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项目 I-8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城 乡 环 境 指标名称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 1) 制定城乡综合环境治理“四化”(‘“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 的总体目标和实施细则(包括市容、环卫、污水、垃圾处理、城乡风貌塑造、城乡园林绿化、市场环境治理、交通管理等方面),责任分工明确,管理体系完善; 2) 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管理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和工作问责制; 3)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人员、经费、职责、监督等落到实处;城市建有专 业的清扫队伍,能定时及时清理卫生。 符合上述3项标准为A;符合标准1)、2)或标准1)、3)为B;其余情形为C#。 1)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组、 进景区、进家庭” 活动,培养居民的文明卫生意识,社会氛围良好,群众参与率、支持率高; 2) 广泛开展 “五乱”(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 地乱象)治理,无空白和死角; 3)加大城镇街道立面清理和风貌打造力度,风貌有特色、有品味。 符合上述3项标准为A;符合标准1)、2)或标准1)、3)为B;其余情形为C#。 >30% >30% >8 >20% >25% >6 ≤20% ≤25% ≤6 测评方法 权数 Ⅲ-113 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 Ⅱ-37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材料审核 2.0 Ⅲ-114 广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 实地考察 2.0 Ⅲ-115 Ⅱ-38 城市绿化管理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Ⅲ-116 绿地率(%) Ⅲ-117 人均公共绿地(㎡) 材料审核 材料审核 材料审核 2.2 1.5 1.5 36
I-8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城 乡 环 境 Ⅲ-118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Ⅲ-119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Ⅲ-120 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率(%) >90% >80% >95%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0天;主要污染物年日均值均满足国家二级标准 <58dB(A) 100% 且市内无劣质V类水 >75% >60% >90%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2天;主要污染物年日均值均满足国家二级标准 <59dB(A) >85% 且市内无劣质V类水 ≤75% ≤60% ≤90%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2天;主要污染物年日均值均满足国家二级标准 ≥60dB(A) ≤85% 且市内无劣质V类水 材料审核 材料审核 材料审核 4.1 4.1 3.0 Ⅱ-39 废弃物处理 Ⅲ-121 城市空气质量 材料审核 3.5 Ⅲ-122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 Ⅲ-123 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Ⅱ-40 环境质量 Ⅲ-124 公众对城市环保的满意度 材料审核 1.5 材料审核 1.5 >75% >70% ≤70% 材料审核 4.0 Ⅲ-125 节能减排 1)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 2)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节能任务; 3)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 符合上述3项标准为A,符合2项标准为B,其余情形为C#。 材料审核 4.2 37
Ⅲ-126 耕地、林地保护 1) 耕地保有量不低于上级下达的规划指标; 2) 基本农田数量不低于上级下达的规划指标; 3) 新增建设用地不超过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 4) 单位建设用地GDP增幅高于城市GDP增幅; 5) 征占用林地定额不超过上级下达的规划指标。 符合上述5项标准为A;其余情形为C#。 1) 国土资源管理规范,土地利用秩序良好; 2) 本年度内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5%; 3) 本年度内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10%。 符合标准1)2)为A;符合标准1)3)为B;其余情形为C#。 材料审核 4.0 Ⅱ-41 土地资源管理 Ⅲ-127 土地利用秩序 材料审核 3.2 注:①Ⅲ-11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该项测评内容所涉及的数据,从各市统计年鉴中获取。
②Ⅲ-117人均公共绿地,该项测评内容所涉及的数据,从各市统计年鉴中获取。 ③Ⅲ-11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的数据,从各市统计年鉴中获取。 ④Ⅲ-119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的数据,从各市统计年鉴中获取。
⑤Ⅲ-123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70%为C#。市区内无劣V类水体,由上级环保部门根据被测城市是否设有符合要求的监测点位以及监测数据来判定;若市区内有劣V类水体,该测评结果为C。
⑥Ⅲ-124公众对城市环保的满意率≤50%为C#。该指标采用省统计局每年一次的公众调查统计数据。
38
测评项目 指标名称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 测评方法 权数 I-9 扎 实 有 效 的 创 建 活 动 Ⅲ-128 党委、政府重视 Ⅱ-42 组织领导 Ⅲ-129 文明委指导协调作用 1) 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创建工作,有创建文明城市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2) 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指标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年度工作目标和年度考核;3) 有健全的评估表彰制度和奖励措施,精神文明建设绩效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 符合上述3项标准为A;符合上述3项标准为B;符合2项标准为C;其余情形为C#。 1) 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和具体的保障措施; 2) 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工作正常,能有效指导、协调创建工作; 3) 落实文明委成员单位责任制,各相关职能部门职责明确,形成合力,实现 齐抓共管。 符合上述3项标准为A;符合2项标准为B;其余情形为C。 1) 认真落实文明委交办的工作任务,积极提出工作建议; 2) 组织协调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有力; 3) 文明办有单列的行政编制,人员落实、职级明确。 符合上述3项标准为A;符合标准1)、3)或2)、3)为B;仅符合标准3)为C;其余情形为C#。 1) 创建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足额保证工作开展; 2) 地方财政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随财政增长逐步提高; 3) 认真执行文化经济政策,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 符合上述3项标准为A;符合2项标准为B;其余情形为C。 材料审核 听取汇报 3.2 材料审核 听取汇报 2.2 Ⅱ-43 工作机制 Ⅲ-130 文明办机构和组织协调工作 材料审核 听取汇报 2.2 Ⅲ-131 创建活动经费投入 材料审核 听取汇报 2.9 39
I-9 扎 实 有 效 的 创 建 活 动 Ⅲ-132 市民对创建工作的支持率(%) >80% >70% ≤70% 问卷调查 4.1 Ⅲ-133 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Ⅱ-44 城乡基层创建工作 Ⅲ-134 创建文明社区 Ⅲ-135 创建文明单位 1) 围绕党和国家、省委和省政府重点工作、重大活动、重要节庆以及重大事 件,组织开展各种主题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形成长效机制; 2) 利用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手机、网络等多种媒体,运用讲座、知 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宣传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大兴文明礼仪之风; 3)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激发人们的读书热情,大兴读书学习之风; 4) 开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节约能源资源 理念,倡导勤俭节约之风,积极引导减少奢侈浪费现象,大力开展文明餐桌行动; 5)围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道德行为、建设生态文明以及交通、食品安全等方面内容,大力制作刊播“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弘扬正风正气,激发奋进力量。 符合上述5项标准为A;符合4项标准为B;其余情形为C。 1)在全市范围广泛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制定创建文明社区活动管理办法, 对文明社区实行动态管理; 2)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覆盖率达95%以上; 3)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邻里互助、社区联谊活动,促进社区和谐。 符合上述3项标准为A;符合2项标准为B;其余情形为C。 1)坚持开展全市性的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有本市的管理办法和发展规划,文 明单位管理规范; 2) 激励健全组织领导、投入保障、检查考核、激励约束等创建工作机制; 3) 通过群众评议、媒体舆论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对文明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坚持定期复查制度; 4) 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作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符合上述4项标准为A;符合上述3项标准为B;其余情形为C。 40
1)材料审核2)3)4)材料审核、问卷调查5)网络媒体调查 4.2 1)3)材料审核2)问卷调查 3.1 材料审核 2.9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四川省文明城市考核测评细则(13版)(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