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建设全省“T”字型输水骨架和部分区域输水配水网。推进沂沭泗汶流域洪水利用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提高洪水资源化利用水平。新建、改建一批平原水库、地下水库、山区水库和河道拦蓄工程。建设一批集中供水工程,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建设一批海水淡化处理基地,推进海水淡化产业化。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

水灾害防御体系。继续实施以标准化堤防为重点的黄河防洪工程建设,实施进一步治淮工程,加快河道重点河段、重要支流河道和蓄滞洪区、黄河滩区的综合治理。加强沿海地区海堤建设,新建改造海堤870公里。全面提升大、中型及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质量和水平,依托流域、区域骨干工程构建城乡防洪屏障。到2015年,重点水系和城乡防洪标准有效提高。

城乡水资源管理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统筹管理和科学调度生活、工业、农业、生态用水,推进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和用水结构调整。全面实施取水许可证与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饮用水源地管理保护,基本实现地下水采

补平衡。加快建设全省水资源监测与控制骨干网络,实现对各类供水工程、地下水源地水量和水功能区的全面监测。建立健全城乡突发性水事件应急机制,有效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第十四章 市政建设

适应城市规模扩张的趋势,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理顺管理体制,提高城市公共管理水平,构建完善综合市政服务体系,大幅度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营造良好居住发展环境。

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重点提升既有交通设施通过能力,解决城市拥堵的突出问题。区域中心主干道、主要通道交叉口,规划建设高架、综合立交、城市环线等市内快速通道,配套完善次干道、附道等各种道路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化道路网络与公交线路网络,济南要尽快形成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基本框架,青岛要加快地铁建设,烟台要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工作,其他大中城市要预留快速交通、立交等建设空间。加快公交专用道、公交车站、公交停车场建设,建立高效智能的车辆调度系统、快捷准确的信息反馈系统和安全及时的救援救助系统。围绕城市交通枢纽、主要换乘站点、会展商务场所、购物休闲娱乐中心、大型公共服务设施、机关学校、居住小区等布局,加强配套停车场建设。

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统筹提升城市供排水、供热、供气等公用设施档次,加快实施旧管网改造,突出抓好新管网建设,提高覆盖率、集中供应率和设施利用效益。完善供电网络,健全电量分配和供电预警保障机制,确保安全用电。新建一批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加快升级改造和管网配套,提高处理率。加强地下供水供热供气管线、高压电线、通讯电缆等各类管线的统一规划,推进地下公共管沟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使用。深化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推行特许经营制度。高标准规划建设商业中心、特色街区、社区服务设施和各类网点,新建居民住宅区按建筑面积的7%配套建设商贸设施。

加强城市安全保障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消防、防洪、防雷、抗震和人防等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加强大型安全保障骨干工程和信息系统建设,增强城市消防、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山东省“十二五”规划全文(6)在线全文阅读。

山东省“十二五”规划全文(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65286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