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中国食品学报
2014年第2期
2.3.2氮源及其添加量的优化以3.2%桔皮粉与1%麸皮作为复合碳源,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1.0%硫酸铵、硝酸铵、蛋白胨、豆饼粉作为氮源进
行液态发酵,确定最适氮源。结果(图9)表明,以硫酸铵为氮源时,菌体的产酶效果最好。一般来说,无机氮源比有机氮源更有利于霉菌产果胶酶,而且硫酸铵的效果最好[15,17-18]。确定硫酸铵为最适氮源,研究硫酸铵添加量对产酶的影响。黑曲霉适合于在酸性条件下生长代谢,硫酸铵是1种生理酸性物质[19],硫酸铵的代谢利用有利于发酵pH维持在酸性范围,从而促进产酶;然而过多的硫酸铵会使菌体生长过速、培养基pH过低而导致菌体提早衰亡自溶,不利于产酶[15,19]。由图10可以看出,当硫酸铵添加量为2.2%时,酶活力最高,达到72.2U/mL。
5.5,6.0,6.5,7.0,7.5,研究不同pH对菌株G1产酶的影响,结果如图11所示。培养基初始pH偏酸时酶活力明显高于pH偏碱时的酶活力,pH高于6.5以后酶活力迅速下降。这表明黑曲霉适合于偏酸性环境中生长代谢。由于培养基初始pH为6.5,此时的酶活力较高,因此确定培养基的最适初始pH为6.5。
2.4
2.4.1
菌株G1液态发酵产酶条件优化
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
将种子培养液以
3%~13%(体积分数)的接种量接入优化的培养基
中发酵,测定发酵液的果胶酶活力。由图12可知,随着接种量的增大,菌株的产酶活力提高,当接种量为9%时发酵液酶活力最高,为118.1U/mL。之后,随着接种量的增大酶活力开始下降,这可能是由于接种量过大时菌体生长过于旺盛,导致营养基质消耗过快而影响代谢产酶。
75酶活力/U·mL-1
2.3.3培养基初始pH对产酶的影响将碳源和
氮源优化的发酵培养基初始pH分别调整为5.0,
60
酶活力/U·mL-1
50403020100
硫酸铵
硝酸铵
蛋白胨
豆饼粉
6045301500.6
1.0
1.4
1.8
2.2
2.6
3.0
氮源种类
硫酸铵添加量/%
图9氮源对产酶的影响
图10硫酸铵添加量对产酶的影响
Fig.9Effectofnitrogensources
onpectinaseactivity
Fig.10Effectoftheamountof(NH4)2SO4
onpectinaseactivity
80酶活力/U·mL-1
140120酶活力/U·mL-1
706050403020
5.0
5.5
6.0pH
6.5
7.0
7.5
1008060402003
5
79
接种量/%
11
13
图11培养基初始pH对产酶的影响图12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
Fig.11EffectofmediumpHonpectinaseactivityFig.12Effectofinoculationvolumeonpectinaseactivity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高产果胶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条件研究_陈勇强(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