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慎探索行业地位较高、拥有优秀的编、导、演资源,以往影片票房较好、收益率较高、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较好的电影制作企业。
严格控制对单片公司的授信,严格控制对单一影片的项目融资。 风险底线:禁止介入股东及项目团队缺乏行业经验、股权结构复杂、投机性强的电影制作企业。原则上不介入以参展为目的的文艺片。
(二)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当前阶段,我行将重点加强对发改委明确支持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研究和授信支持。
1、节能环保
重点支持技术水平比较成熟、市场培育较为完善、产业化程度较高的节能环保子行业;重点支持具有核心技术、综合实力较强、产品需求稳定的行业内领先企业。具体包括:列入或对接国家“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八大重点工程”(见国务院《“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项目和企业;掌握和生产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11年版)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的节能环保技术和设备的企业。在客户选择上,优先支持技术先进、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节能和环保设备生产企业;地级市及以上政府投资设立或获得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当地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较好、财政实力较强、收入和利润稳定的废物(水)回收处理企业;成立时间在两年以上,具有专业技术优势和成功实施节能环保服务项目经验、盈利模式可持续的环保服务企业。
风险底线:禁止介入技术落后、产能利用率低、财务指标差、发展缓慢、资金压力大、偿债能力不强的节能环保企业。原则上要求企业近两年连续盈利。
2、新一代信息技术
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细分行业内收入排名居前的骨干企业和上市企业、获国家重点支持的企业及其主导的项目。对于新型平板显示和高性能集成电路行业,优先支持掌握核心技术,具备持续研发能力,市场占有率高的制造企业;对于通信网络、物联网和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优先支持获得政策倾斜支持、具备行业或技术垄断优势、代表细分行业技术发展方向、用户数量和盈利模式稳定、财务状况良好的客户。
风险底线:禁止介入行业经验欠缺、核心团队不稳定、产品或服
21
务模式不成熟、缺乏技术优势、市场未形成稳定规模、产品或服务可替代性高、盲目扩建的项目和企业;禁止介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信息技术行业领域中限制的项目。
3、高端装备制造业
积极支持符合《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客户选择上围绕行业内拥有专营资格、垄断地位、资金优势和技术研发实力的龙头企业,或在行业细分领域已拥有一定技术优质,为产业链中核心企业提供关键部件配套和服务的企业开展。
积极支持具有行业垄断地位的大型国有企业及其下属企业主导的航空、航天及海洋工程装备等军民用品设备制造。重点支持具有技术优势、垄断地位的大型国有企业高铁装备和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智能电网及其设备、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关键零部件及通用部件、高档数控机床等智能装备制造。
择优支持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已完成技术开发、产业化和示范应用、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拥有稳定市场需求、为产业链内核心企业提供关键部件配套和服务的企业。
风险底线:禁止介入技术落后及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禁止介入从事低端加工的企业;唯一核心技术处于研发阶段或项目投资周期过长、技术未来可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难以确定的企业。
(三)稳健支持城镇化建设
1、实行区域差异化信贷政策,因地制宜地选择重点支持的区域或项目。
择优支持一线城市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海峡西岸等经济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旧城改造项目、都市圈城镇化项目以及百强县(市)的城镇化项目。围绕土地整理、拆迁安臵补偿等环节提供全流程服务,支持以投资银行、信托、理财等产品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并带动零售业务发展。
审慎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较好、人均收入较高的重点城市城镇化项目,重点支持自身现金流充裕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土地储备项目。
2、围绕城镇化建设相关产业,择优支持公共事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积极支持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供电、供水、通信等项目,要求通过开立结算账户等方式提高业务综合收益。
22
择优支持旧城改造中的房产开发项目;择优支持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等项目。加大对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
审慎支持旧城改造中的地产开发项目。
3、围绕新型城镇化下所拉动的消费信贷和服务业,促进消费金融、理财等零售业务的开展,不断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和整体效益。
4、管理要求
⑴项目立项、规划、环评、用地等项目审批手续齐全,涉及农用地(含宅基地、耕地等)等土地性质变更的,必须确保土地流转合规,权属清晰,项目无合规性风险。涉及拆迁安臵的原则上要求项目拆迁建筑面积90%(含)以上的业主拆迁协议签妥。
⑵项目具备合法有效的还贷来源,包括项目自身经营性收益、已注入项目建设主体的土地出让金收入等。
⑶原则上应落实足值有效、变现能力强的房地产抵押等合法有效担保,其中涉及土地拆迁整理的项目,原则上要求落实商住用地抵押担保。
⑷要求项目封闭管理,按项目进度放款并受托支付。项目以土地出让收入作为还款来源的,原则上要求我行与借款人、国土、财政等主管部门签订多方协议,项目收入全部进入借款人在我行开立的唯一还款专户,在还清我行全部贷款本息前不得他用。若设定土地提前出让,必须提前归还我行贷款。
5、风险底线
⑴城镇化项目主体涉及政府平台和房地产企业的,必须符合相关政策及监管规定。
⑵禁止介入所在城市或地区地方政府存在过度负债或当地融资平台公司贷款存在过度融资、贷款违约等问题的项目。除项目所在地已列入我行筹建计划外,禁止介入项目所在地无我行分支机构的城镇化项目。
⑶项目资本金(非债务性资金)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至少同比例先于我行贷款到位并用于项目建设。
⑷合理制定分期还款计划,严禁整借整还。
(四)积极支持大型战略客户
我行着力于发挥金融控股集团综合服务优势,全方位深化与大型战略客户的业务合作,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提高综合收益;适当控制部分综合收益持续偏低、业务潜力较小战略客户的授信业务。
23
在客户选择方面,一是统筹安排和管理集团客户综合授信额度,规范营销秩序,提高客户授信额度使用率和综合收益;二是积极支持对我行利润贡献度较高的战略客户,重点支持战略客户集团本部及主业突出、经营优势明显的子公司授信需求;三是积极开展与集团财务公司的合作;四是适度控制综合回报持续偏低的战略客户。
在产品政策方面,一是积极支持围绕战略客户产业链上下游开展的供应链融资业务;二是鼓励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择优支持以战略客户为投资主体的项目贷款、并购贷款;三是大力开展资本占用较低的产品,降低风险资产占用;四是与集团客户财务公司积极开展票据管理、产业金融、贸易融资等业务,提升综合收益。
(五)积极开展保理业务
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行信贷行业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支持围绕医疗卫生、高端制造、交通运输、能源矿产、通讯信息等行业的核心企业开展其上下游企业的国内保理业务。
国内保理业务方面:
积极支持与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开展有追索权的应收租金保理业务,积极支持围绕我行战略客户为核心企业开展保理业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保理业务的产品创新。
择优支持我行已批复授信的城镇化项目项下、工程承包商已确认营业收入的工程应收账款提供保理融资。
审慎支持与在业内处于相对领先地位的商业租赁公司开展有追索权的应收租金保理业务。
严格控制与大型设备制造企业投资运营的租赁公司开展的、以其股东担保或回购承诺作为增信措施的应收租金保理业务。
国际保理业务方面:
一是对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保的“走出去”(工程类、大型设备类)企业的出口保理业务;二是我行与BBVA、中信银行国际、振华国际财务有限公司等开展国际双保理业务,推动境内外业务协同。
管理要求:
1、保理业务纳入我行统一授信体系对公一般风险业务管理。 2、按照“权属确定,转让明责”的原则,严格审核并确认应收账款和债权的真实性,确保应收账款权属确定,相关交易合同和商业发票等凭证完整,权责明晰无争议。
3、严格控制隐蔽型、无追索权的国内保理业务,买卖双方仅限我行重点目标客户或已有授信的优质客户,视同对买卖双方的信用贷
24
款管理,同时占用买卖双方在我行的综合授信额度。
4、保理业务除按照一般对公授信业务进行授信管理外,还须定期与买方或卖方对账,跟踪双方履约情况,防止操作风险。对于资信下降或有不良付款记录的,应立即减少或停止使用额度。
风险底线: 1、授信客户应符合我行相关行业及客户的准入标准和风险底线。严禁通过保理业务支持不符合政策及监管规定的客户及业务。
2、禁止开展不合法基础交易合同、代理销售合同、未来应收账款、权属不清的应收账款、因票据或其他有价证券而产生的付款请求权等保理融资业务。
3、禁止通过保理业务向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以及关联性较强的建筑施工类企业)等实施信贷规模控制的行业提供间接融资。
4、保理业务买卖双方原则上有稳定的上下游购销关系,无任何未决争议与债权债务纠纷。
5、国内保理业务项下的买卖双方原则上不得存在关联关系。对买卖双方存在关联关系的应收账款,应切实防止买卖双方通过虚构商品交易,套取银行资金。对于买卖双方为关联企业的保理业务应视同为对关联企业所属集团的直接授信。
二、巩固领域,保持传统优势
继续维持我行在制造业、交通运输、能源电力等传统行业的业务占比,巩固供应链金融、国际业务、投资银行等业务的领先优势地位,密切关注宏观形势、国家政策和行业市场变化,对政府平台和房地产实行限额和差异化管理。优先支持与我行可提供的授信规模匹配、符合我行对公客户发展定位的中型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争取主办行地位。
(一)重点制造业
1、汽车制造 (1)客户政策
对整车制造行业目标客户,不要过于追求产能和产量规模,积极支持在细分车型市场内有优势和领先地位的企业;择优支持研发能力强、市场占比稳定提升、成长性良好的企业;审慎支持车型比较单一、产能扩张速度过快、负债偏高的汽车制造企业。
在与汽车制造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围绕核心厂商进一步向上游零
25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年信贷政策-中信银行(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