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8-0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杨浦区上海市基础教育试验区建设,鼓励复旦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向基础教育延伸,加强与国内优秀中学的联系,支持基础教育改革。

四、师资队伍

“十二五”期间,我校要坚决贯彻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引进与培养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人才,要根据学科发展和院系发展的需求,通过薪酬体系改革,合理配置教师、教学辅助人员、科研辅助人员、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形成一支规模合理、结构优化、富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

——到“十二五”末,努力使在编全聘教师人数达到3000人,其中专任教师2700人,专职科研人员300人;专任教师与专职科研教师博士学位比例达到75%,其中,45岁以下教师博士学位比例为85%;4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提高至70%。

——依托“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借助“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上海市千人计划”和“上海市东方学者计划”等各类、各层次人才计划,加大海外顶尖人才和有潜力的青年人才的引进力度,计划在五年内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400人,使我校特聘教授以上高端人才总量达到300名以上;积极吸引高水平非华裔外籍学者来校工作,加快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进程。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复旦大学“卓越人才计划”。根据人才成长规律,构建衔接紧密的“卓学—卓识—卓越”三层次培养支持体系,通过灵活推荐遴选方式和不拘一格个性化综合支持方案,营造师资队伍建设的良好制度环境,激励我校中青年教师潜心学术,取得国内领先或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优化师资培养的服务工作,继续实施新进校青年教师的综合支持项目,保障青年教师安心学术发展。制定师资培养工作指南,指导并监督院系师资培养工作的具体

16

落实。

——严格和规范聘用聘任程序,建立总量控制、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科学评价、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分级流动、岗位管理的教师高级职务聘任和晋升制度,包括:优秀人才代表作评审机制、晋升申请次数有限原则、引进青年人才杰出潜质研究员资格暂定原则、聘后考核制度等,尤其是通过讲师(助理研究员)六年学术评估机制来保证师资的良性流动。在岗位绩效评价方面,坚持根据不同序列、不同层次岗位特点,实行期限与频率不同的灵活考评;全面实施学术独立评审机制,摒弃单纯以数量指标为主导的学术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以质量指标为主导的代表作学术评价以及国内外同行学术评价体系,更加客观地反映被评价者的学术创造力、学术影响和学术业绩,使岗位绩效评价全面反映和激励学校师资水准的提升和结构的完善。进一步完善海外、校外同行独立评审专家库。

——继续坚持短-中-长合同管理衔接,即进一步健全“全聘人员”短期聘用合同-固定聘用合同-长期聘用合同体系,规范各类人员合同聘期类型与聘期组合,以及继续坚持全校岗位聘任整体定期调整与教师个体岗位聘任灵活实施相衔接和职务晋升与岗位聘期组合管理相衔接,推进多样化全员聘用,有效促进良性流动。在继续坚持“分级聘任、分类实施、总额包干、动态调整、院系自主、宽带浮动”的校内岗位聘任与岗位津贴制度的前提下,结合国家税收政策调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以及“绩效工资”制度的改革等,进一步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并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现代大学薪酬制度。

——增强院系作为人才资源建设的主体地位,引进院系、学科发展真正急需的人才。明确院系在人才引进规划、引进审核、后续培养和管理方面的责任,规范以教授参与民主决策、国内外同行评议为核心的人才遴选、聘任和考核程序,规范对引进人才的三年考核制度。通过完善的院系学术治理的架构,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职务聘任学术准入体系。根据《关于全面实施院系所人力资源二级管理的意见》的要求,充分放权,下放资源,推动院系在完善5年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上,着手考虑制定院系中长期(10年或20年)人才资源规划。

17

五、校园建设和保障体系

“十二五”期间,学校要根据学校事业规划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各校区学科和功能定位,调整空间布局,改进公共服务和文化设施,倡导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节能的理念,建设“功能配置合理,环境空间优质,人文气息浓郁,学术交流便利,复旦特色鲜明”的大学校园。

——根据学校整体发展的要求,做好校园整体规划。根据学科的发展定位、学科与学科的关联性,以及学科和本科教育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各校区功能定位,着力解决各校区疏密程度不同的问题;原则上严格控制邯郸校区和枫林校区的新增功能,努力缓解两个校区教学活动设施紧张状况,尽量保持本科教育在邯郸校区的完整性,以及医学教育在枫林校区的完整性。急需发展空间的学科和机构,功能相对独立的,根据实际情况,列入江湾校区和张江校区整体规划。根据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的根本要求,科学规划,逐步调整院系物理空间布局,改变目前少数院系物理空间过于分散的现象。

——根据“十二五”期间学科、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确定基建规划,按照轻重缓急和学校财力合理安排基建项目。努力通过“十二五”基本建设项目,为学校重点发展学科方向,尤其是为国家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提供空间保障,为学生文化生活创造良好条件,为改善教师生活条件、稳定骨干教师队伍奠定良好基础。“十二五”基建设项目有:枫林校区的医学综合楼;江湾校区的数学科学研究中心和环境科学楼;邯郸校区的书院楼、学生活动中心、教师公寓、教师活动中心、文科图书馆扩建、相辉堂改扩建、综合楼、博物苑一期、出版社大楼等。

——通过图书馆新馆建设、储备书库建设以及改扩建工程,增加图书馆舍面积,改善馆藏和阅览环境;充实和调整印刷文献资源和电子资源,补充约2.5万种外文纸本文献和港台文献,提升电子资源的学科覆盖面;建立包括图书馆咨询

18

委员会等在内的专家联系机制,加强对文献效益和电子资源质量的评估,规范基础服务,为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提供全面服务。以IPV6应用为基础,完善基础网络设施建设,提高校园网络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用度。完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整合学校各单位各类教学、科研、管理等资源,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广大师生提供公共信息,不断提高管理现代化水平。深化对科学研究的信息化服务,为学术研究提供各类优良的信息化软、硬件环境,包括提供分布式云计算、云存储等基础设施的配套条件支持,使先进的信息技术成为各学科前沿研究的工具。

——健全文化工作机制,依托各类团体,坚持文化品牌,把大学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整体布局,形成具有复旦特色的“大文化”建设格局。对复旦精神、办学传统、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进行认真梳理、深入阐释与广泛宣传,通过多层次的校史、系史、学科史和人物史的研究和整理,将丰富的历史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源和育人资源,使学校理念精神得到广泛传播和大众认同。做好校内的各种文化设施、历史建筑等文化景观规划、保护、管理和建设工作,加大投入、重点扶持校园文化建设的四个品牌体系,即品牌社团、品牌活动、品牌讲座、品牌校园媒体,完善以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校史馆、人文馆和上海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以及各类学生文化活动场地为主阵地的大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校园的网络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坚持“服务师生、科学管理”的指导思想,以“专业、优质、便捷、高效”为基本要求,着眼于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一流服务保障的目标,深入推进新一轮后勤社会化改革,努力构建新型服务保障体系。结合我校实际,建设好后勤服务保障的管理和技术两支骨干队伍;完善以制度为核心的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和师生共同参与的质量监管体系;用好校内资源,积极引进社会优质资源,增强保障能力。完善水电煤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覆盖全面、分类清晰、数据准确的用能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全面实行分类管理、定额使用制度,力争节约型校园建设实现较大突破。完善食堂保障布局,丰富品种特色,形成较为完整的配套

19

政策体系,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食品质量、卫生安全和保障稳定。基本完成住房分配货币化的阶段性改革,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房租调整和周转机制,争取地方政府政策和财政支持,完善周转房保障体系,基本缓解青年教师的住房困难。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改善学生公寓和教学楼的软硬件设施,方便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

——全面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常态化工作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加强与地区的沟通合作,探索形成有效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的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师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和相关技能培训,推动形成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加强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的硬件设施建设,包括消防设施、技防体系和校内交通设施的合理配置。

六、管理体制改革

“十二五”期间,复旦大学要按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要求,认真完成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内部管理体制)试点项目,确立教师在大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完善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通过复旦大学章程的制订,逐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构建“论证-咨询-决策-执行-评估”的决策-执行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挥党委在学校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校长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保证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任务的完成;积极发挥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校务委员会等的民主管理作用;推进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展与规划委员会和预决算委员会等工作性委员会对优化行政管理体系的作用;充分发挥给项目类委员会的作用。发挥教师对学校管理的咨询和审议作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退出或不进入六大委员会;明确机关部处的决策执行职能以及

20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复旦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4)在线全文阅读。

复旦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34679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