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欣赏一首诗,外行眼中只是词语与词语的连接,内行眼里却是意象与意象的组合,这些组合担负着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任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表面看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词语的连缀,六种似乎不相干的物象的拼凑,而从诗歌艺术角度看,是六个意象的组合,而这六个意象又是经过诗人精心选择,是为表达诗人心中的情感服务的。人们所熟知的古代诗词中常见意象如“春草”“杨柳”“梅花”“明月”“秋风”等,早已不是仅指客
第2页 共442页
新课标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精品全套资料必修1-5全套
观事物本身,而是饱含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感情,读者一看到它们,就会引发丰富的情感联想。 新诗中的意象虽然不如古诗中的意象那样集中、鲜明,意蕴丰富,广为欣赏者所关注与接受,但仍然是欣赏中不可忽视的内容。要注意区分新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称为实生活意象和象征性意象)。描述性意象或实生活意象,在《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两首诗中用得较多,如前一首诗中的“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后一首诗中在对大堰河辛苦劳作的生活场景的描写中,诗人用了集束描述性意象群,渗透了诗人对大堰河悲惨身世和凄苦命运的深切同情。而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等,则为比喻性意象或象征性意象,我们初中学过的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中的“土地”“黎明”“河流”“歌唱”等,也属于这类意象,它们表达的诗人思想情感丰富深刻,更吸引人,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高考鉴赏诗歌的情感,可从分析诗中意象入手,才能深入而全面
1.文学常识
①毛泽东 字润之,笔名子任,我国宏大的无产阶层革命家、思维家和军事家,墨客,书法家。代表作有《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采桑大堰河子·重阳》《七律·长征我爱这土地》《浪淘沙·北戴河》《卜算子·咏梅》等
②戴望舒(1905—1950) 诗人,中国当代墨客,生于浙江杭县。重要作品有诗集《我的印象》《望舒草》《我爱这土地》《望舒诗稿》等,代表雨巷诗作《雨巷》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1928年《雨巷》一诗在《小说月报》上刊出,受到人们注意,他由此获得雨巷诗人称号,成为中国新诗发展史中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③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曾来天津求学于梁启超。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④艾青:(1910--1995)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早年学于金华省立第七中学、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绘画系。192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专修绘画,并开始诗歌创作。1932年回国,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被捕入狱,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1941年到延安,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主编《诗刊》。1949年后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职。1976年10 月后重新获得写作权利,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 被法国授予文学艺术最高勋章。主要作品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海岬上》等。
⑤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诗余、长短句、曲子词等,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按字数多少可以划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词有两大风格流派即婉约派和豪放派 2.字音识记
《沁园春·长沙》
百舸(gt) 橘子洲(jú) 遒劲(qiú) ...峥嵘(zhyng r?ng) 携(xi?) 遏(a)制 ....
第3页 共442页
新课标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精品全套资料必修1-5全套
漫江(mǎn) 寥廊(liáo) 挥斥(chì) ...惆怅(chàng) 稠(ch?u)密 辟谣(pì yáo) ....《诗两首》
彳亍(chì chù) 颓圮(tuú pǐ) 荇(xìng) 《大堰河——我的保姆》
瓦菲(fēi) 叱骂(chì) 凌侮(líng wǔ) 凄苦(qī) 火钵(bō) 忸怩(niǔ ní) 典押(diǎn yā) 荆棘(jīng jí) 辉煌(huīhuáng) 苔(tái)苔藓 (tāi)舌苔 悄 (qiāo)悄悄 (qiǎo)悄然 菲 (fēi)芳菲 (fěi)菲薄 切 (qiè)一切 (qiē)切磋 结(jié)结构 (jiē)结实 漂 (piāo)漂浮(piǎo)漂白 3.形近字辨析
《沁园春·长沙》
稠ch?u 稠密 惆ch?u 惆怅 绸ch?u 绸缎 寒hán 寒冬 寨zhài 寨子 《诗两首》
消xiüo 消沉 销xiüo 销毁 绡xiüo红绡 婉wǎn 婉约 剜wün 剜菜 惋wǎn 惋惜 《大堰河——我的保姆》
尝cháng 尝试 偿cháng 偿还 膝x? 膝盖 漆q? 漆布 碾niǎn 碾场 辗zhǎn 辗转 棵ky 一棵 稞ky 青稞
己jǐ 自己 巳sì 巳时 已yǐ 已经 4.词语成语积累
①层林尽染: 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变红,都像染过一样。 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自由竞相地生活着。
挥斥方遒:挥斥,奔放。遒,强劲。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寥廓:宇宙的广阔。
峥嵘岁月:不寻常的日子 ②叱骂:责骂
辉煌:光辉灿烂。
童养媳:领养人家的小女孩儿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以后再结婚。这样的女孩儿叫童养媳。
典押:典当。
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的小灌木。 漂泊: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09年新课标高考考纲》关涉此单元的要求是: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高考高中新课标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精品全套资料必修1-5全套(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