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岩时,可使用风镐等小型机具配合开挖,以加快施工进度。洞内台阶长度以4.5~5m长为宜,不可过长或过短,影响开挖安全,导致地面沉降。开挖顺序见下图。
导洞开挖施工顺序图 横导洞施工顺序图
4.5.2 车站三层段导洞土方开挖
车站三层段导洞设有临时支撑,分上、下双层进行施工(局部分三层进行施工),每层均采用台阶法施工(技术要求同双层段),每层导洞施工进尺错开距离不小于12m。 4.5.3导洞支护
(1)导洞支护施工原则
在导洞支护施工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做好超前支护与初期支护工作。主要步骤为:超前支护小导管及注浆;开挖,进尺一榀钢架间距;初喷砼,挂钢筋网,架立钢架,喷射砼;初支背后注浆。
(2)主要的支护参数及设计图
表4-1 导洞及横导洞支护参数表
项 目 初 期 支 护 超前大管棚 超前小导管 锁脚锚管 材料及规格 Φ108×6,L=34m φ32×3.25,L=2.5m φ32×3.25,L=2.5m 备注 环向间距0.3m(三层段) 每榀打设,环间距0.15m(三层段0.3m) 开挖每部拱脚处,每榀设一组,每组2根 第21页
项 目 浆液 喷射混凝土 钢筋网 格栅钢拱架 型钢拱架 纵向连接筋 临时 支护
材料及规格 按地质情况选用改性水玻璃或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C20喷混凝土 Φ8,150mm×150mm Φ22、Φ14钢筋 I16 Φ22钢筋 I22a C20喷混凝土 Φ8,150mm×150mm 备注 注浆压力0.2-0.5MPa 0.3m(横导洞0.25m) 单层钢筋网,拱墙铺设 间距0.5m 间距0.5m(横导洞) 环向间距0.8m,内外层交错布置 间距0.5m 0.3m 单层钢筋网,拱墙铺设 钢支撑 喷射混凝土 钢筋网
DA型导洞格栅图 (双层段) 横导洞格栅图
(3)施工的防沉降主要措施
导洞开挖时,上台阶施工预留拱部及侧墙的初期支护后的注浆管,每段的注浆作业在该段初期支护完成1天后进行;下台阶开挖时预留侧墙的初期支护后的注浆管,每段的注浆作业在该段初期支护完成1天后进行,同时对该段上台阶预留的注浆管再次进行注浆;注浆管采用φ32钢管,环、纵向交错布置;浆液采用1:1水泥浆。
导洞在开挖过程中安装格栅时,上台阶拱脚连接板处必须下垫50厚的木板增大格栅
第22页
拱脚与围岩的接触面积,减小沉降量。
(4)施工的注意事项
a.开挖完成后立即架立格栅钢架,并按要求焊接格栅及临时横支撑连接筋Φ22@800,内外交错布置。格栅钢架挂双层φ8钢筋网,临时仰拱挂单层φ8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封闭围岩。
b.拱部通道应打设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前方土层,每榀一打。根据地层情况,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压力0.2~0.5MPa。
c.格栅钢架安装后应及时打设锁脚锚管,这是控制开挖初期沉降的关键工序之一。 d.安装钢架及挂钢筋网过程中注意预埋初支背后注浆钢管,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待喷射混凝土达到强度的75%之后,及时进行初支背后注浆,浆液可采用水泥单液浆,注浆压力0.2~0.5MPa。以保证初支背后与围岩密贴,从而有效控制因开挖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
e.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监控量测,及时反馈信息,保证支护参数安全、合理。 f.洞内施工应保持无水环境,尤其是小导管成孔作业时必须在无水条件下进行。若地面降水不能满足洞内施工要求,或遇紧急情况应及时喷射5cm厚(必要时挂网)砼,封闭掌子面。
4.5.4掌子面临时封堵及永久封堵
根据主体导洞的施工任务划分,由2#风井施工的DA型下导洞施工至里程K22+614.698m(进尺120m)处时,需要对掌子面进行临时封堵,以保证下导洞贯通时掌子面的稳定。
掌子面临时封堵为型钢+钢筋网片+250mm厚喷射砼,如下图。
第23页
Φ22螺纹钢筋@750mmI22a型钢
导洞掌子面临时封堵示意图
车站三层段上导洞施工至里程K22+481.898处,需对掌子面进行永久封闭。 掌子面永久封堵示意图如下所示:
Ф32加强锚管,L=5m,横向间距0.8m,纵向间距0.6m,梅花形布置Ф22@500mmФ32加强锚管,L=4m,横向间距0.8m,纵向间距0.6m,梅花形布置Ф22@500mm
边(左)中(右)导洞掌子面永久封堵支护图
第24页
永久封堵采用加强注浆锚管+I22a型钢+Φ22纵向连接筋+喷射砼支护,参数如下:
表4-2 掌子面永久封堵支护参数表
项 目 加强锚管 初 期 支 护 浆液 喷射混凝土 纵向连接筋 型钢封堵 材料及规格 φ32×3.25,L=5m(边)、4m(中) I22a 按地质情况选用改性水玻璃或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C20喷混凝土 Φ22螺纹钢 备注 横向间距0.8m,纵向间距0.6m,梅花形布置 一般间距700mm 注浆压力0.2-0.5MPa 0.35m 环向间距0.5m,内外层交错布置
加强锚管应在导洞施工至封堵墙前1榀时提前打设并注浆,以加固土体,确保封堵墙掌子面稳定。
最后1榀格栅的土体应分步逐层由上至下开挖,每层高度不宜大于1m,土体开挖完成后,立刻安装格栅及型钢,并及时喷射砼支护,如是循环,直到封堵墙施工完毕。
纵向连接筋采用单面搭接焊,焊缝长度不少于10d,每层掌子面封堵时,注意预留足够的钢筋长度。
钢筋保护层厚40mm。
4.6 边导洞基础梁施工
边桩基础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南北向贯彻整个下层边导洞,承受车站主体边桩传来的荷载,同时将边桩由底部连为一个整体。
第25页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PBA洞桩法施工方案(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