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别】足太阴脾经
【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功效】凉血消斑、祛风止痒、清热除痤
【应用】黄褐斑、雀斑、蝴蝶斑、皮肤瘙痒、面部湿疹、痤疮、荨麻疹 【操作】直刺0.8~1寸,可灸 【说明】凉血、止痒要穴 4.太冲
【经别】足厥阴肝经。足厥阴经之原穴
【定位】正坐垂足,于足背第1、2跖骨之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拇长伸肌腱外缘处取穴
【功效】泄热悦颜、清肝明目
【应用】面色发红、面色发黑、黄褐斑、目赤目痒、口歪唇肿、皮肤湿疹、头晕目眩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说明】凡肝火、血热、肝风上冲头面,皆能泄之、清之、熄之。常配合“合谷”调理一切气血之病,特别因气血流通不畅、内热上冲导致的面部斑、疹、肿、痒。 5.涌泉
【经别】足少阴肾经
【定位】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功效】补肾降火、美白肌肤
【应用】面色发黑、面皮粗糙、头顶晕痛、失眠、口疮、咽痛、失音、乏力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6.地机
【经别】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之郄穴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正坐或仰卧,于阴陵泉直下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处取穴。 【功效】健脾悦颜、活血调经 【应用】面色萎黄、月经不调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第四章 针灸美容的常用方法
第一节 毫针法
1.毫针的基本知识与操作 2.关于行针与得气 附:美容针法
第二节 灸法
16
1.艾炷灸 2.艾条灸 3.温针灸
第三节 拔罐法
火罐
第四节 穴位注射法
1.针具和药物 2.操作方法
第五节 皮内针法
1.针具 2.操作方法
第六节 皮肤针法
1.针具 2.操作方法
第七节 三棱针法
1.针具 2.操作方法
第八节 电针法
1.电针仪 2.操作方法 3.注意事项
第九节 耳针法
1.耳穴基本知识 2.耳穴应用 3.操作方法
说明:以上内容参考中医本科《针灸学》教材的相关章节
17
下篇 临床应用
第一章 保健美容
第一节 驻颜抗衰
通过针灸疗法推迟皮肤衰老,使颜面肌肤保持红润、细腻、光滑、富有弹性,
体现自然的健美。 【机体衰老的原因】
1.中医学观点:饮食不节、劳逸失常、情志过极失常等因素可导致脏腑、经络功能紊乱,肺、心、肝、脾、肾五脏功能失调,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可促使皮肤衰老,影响皮肤的健康。
2.现代医学:自然因素 40 岁后,皮肤的老化逐渐明显,这是由于皮肤组织生理功能衰减,但老化的程度因人而异。非自然因素 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情绪异常、精神紧张,营养师条或缺乏,起居无常、劳逸不当、酗酒、吸烟等,过度日晒、皮肤保养不当、滥用化妆品及某些药物,内分泌失调等等。 【保健方法】 1.体针
治则:补益脏腑、调理气血。任督脉和脾胃经穴
处方:足三里、关元、百会、神阙、三阴交;可根据情况选用背俞穴。
足三里—健脾益胃、提高机体免疫力;关元—培补固肾;百会—升阳益气、醒脑安神;神阙—鼓舞元气;三阴交—健脾益肾。
操作:神阙用灸法,余补虚泻实;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 2.灸法
①隔姜灸:足三里,取双侧穴位,直径2厘米左右圆形姜片,艾炷黄豆大小,置于姜片上点燃,每穴5—7壮,每日一次,灸10次后,停灸一次,连续3个月为一个疗程。
②温和灸:神阙、足三里(双侧),用清艾条温和灸,每穴每次10 分钟,以局部红润为度,隔日施灸一次,2个月为一个疗程。
③葆春灸:气海、足三里,方法同温和灸。气海、足三里强身健体要穴,对脾肾尤有补益之功,经常应用可以补气悦颜。 3.耳针
取穴:皮质下、内分泌、肾、心、脑、面
方法:毫针刺法,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两耳交替应用。也可埋针或耳贴压穴。 4.按摩
①红颜按摩法
18
ⅰ摩腹:以缓摩、顺摩的补发,10—20分钟。ⅱ点穴:脾俞、肝俞、肾俞,用平稳着实的按揉法,每次1分钟左右。ⅲ捏脊:长强到大椎行5—7遍,在脾俞、肝俞、肾俞上按揉50 次。 ②耳穴按摩法
第一步:全耳按摩。双手掌心摩热后,摩耳背面5—6次,然后劳宫穴对准耳廓腹部,正反转各揉20次。 第二步:摩耳轮数十次。
第三步:揉捏、拽拉耳垂十余下。
第四步:双手食指、拇指相对按摩耳屏和对耳屏各10—20次。 第五步:用双手食指尖按揉三角窝、耳甲艇和耳甲腔各数次。 5.中药
①黄芪丸:黄芪、熟地各60克,覆盆子、牛膝、石斛、泽泻、附子、鹿茸、山茱萸、五味子、桂圆、人参、沉香、肉苁蓉各30 克,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30丸,早、晚各1次。具有调补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功能,抗衰驻颜。
②黄精丸:黄精汁、地黄汁、天门冬汁各6000毫升, 小火煎减半,入白蜜2500克,白茯苓末1000克,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20丸,温酒化服,早、晚各1次。具有补益五脏、滋养容颜作用。 【调养护理】
1.保持情绪乐观,心情平和。
2.饮食营养均衡,40 岁以后适当进补。 3.坚持适当体育运动,劳逸结合。
4.生活作息规律,保证适度睡眠,不暴饮暴食,不吸烟酗酒。 5.注意日常面部护理,选用适宜的护肤品,外出防晒。
第二节 防皱祛皱
皱纹是皮肤老化最早的征象,25岁以后皮肤的老化过程即开始,皱纹开始显现。但是可以通过保健美容推迟皱纹的出现,并减少皱纹的发生。对非自然因素导致的皱纹,可以通过保健方法,逐渐使其消除。 【皱纹发生的原因】
1.中医观点: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脾失健运、气血亏虚;或劳神过度、损耗真阴,皮肤失于濡养。
2.现代医学观点:⑴内因—与年龄、表情肌及重力有关,成人后皮肤的代谢功能减弱,对细胞有滋养作用的脂肪和水分减少,皮下脂肪层变薄或消失,真皮纤维老化,皮服的张力和弹性降低,当表情肌松弛后,皮肤不能很快复原,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皱纹。⑵外因—长期紫外线辐射,接触风沙,干燥环境等都可导致皮肤弹性减退出现老化而生皱纹。⑶其他—慢性疾病、营养不良、精神因素等,均可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而生皱纹。皱纹形成后可进一步形成皱襞,即皮肤上出现较
19
深的褶子,出现部位的顺序是额—上下眼睑—外眦—耳前区—颊、颈部—颌、口周。
【保健方法】 1.体针
治则:益气和血 防皱祛皱。局部穴位和阳明经穴。
选穴:印堂、阳白、太阳、丝竹空、迎香、四白、下关、阿是穴、足三里、曲池、血海、三阴交。
方法:根据皱纹出现部位每次取3—5个穴位,均双侧,局部顺皱纹方向进针,平补平泻,体穴用补法,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 2.耳针:
心、肺、面。常规消毒,在一侧耳廓穴位上埋入揿针,胶布固定。每天按压3~4次,每次1分钟,加强刺激。3~5天换针,15天一个疗程,也可用压丸法。 3.电针:
印堂、阳白、太阳、丝竹空、迎香、四白、头维、阿是穴 每次2-4个同侧穴位,用低频电针仪。每次刺激10-15分钟。 4.按摩:
阳白、太阳、睛明、鱼腰、瞳子廖、承泣
方法:1,眯眼,双手将上下眼部肌肉推向鼻部,保持10秒钟,慢慢松开,往返3~4次;2,用双手的食指及拇指施转按压上述穴位,每穴2-3分钟,酸胀感,早晚各一次,去除鱼尾纹、眼袋。 5.中药
抗衰防皱方:黄芪、枸杞、地黄、麦冬各120克,人参、丹参、补骨脂、阿胶各100克,大枣30 枚,白术、菟丝子、胡桃仁、茯苓、当归、何首乌各60 克。研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小,每次20丸,早晚各1次。 【调养护理】
1.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作息规律,充足睡眠,饮食营养均衡,不偏食,不酗酒,不吸烟。
2.日常面部护养、防晒。
3.充足饮水1000—1500毫升/日,保持皮肤水分。 4.适当运动,呼吸新鲜空气,加快血液循环,使皮肤获更多养分并及时排除废物。 5.及时调治慢性病。
第三节 生发固发
【头发的生理病理】
头发生长与肾精、气血的濡养有关,与肺的宣发气化有关。
毛囊结构及毛囊血液供养有关,毛发局部的神经调节功能有关。毛囊营养不良可导致脱发。
20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实用针灸美容学(讲义)(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