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A洞桩法专项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1)北京地铁XX号线工程XX车站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图; (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99-1999)(2003版);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4-2002); (3)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4)地铁暗挖隧道注浆施工技术规程(试行)(北京市地方标准DBJ01-96-2004); (5)轨道交通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修订版)(QGD-007-2005); (6)轨道交通车站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修订版)(QGD-007-2005); (7)北京市有关环保、卫生、消防、文明施工的规定和要求; (8)相关的技术联系单及会议纪要。
2 工程概况及重、难点
2.1工程概况
2.1.1工程环境
北京地铁XX号线工程XX车站位于北京市崇文区XX路与XX路交叉口的东侧,东西向布置于XX路下方,车站总长216.5m,标准段宽度为23.1m,车站基底埋深31m,局部深33m,车站主要为二层三跨结构,局部为三层三跨结构(西端32.7m ,与既有5号线XX车站换乘)。车站采用PBA洞桩法施工。
第1页
车站主体通过三座竖井施工。车站东北侧端头设置1号施工竖井,与1号风道结合设置,1号施工横通道即车站1号风道,是车站东端主要施工场地。2号竖井位于车站西南端靠近车站结构的南侧位置,通过横通道负责向东进行38m小导洞的施工,主要用于车站三层段。车站利用2号风井作为施工竖井,通过横通道负责向东施工车站双层段,2号竖井和2号风井为车站西端主要施工场地。详见下图。
1#竖井
XX车站平面示意图
2.1.2设计概况
车站双层段导洞、联络通道支护形式:超前小导管注浆+格栅钢架+钢筋网喷混凝土;型钢拱架+钢筋网喷射混凝土。
车站三层段导洞、联络通道支护形式:大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格栅钢架+钢筋网喷混凝土;型钢拱架+钢筋网喷射混凝土。
车站边墙支护形式:洞内围护桩+桩间钢筋网喷混凝土+锚管注浆。
车站主体双层段导洞间拱顶支护形式:超前小导管注浆+格栅钢架+钢筋网喷混凝土。
第2页
车站主体三层段导洞间拱顶支护形式:超前大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格栅钢架+钢筋网喷混凝土。
车站围护桩:三层段共54根B型桩,桩长12.65m,双层段共226根A型桩,桩长10.5m;桩径均为1m,间距1.4m。
车站主体横剖面如下图。
车站双层段横剖面
第3页
车站三层段横剖面
2.2 工程地质
本工程拟建场地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中下部,地貌类型为第四纪冲洪积平原,第四纪沉积韵律较为明显。地层由人工堆积层和第四纪沉积的粘性土、粉土、砂土及碎石土交互而成,基岩埋深大于60m。 本工程地面以下60m深度范围内的地层按其沉积年代及工程性质可分为人工堆积层、第四纪沉积层,地层详细分布见下图。
第4页
高程(m)444240383634323028262422201816141210864素填土粘土杂填土粉质粘土粉土细砂粉砂中砂粗砂圆砾砾砂卵石
车站主体结构地质剖面图
2.3 水文地质
本工程场地位于古漯水河与古金沟河之间的河间地块,地质勘察实测到四层地下水,地下水的类型分别为上层滞水(一)、潜水(二)、微承压水(三)和层间水~承压水(四)。
上层滞水(一):含水层主要为粉土⑥2层,初见水位埋深16.8~19.2m,标高21.86~24.24m,稳定水位埋深16.3~19.0m,标高21.97~24.83m,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绿地灌溉补给,以蒸发及越流为主要排泄方式。该层水分布不连续,仅在部分钻孔中揭露。
潜水(二):含水层主要为卵石⑦、中粗砂⑦1、粉细砂⑦2层,初见水位埋深21.5~23.5m,标高17.45~19.68m,稳定水位埋深21.0~23.2m,标高17.85~20.18m,主要接受降水及侧向径流补给,以侧向径流和蒸发为主要排泄方式,该层水在整个场地普遍分布。
微承压水(三):含水层主要为粉土⑧2、细中砂⑧3、粗砂⑧4、粉细砂⑧5层,初见水位埋深34.2~37.0m,标高4.17~6.96m,稳定水位埋深32.0~35.8m,标高5.37~9.16m,主要接受侧向径流补给,以侧向径流和越流的方式排泄为主,该层水在整个场地普遍分布。
层间水~承压水(四):含水层主要为中粗砂⑨1、粉细砂⑨2层,初见水位埋深44.3~
第5页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PBA洞桩法施工方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