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导洞开挖初支完毕后,可进行边导洞基础梁施工。
基础梁顺序由导洞内向外分段施工,每段施工长度控制在70m左右,施工缝利用车站变形缝,以保证基础梁的连续性。 4.6.1钢筋绑扎
边桩基础梁配筋图(5-9轴) 边桩基础梁配筋图(5-9轴外)
基础梁钢筋制作加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钢筋调整:采用冷拉方法,HPB235的冷拉率不大于4%。
2、钢筋切断:将同规格(同级别、同直径)的钢筋分别统计,按不同长度进行长度搭配,一般情况下考虑先断长料后断断料,以尽量减少短头。
3、钢筋弯曲成形:根据配料单上要求的式样、尺寸及规格,将各段分割划线,划线长度应考虑到弯曲调整值,每次弯曲形成第一根钢筋都要检查长度和角度的准确性,以作为试弯数据供继续成型调整尺寸用。
4、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第26页
a、HPB235及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b、钢筋作不大于90°弯钩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5、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外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箍筋弯钩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b、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为135°。
c、箍筋弯钩后平直段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基础梁钢筋绑扎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工艺流程: 弹钢筋线--绑扎底筋--搭设支架--绑扎面筋--绑扎箍筋--绑扎腰筋--绑扎钩筋--拆除支架、
2、钢筋必须全部满扎,采用“八”字扣绑扎,基础底板钢筋绑扎时先铺长向钢筋,后铺短向钢筋,钢筋弯钩必须朝上,钢筋必须绑扎牢固,不允许出现松扣现象。
3、底板钢筋下垫40厚水泥砂浆垫块,每平米不得少于1个,确保底板钢筋保护层厚度。
4、主筋和构造钢筋在边桩基础梁端部采用直角弯折方式锚固,锚固长度不小于35d。 5、主筋接头采用机械连接,确保钢筋接头位置错开50%,浇筑砼前用定位筋点焊固定,确保柱、墙筋不位移。
6、基础梁内应预埋边桩插筋,插筋采用与边桩主筋相同规格的Φ28螺纹钢,锚入梁
第27页
内部分长度为2.4m,插筋的钢筋接头面积在35d范围内不得大于50%。 4.6.2模板施工
2.44×1.22m竹胶板ⅡΦ50钢管50×50方木Ⅰ
基础梁支模图
1、基础梁Ⅰ部分只需支端头模,,侧模利用导洞初支两侧,Ⅱ部分支侧模和端头模。 2、Ⅱ部分侧模及端头模采用2.44×1.22m竹胶板,竹胶板外侧设3道50x50mm的通长方木作为横背杠;竖背杠为Φ50钢管,间距500mm,每根竖背杠设置3根Φ50钢管撑,钢管撑与竖背杠采用十字扣连接牢固,另一端紧撑在导洞侧壁上。
3、端头模采用钢筋固定在地面上,接茬处外露钢筋与模板间间隙应采用木楔或布絮填塞密实,防止漏浆。 4.6.3混凝土浇筑
1、基础梁混凝土采用C30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时,分层分段浇筑,混凝土捣固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在底板与侧墙拐角处要特别加强振捣,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从而提高混凝土抗裂和抗渗性。
第28页
2、每一节段的混凝土灌注时间不超过24小时。
3、混凝土灌注至设计标高初凝前,应用表面振捣器振一遍后抹面,其允许偏差为:高程±10mm,表面平整度5mm。
4、混凝土养护应及时,采用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5、分层分段浇筑混凝土前,应先对上一段砼截面进行凿毛。
4.7 边桩施工
XX车站分为标准段和换乘段,其中标准段(两层三跨段)183.8m,换乘段(三层三跨段)32.7m。围护结构为φ1000钢筋混凝土桩,间距为1.4m,其中A型围护桩226根,B型围护桩54根。
边桩施工与导洞开挖方向相反进行,即从洞内往洞口方向施工,采取跳桩法施工,每隔二根桩施工一根,以保证相邻桩孔施工的质量及顺利进行。
三层段B型桩共54根,由两个边导洞负责施工,两导洞间平行施工,每个边导洞承担27根桩,其中明桩1根,人工挖孔桩26根,共分3批施工完毕。
两层段A型桩共226根,由两个边导洞负责施工,两导洞间平行施工,每个边导洞承担113根桩,采用分段跳桩施工。
第29页
施工准备 第1批
第2批 第3批
跳桩法边桩施工示意图 4.7.1边桩工工艺流程
边柱采取人工挖孔成孔,混凝土采取泵送商品混凝土,经串筒入孔。插入式捣固器捣固。其施工流程见“边桩施工流程图”。
第30页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PBA洞桩法施工方案(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