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强度侵蚀粗黄绵土 2、粗灰绵土 薄腐殖粗灰绵土 三、新积土 石灰性新积土 淤积土 五花土 淤黄土 淤砂土 砂石土 坝淤土 四、红粘土 红粘土 耕种红土 红胶土 红土 五、潮土 (一)潮土 1、潮土 潮土 (二)脱潮土 1、脱潮土 残余潮土 六、灰褐土 石灰性灰褐土 1、灰褐土 2、灰褐墡土 3、耕种灰褐土 4、耕种灰褐墡土 七、水稻土 (一)渗育型水稻土 黄砂土 (二)潴育型水稻土 黄泥土 青底黄泥土 23.66 461.92 461.92 48.01 48.01 48.01 3.89 26.88 4.12 11.52 1.60 16.97 16.97 0.85 0.85 16.12 1.69 0.46 0.46 0.46 1.23 1.23 1.23 572.74 572.74 300.42 266.75 3.90 1.67 0.20 0.01 0.01 0.19 0.18 0.01 7.69 7.69 7.69 1.72 1.73 0.08 3.30 0.86 0.46 0.46 0.46 1.69 0.11 0.11 0.11 0.11 6.49 6.49 6.49 5.35 0.30 0.41 0.43 8.88 8.88 0.08 0.08 8.80 0.35 0.14 0.14 0.14 0.21 0.21 0.21 5.46 5.46 5.46 0.57 2.51 0.04 2.20 0.14 1.49 1.49 0.06 0.06 1.43 0.05 0.02 0.02 0.02 0.03 0.03 0.03 102.62 102.62 50.55 49.90 1.41 0.76 2.38 2.38 2.38 0.05 1.39 0.44 0.46 0.04 2.70 2.70 0.25 0.25 2.45 0.17 0.17 0.17 0.17 69.90 69.90 12.54 56.35 0.10 0.91 7.32 7.32 7.32 0.76 2.89 0.95 2.69 0.03 0.02 0.02 0.02 0.11 0.09 0.09 0.09 0.02 0.02 0.02 8.11 8.11 8.11 0.63 7.14 0.04 0.27 0.03 0.53 0.53 0.53 0.12 0.12 0.12 0.12 23.66 461.92 461.92 10.56 10.56 10.56 0.16 5.87 2.27 2.19 0.07 2.89 2.89 2.89 0.78 0.21 0.21 0.21 0.57 0.57 0.57 288.69 111.53 288.69 111.53 145.51 143.06 0.12 0.20 0.01 0.01 0.19 0.18 0.01 91.82 17.44 2.27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997年5月至次年10月,编制《庆阳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通过省级评审验收,达到省内同类规划成果的先进水平。
16
该规划基期为1996年,规划期为2010年。1999年10月,由省政府批准实施。
1991年12月,《正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完成。1994—1996年,庆阳、宁县、镇原、环县、合水县及西峰市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1997年冬,各县(市)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修编后的规划均以1997年作为基期,规划至2001年。1997年,全区开始编制乡(镇)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由庆阳地区土地管理处组织评审,至2000年底,由各县(市)人民政府发布实施。1998年10月,各县(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通过地区土地管理局组织的验收评审,并经行署审查,上报省政府审批。1999年,省政府批准7县1(市)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
1988年,地区、县(市)土地管理局成立后,土地开发成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之一,实行计划指标管理。2007年4月,出台《庆阳市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管理规范》,对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实行规范管理。
1991~1995年,全区耕地面积稳中有增,开发复垦和建设用地相抵后,净增12000亩。1996年,全区开发复垦耕地7035亩,减去“四项建设”(国家建设、集体建设、农民建房、农业建设)占用2723.91亩,新增4311.9亩,保持全区耕地面积稳中有增。次年,全区开发复垦土地8000亩,新增耕地5348.8亩。
17
1998年,全区开发复垦土地10298亩,超额2298亩。次年,全区开发整理土地8965.8亩,减去各项非农业建设用地2355.7亩,净增耕地6610.1亩。2000年,全区开发复垦土地9000亩,其中耕地7500亩,占省下达任务的125%。次年,全区提出“旧庄复垦、河滩改造、打坝淤地、坡地整理、平填胡同”5种开发复垦模式,开发复垦土地8786亩,其中耕地6724亩。年内各类建设实际用地3105亩,其中耕地1950亩。相抵后,净增耕地4774亩。2002年,全年开发复垦土地12180亩,其中耕地8535亩,占省下达新增耕地6000亩的142.25%。次年,全市开发复垦和整理新增耕地10772.25亩,与各项建设占用耕地1391.3亩相抵,全年净增耕地9380.95亩。2004年,全市开发复垦整理土地新增耕地8008亩,与建设用地占用耕地1704亩相抵,全年净增耕地6304亩。2005年,除项目区开发整理外,县、乡、村及农民个人自筹资金,投劳投工,开发整理复垦土地1.7万亩,耕地占补平衡并有结余。至2005年底,部级投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2个、投资4382万元,省级投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3个、投资1837万元,各级共计投入土地开发整理资金1.68亿元,共开发整理土地20600.25亩,与各类建设用地相抵后,净增耕地15600亩。2006年,全市开发复垦整理土地17985.78亩,新增耕地7007.54亩,耕地面积稳中有增。2007年,全市开发整理土地9.84万亩,净增耕地1.36万亩。
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主要项目
18
庆阳县皇城、东壕、赵子沟旧城改造工程 1994~1999年完成,累计投入资金2000万元,开发国有土地180多亩。
华池县山庄白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1999~2000年实施,完成投资87.9万元,开发整理土地893亩,新增耕地420亩,修筑排水洪渠2400米、咀子沟淤坝1座、过水涵洞1处。
甘肃省投资正宁县2003年土地复垦重点项目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2003年立项,总投资302万元,设计规模2580亩。当年9月至次年6月实施,实际完成2847亩,新增耕地2407亩,新打小电井5眼、水窖40眼,维修新修生产道路4010米、田间道路5245米,栽植农田防护林130610株、水土保持林224680株。
国家投资正宁县残塬沟壑区土地复垦项目 国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2002年立项,2004年批准,总投资2690万元,设计规模5850亩。2005年4月至2007年12月实施。完成土方量368.75万立方米,平整土地5850亩,新增耕地5263.5亩。新打机井18眼,新修18米高位水塔18座,新修蓄水池18个。新修田间道路3600米,宽4米,高出地面0.5米,为砂石路面;生产道路11020米,宽2米,高出地面0.3米,为粘土路面。栽植护路林(垂柳)79246棵、88亩,水土保持林(刺槐)6879棵、7亩。 五、耕地保护
1990年5月,《甘肃省重点农田保护管理办法》颁布。次年8月至1994年12月,全区划分重点农田范围,进行保护管理。
19
共绘制保护区划图318幅,重点保护农田73940块(片)、330.2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9.59%,农业人口人均保护1.6亩。各县(市)颁发重点农田保护办法或意见,将其作为考核乡镇工作的主要内容,并在公路沿线或重点集镇,以县(市)人民政府名义制作保护标志牌。1999年6月,全区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区补划工作,累计保护面积5144208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7%。2001年,全区结合实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七有”(有政府文件或公告、有管护组织、有保护图件、有登记档案、有乡规民约、有保护协议、有重点地块保护标志)要求,对已划定确立的基本农田,进一步细化保护措施。一是对图件、表册、保护协议等资料不规范和没有设定保护标志的,进行补充完善。二是建立健全村一级管护组织。全区普遍成立基本农田管护小组,指定管护人员,修订完善管护规章。三是认真落实村镇规划。镇原县做到宅基地选址不在规划内的不批。正宁县实行合理规划、严格审批、三级划拨,建成一批新型村民住宅点。四是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各县(市)年初均与乡镇签订责任书,把基本农田增减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列入年终考核,奖优罚劣。五是新增划基本农田。在原划定基础上,全区新增基本农田13万亩。次年,全区在原划定基础上,新增基本农田8772亩。当年底,全市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858.56万亩,保护率82%。2003年,全市对已划定的基本农田,加大保护力度,完善和落实保护措施,基本农田保护率稳定在86%以上。全市8个县(区)在重点区域树
20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定稿的《庆阳市志·国土资源管理章》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