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方法】 1.体针:
治则:滋肾健脾,养血生发。背俞、经外奇穴。
选穴:百会、四神聪、风池、肾俞、脾俞、生发穴(风池与风府连线的中点) 肺气虚---尺泽、太渊;肝淤---膈俞、肝俞;血热---曲池、血海;
风池用泻法,余穴用补法。中等刺激,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10日1疗程。 2.耳针
肺、肾、脾、内分泌、神门。毫针法或埋针、压豆法。 3.皮肤针法
颈椎3—7、胸椎3—12两侧夹脊穴,百会、肺俞、肾俞、脾俞、肝俞。
叩刺采用中等度刺激手法,叩至皮肤微出血,每次20分钟,隔日1次,10 次为一个疗程。 4.灸法
阿是穴。温和灸或雀啄灸,每日1次。 5.按摩
1.20毫升vitB1洒在头上,右手指从神庭向后梳到后发际哑门,36次;然后用左手和右手的五指梳头部两侧,各36次。 2.五指合拢叩打百回54次。
3.两拇指分别点振两侧的繄风、繄明、风池每穴3次,每次10 秒。 6.中药
七宝美 丹(医方集解):何首乌300克,白茯苓、怀牛膝、当归、枸杞、菟丝子各150克,补骨脂(黑芝麻拌炒)120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早晚各服一丸,淡盐开水送服。 【调养护理】
1.饮食调养,多食用含维生素的食物,少使用脂肪和糖,禁辛辣、烟酒。 2.头发清洁,不用染发、烫发用品,禁用碱性肥皂。 3.避免劳累、充足睡眠。
第四节 乌发润发
改善头发灰白、干枯无泽的状态,使之乌黑发亮。 【头发的生理病理】
中医观点: 气血亏虚、肾精不足或后天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毛发失于滋养。 现代医学:营养不良(维生素A、蛋白质缺乏)、过度疲劳、某些慢性病(贫血、糖尿病、胃肠病等);遗传因素;另外就是物理或化学因素,如日光中紫外线的伤害,染发、烫发的伤害。 【保健方法】 1.体针
21
治则:补益脾肾、养血荣发。背俞、脾胃肾经穴 选穴:肾俞 脾俞 膈俞 足三里 三阴交 太溪
头晕加百会、四神聪;失眠加神门。
针刺用补法,肾俞 脾俞 膈俞 足三里可加用灸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
30分钟,10次1疗程。 2.灸法
百会 四神聪 足三里
温和灸和雀啄灸,头部腧穴施灸时将头发分开,每穴15分钟,局部潮红为度,每日1次,10 次为1疗程。 3.耳针
肾 脾 交感 内分泌 神门
针刺用中等刺激,每次选用一侧,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0 次为一个疗程。或用耳针埋藏、压籽法,每周2次,二耳交替。 4.皮肤针
胸椎3—8两侧夹脊、百会、四神聪 肝俞 肾俞 脾俞 膈俞
轻度刺激叩刺法,皮肤潮红为度,隔日1次,每次2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5.按摩 1.指梳头发 2.按压头皮 3.提拉头发 4.干洗头发 5.拍打头皮
每次早晚各操作1次。 6.中药
人参 巴戟天 当归 菟丝子各60 克, 川牛膝 杜仲各45克,生地 熟地 柏子仁 枸杞 石菖蒲 地骨皮各30 克, 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次服用8—10 克,每日3次。淡盐水送服。 【调养护理】
1.合理饮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2.适当的体育锻炼,充足的睡眠。
3.保持头发清洁,不用碱性洗涤剂洗头发,防日晒。
第五节 丰乳隆胸
丰满女性的乳房和增加胸部肌肉的健美。 【乳房的生理】
乳房的发育、丰满与足厥阴肝经和足阳明胃经功能关系密切,人的情志、气血运行和营养可影响乳房的发育;还与肾的精气有关,“二七天癸至”。所以乳房的保
22
健重在肝肾脾胃等脏腑经络的调节。 【保健方法】 1.体针
治则:疏肝健脾、行气补血。阿是穴 阳明经穴 厥阴经穴 选穴:乳四穴 足三里 三阴交 太冲
乳四穴—以乳头为中心,在垂直和水平线上取距乳头各2寸处是穴。月经
不调加用肾俞 命门。
方法:乳四穴平补平泻; 足三里 三阴交补法;太冲泻法。隔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 2.耳针
内分泌 胸 内生殖器 脾 常规消毒后,在一侧的耳穴上埋入揿针,用胶布固定。每天按压3—4次,每次1分钟,3—5天换针至对侧耳穴,15天1疗程。也可采用压籽法。 3.灸法
乳四穴 乳根 温和灸和雀啄灸,每穴15分钟,局部潮红为度,每日1次,10 次为1疗程。 4.皮肤针
胸椎3—12对应的前后任、督二脉的经穴 中等刺激叩刺法,局部微微出血,隔日1次,每次2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5.按摩
①按压大椎穴 ②直推乳房 ③侧推乳房 ④抚推乳房 6.中药
人参养荣汤(丰乳增胖 悦颜黑发) 人参 白术 陈皮 当归 白芍 远志 肉桂各10克,熟地 茯苓 黄芪各15克,川芎 五味子 甘草各6克,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饭前服用。 【调养护理】
1.加强胸部的锻炼。
2.适合的乳罩,保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3.饮食营养。
第六节 增重健身
【消瘦的原因】
中医观点: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主要有饮食不节、思虑过度导致脾胃内伤,运化失健,或偏食引起的营养不良,都可引发消瘦。常伴有贫血、浮肿、肌肉萎缩、
23
不孕症、闭经等。
现代医学:厂减员因为饮食失常、长期操劳、营养不足、遗传因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寄生虫病、神经性厌食、甲亢、肿瘤、结核病等。 【保健方法】 1.体针
治则:健运脾胃 补益气血 取背俞穴 阳明 任脉经穴为主 选穴:胃俞 脾俞 肝俞 足三里 中脘 关元
气虚乏力加用气海、百会;肝肾阴虚加用太溪、中封;血虚加用膈俞、血海。 方法:针刺补法;可加用温针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20次为一个疗程。 2.灸法
选穴:肾俞 脾俞 胃俞 足三里 三阴交 气海 百会 中脘 关元 方法:每次选用3—5穴艾条悬灸,每穴10分钟,局部潮红为度,每日1次,20 次为1疗程。 3.耳针
选穴:肾 脾 胃 肝 大肠 内分泌 肾上腺 皮质下
方法: 常规消毒后,毫针刺激,中等强度,不留针,每次选一侧,隔日1次,10 次为1疗程。或在一侧的耳穴上埋入揿针,用胶布固定,每天按压1—2次,每次5分钟,3—5天换针至对侧耳穴,10次1疗程,也可采用压籽法。 4.皮肤针法
选穴: 胸椎5—12两侧夹脊 内关 脾俞 胃俞 天枢 足三里 中脘
方法:叩刺法用轻度刺激手法,叩至局部皮肤潮红,隔日1次,每次2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5.按摩
①肾俞 脾俞 胃俞 肝俞 足三里 中脘
用拇指指腹按揉以上诸穴,每穴揉按半分钟,采用中等刺激,每次1分钟,10 次为一个疗程。
②摩腹法 以中脘 关元为中心分别以顺时针方向缓慢摩动,每次15—20分钟,每日一次。
③捏脊法 自长强至大椎,循经向上5—7次,在肾俞 脾俞 胃俞 肝俞 命门处分别用力按揉30 次,每日1—2次。 6.中药 大枣丸(《圣济总录》):大枣2000克 熟艾叶220克 杏仁 半夏各75克 人参150 克。大枣蒸熟去皮、核后,做成膏和以上药末搅匀,制成梧桐子大小丸,每次20丸,空腹用温酒或米汤送服,每日2次。 【调养护理】
1.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嗜烟酒;不偏食、营养均衡。 2.及时治疗各种原发疾病。
24
3.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锻炼身体。
第七节 轻身减肥
肥胖症实质是属于一种代谢性疾病,当人体进食的热量多于消耗的热量时,多余的热量就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当储存的量超过了人体正常的生理需要量,并且达到一定的数值时就认为患有肥胖症。如果现有的体重超出了标准体重的20% 就属于肥胖,超出30%以上属于中度肥胖,超出50%以上为重度肥胖。
没有明显的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仅仅是由于不良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致使热量堆积导致肥胖的为单纯性的肥胖,而如果患有某些神经-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或性功能减退症的基础上出现肥胖为继发性肥胖。肥胖常伴有的并发症: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 【肥胖的原因】
中医观点:脾胃失和、脾虚胃盛,脾肾气虚、痰湿壅滞。
现代医学观点:热量摄入多于热量消耗使脂肪合成增加。另外与遗传因素和年龄性别有关。 【诊断】
①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BMI =体重(kg)/身高2(m2)。BMI≥24为治疗对象。
②腰臀围比值(WHR):WHR=腰围/臀围,男>1,女>0.85为治疗对象。 【保健方法】 1.体针+耳针
①治则:健脾和胃 祛痰化湿 取阳明 太阴经穴为主 ②选穴:
主穴:体穴: 天枢、大横、关元、中脘、三阴交、 阴陵泉
耳穴:内分泌、神门、耳中、脑点、大肠、脾、胃、肾。 配穴:痰湿壅盛(嗜睡疲倦):丰隆、支沟; 腹、三焦、脾
胃中蕴热(食欲亢进):内庭、曲池、上巨虚;耳穴取饥点、肺、大肠。 肠燥便结(便秘):曲池、支沟;耳穴取肺、直肠下段、大肠、三焦。 脾肾阳虚(畏寒、小便清长):脾俞、肾俞、太白,可配合用灸法;耳
穴取脾、肾。
气血亏虚(乏力、气短):足三里、气海 ,脾、肾 肝阳上亢(性急易怒):太冲、曲池,肝、三焦
③操作方法:
穴位均取双侧;体针提插捻转取得针感后,行针2-3分钟, 留针30分钟,隔日针灸1次,10次为1疗程。在一侧的耳穴上埋入揿针,用胶布固定,3—5天换针至对侧耳穴,4次1疗程,也可采用压籽法。针刺治疗时间宜于饭后1小时后进行。
25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实用针灸美容学(讲义)(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