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江南好, 。日出江花红胜火,。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10.“意象”是我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术语,它包括“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意”指的是 ,“象”指的是。
11. “新月派”提倡“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即 、 和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不知道风 徐志摩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第9页 共442页
新课标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精品全套资料必修1-5全套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1)你觉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 (2)“甜美是梦里的光辉““黯淡是梦里的光辉”,这两句与《再别康桥》中哪个句式相似?谈谈你的理由。
13.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沁园春?雪 毛泽东 1936年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与“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分别是《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的结句,它们在思想内容上有什么相通之处?
14.(山东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26)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沙 苗得雨
世上好像——— 只有沙最不值钱
然而,最宝贵的东西———金, 就在它的里面。
阅读短诗,根据诗的寓意,发散自己的思维,大胆联想与想象,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第10页 共442页
新课标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精品全套资料必修1-5全套
答案解析
1.A (B 颓tuí;C 畔,pàn;D 纤qiàn)
2.B (A. 没有错别字;B. 花瓣;C. 榆阴寂寥;D. 凄婉讴歌碣石) 3.A. 4.C. 5.C. 6.D. 7.D. 8.B.
9. (1)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官应老病休天地一沙鸥; (2)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3)两处闲愁才下眉头;
(4)风景旧曾谙,春来江水绿如蓝。
10.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作为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 11.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 12、(1)甜美而忧伤;
(2)开放题,只要抓住关键,言之成理即可。
13.(1)冰、雪、长城、大河、山、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祖国的豪情壮志。(2)这两个结句,分别是两首词的主旨所在,都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表现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14.世上看似最不值钱的东西往往最宝贵,除了沙,还有空气.水.阳光??由此看来,贵与贱也是辩证统一的。
普通的事物中含有深刻的哲理,外表朴素的人往往具有高尚的品德,平凡事业往往有着伟大意义,简单的生活中蕴含着人生的真谛。就个人而言也许你总觉得自己普通如沙子,但如果你能挖掘自己的潜能,同样能够使自己的人生发出金子般的光辉。
好的现代诗作为文学作品大家族中的一员,无论是语言还是内容,其在陶冶性情、启迪智慧、提高人文素质等方面具有其他作品难以取代的优势,理应受到重视。现代诗歌凝练、含蓄,其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涉及很多知识,赏析起来有一定难度。现提出以下五种鉴赏方法,以求对其创作规律及命题思路“解密”:
一、抓诗眼 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题目意境的关键词句,是足以使全诗生辉、通体发亮的聚光的焦点。诗眼的锤炼和安设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诗家无不从这点出发,通过自己的精心构思,巧设诗眼,将自己的“立言之本意”昭示给读者
二、析意象 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和外界的客观物象猝然撞击的产物,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后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形象。有人说:“意象的本质是‘意’和‘象’的结合,主客观的交汇”。诗人不仅要用意象来进行思考和感受,也要用意象来进行表达
明“虚”“实” 社会生活广阔无限,诗人不可能把它全部写到作品中去。诗人往往用“实”来表现“虚”,或用“虚”来表现“实”。虚实相生,相互映衬,是诗歌创作普遍运用的一条艺术规律。诗中的“虚”就是思想感情,诗中的“实”就是景物形象。如果只写“虚”,就显得抽象、干巴,没有诗味;如果只写“实”,就显得堆垛、死寂,缺乏生气,即如北宋范仲淹所说的“虚者枯,实者寒”,故诗歌的创作,要讲究虚实相生,相互映衬。
四、推敲手法 诗歌以抒情居多。诗人抒情大致有两种方法:一为直抒胸意,在作品中直接显现个人的心绪;另一种则储蓄蕴藉。诗人往往略去政治背景,以渲染景物,烘托气氛的方法,或用借助比兴、化用典故等手段,委婉地表情达意
第11页 共442页
新课标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精品全套资料必修1-5全套
第12页 共442页
新课标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精品全套资料必修1-5全套
新课标语文第一轮复习(必修一单元2)
本单元内容是古代记叙散文。 关于此单元,高中新课标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二是体会作品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就是说,文言文的教学,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因此,掌握文言文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和句式,始终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点。而朗读、背诵、词义、句式的归纳对比练习和古文今译练习,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高考高中新课标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精品全套资料必修1-5全套(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