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精品全套资料必修1-5全套(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II

2011年高考新课标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 406 ——名句名篇默写....................................................................................................................... 406 2011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必修1) ........................................... 408 2011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必修2) ........................................... 410 2011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必修3) ........................................... 418 2011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必修4) ........................................... 429 2011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必修5) ........................................... 435

III

新课标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精品全套资料必修1-5全套

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纲要

为了贴近课本、贴近高考、贴近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为了夯实高考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能力,建立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高考考生解题能力水平和第一轮复习效率,明确高考的方向,为2010年高考大捷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特编写了这套一轮复习资料。

这套资料共20套,根据新课标教材编排规律,分为20个专题,一个专题一个知识点。每个专题共分六个部分:

一、单元导读。

单元导读,主要是高屋建瓴,看本单元课文的知识目标及能力培养目标。各个单元建构起来,就对整个高中的知识体系有个全面的认识。

二、知识梳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需全面了解并明确高中阶段教材中所关涉的所有知识点,然后化整为零,在平时中巩固提高。知识梳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常识、字音和词语。在有些重要单元里,笔者还对字形、多音字进行了梳理,希望对2010届高考考生有较大的帮助。

三、考点链接。点击考纲,让高三学生明确考纲要求,在备考中有的放矢。

四、高考真题。此部分的设置是为了帮助高三学生,明确高考方向,掌握常见的考试题型,提高解题能力。这一部分有详细的解析,有利于学生自学和提高。

五、知识巩固及提高测试卷。

此部分的题基本上分为基础知识、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三个模块,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迁移能力。

六、高考知识点拓展。

对该单元所关涉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拓展,巩固基础,拓展能力。

资料专题目录

必修一

单元1:情感与意象—现代诗歌 单元2:提要钩玄—古代叙事散文 单元3:品人与品文—记叙散文 单元4: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

必修二

单元1:情趣与理趣—中外抒情散文

单元2:含英咀华—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 单元3:情景交融—古代写景记游散文 单元4:对话与交流—演讲辞

必修三

单元1:人物与环境—小说一 单元2:感受与共鸣—唐宋诗 单元3:质疑解难—古代议论散文 单元4:启迪与想象—科普科幻作品

必修四

单元1:性格与冲突—中外戏剧 单元2:情思与意境—宋元词曲

单元3:理清思路—社会科学论文、随笔 单元4: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必修五

单元1:情节与语言—小说二 单元2:披文入情—古代抒情散文 单元3:融会贯通—文艺学论文 单元4:概括与归纳—自然科学论文

第1页 共442页

新课标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精品全套资料必修1-5全套

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必修一单元1)

本单元课文所选编的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这些诗作的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青年诗人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

鉴赏诗歌有多种方法,如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要知人论世,注意作品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但又要避免用时代背景去简单地印证作品的思想内容,不以特定的政治事件或诗人的政治遭遇与作品内容一一对应;要注意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要品味诗歌凝练、含蓄、富有跳跃性和音乐性的语言等。当代翻译家辜正坤提出了中西诗歌鉴赏的十个角度: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作者角度、作品角度、读者角度、年龄角度、性别角度、社会文化角度、阐释者角度和译者角度,这可供鉴赏诗歌时参考。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情感与意象,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即:鉴赏现代诗歌,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 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下面分别说说这两个方面

诗歌是以抒情为主的文学样式,即使是叙事诗,也把抒发感情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中国是诗的国度,抒情诗极为发达,“情”是诗的内核。《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钟嵘《诗品》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情性,形诸舞咏。……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诗。”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众多论述表明,情感抒发是诗歌最主要的美学特征。感情是诗歌的内容,人们可以把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个剧本的内容复述得头头是道,但是,要复述一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却非常困难,你只能说它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思想。感悟力差的读者,读一首稍微晦涩一点的诗,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可以说,诗歌的思想情感就相当于小说散文剧本叙写的内容。诗评家吕进说得好,诗歌内容是“诗中生活的大海蒸发出的纯净、美丽的云霞。读者从诗中所得到的是感情上的满足、启示与享受”。正因如此,教学这个单元的诗歌,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作品,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以丰富心灵,陶冶性情。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再别康桥》表达的思想情感呢?可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欣赏技巧是重要的,但须提醒学生要有意识地增加生活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尤其要广泛阅读中外名诗,培养对诗的感受力和读诗的趣味。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说的就这是个道理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高考高中新课标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精品全套资料必修1-5全套(2)在线全文阅读。

新课标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精品全套资料必修1-5全套(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4809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