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 评估中的作用。 2.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课标解读 1.结合实例,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在防
灾减灾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通过分析“3S”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 用案例,使学生理解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 减灾中的应用,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 中的前景,坚信发展高新科学技术进行减 灾防灾是一条必由之路。 3.使学生掌握一些阅读卫星图片的简单方 法以及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工作原 理。
●新课导入建议 2012 年 9 月 7 日中午,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与贵州省毕 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连续发生 5.7、 5.6 级地 震。台网中心立即启动地震应急二级响应,第一时间召开紧 急会商会议。会商围绕震区地震活动性及前兆异常资料进行 了分析,对地震背景,地震趋势进行了跟踪与研判。
同时,台网中心应急人员按照二级应急响应预案立即开 展工作,启动指挥大厅各技术系统,在短时间内做出了地震 快速评估和辅助决策结果并及时上报,立即与云南地震局开 启视频会商会议系统,为中国地震局领导提供了技术支持和 有力的决策辅助保障。【思考】 在这次地震中, 应用的高新科学技术有哪些? 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教学流程设计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行业资料2015(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4章 第2节 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同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