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隔壁导坑法施工工序横断面及纵断面示意图3-6
a)横断面b)纵断面
2) 施工顺序说明
(1)左(右)导坑开挖;(2)左(右)导坑初期支护;(3)右(左)导坑开挖;(4)右(左)导坑初期支护;(5)上台阶开挖;(6)上台阶初期支护、导坑隔壁拆除;(7)下台阶开挖;(8)仰拱初期支护;(9)仰拱超前浇筑;(10)全断面二次衬砌。 3) 施工要求
(1) 围岩开挖应尽最采用挖掘机和人工配合无爆破施工,局部需爆破施工时,宜弱爆破施工,尽量减少对底层的扰动。
(2) 开挖应严格按规范做好监控量测工作,随时掌握围岩及支护的变形情况,以便及时修正支护参数,改变施工方法;同时应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3) 认真做好开挖时的排水工作,在保证排水畅通的同时,重点要对两侧临时排水铺砌抹面,防止钢支撑基底软化。
(4) 侧壁导坑开挖后,应及时施工初期支护并尽早形成封闭成环;侧壁导坑形状应近于椭圆断面,导坑跨度宜为整个隧道跨度的三分之一;左右导坑施工时,前后拉开距离不宜小于15m;导坑与中间土体同时施工时,导坑应超前30~50m。
3.3.6 V级围岩和浅埋段的Ⅳ级围岩每循环进尺控制在2榀钢拱架长度以内。 3.3.7 钻爆设计与施工
采用光面爆破技术进行施工时,必须注意选取有关的技术参数,最大限度地减轻爆破对围岩的扰动,尽可能的保持原围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1) 钻爆作业流程见图3-7
- 16 -
钻爆设计 测量放线 钻孔 装药计算 爆破器材准备 网络检查 设置警戒 钻孔质量检查 装药与堵塞 连接起爆网络 起爆 通风 爆破效果检验 清理钻孔 准备堵塞材料 调整爆破参数
钻爆作业工艺流程框图3-7
2) 光面爆破主要参数的确定
光面爆破主要参数应依据爆破试验来确定各参数。
隧道作业应按照钻爆设计进行,采用光面爆破应执行以下控制标准。见表3-1
光面爆破控制标准表3-1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 平均线性超挖量(cm) 最大线性超挖量(cm) 两炮衔接台阶最大尺寸(cm) 残眼率(%) 局部欠挖量(cm) 炮眼利用率(%) 硬岩 10 20 10 ≥90 5 90 中硬岩 15 20 10 ≥75 5 95 软岩 10 15 10 ≥55 5 100 (1) 掏槽眼参数
楔形掏槽,炮眼与开挖面间的夹角α、上下两对炮眼的间距a和同一平面上一对掏槽眼眼底间距b,是影响此种掏槽效果的重要因素。 (2) 周边眼间距(E)、最小抵抗线(W)、周边眼密集系数(K)
周边眼应考虑0.03~0.05的外插斜率,周边眼间距一般取值范围为(8~18)炮孔直径。
(3) 装药集中度(γ)
周边眼装药集中度按规范取值范围为0.07~0.35kg/m,根据试验统计,当γ取值0.2kg/m时,效果为好。
楔形掏槽爆破参数表3-2
围岩级别 Ⅱ级以上 Ⅲ级 Ⅳ级 Ⅴ级 α 0070~80 0075~80 0070~75 0055~70 斜度比 1:0.27~1:0.18 1:0.27~1:0.18 1:0.37~1:0.27 1:0.47~1:0.37 a/cm 70~80 60~70 50~60 30~50 b/cm 30 30 25 20 炮眼数量/个 4 4~6 6 6 光面爆破周边眼一般参考数值表3-3
围岩 类别 硬岩 中硬岩 软岩 饱和单轴抗压极限强度Rb(MPa) >60 30~60 ≤30 装药不耦合系数D 1.25~1.50 1.50~2.00 2.00~2.50 炮眼间距 E(cm) 55~70 45~60 30~50 最小抵抗线V(cm) 70~85 60~75 40~60 密集系数K=E/V 0.8~1.0 0.8~1.0 0.5~0.8 装药集中度(kg/m) 0.30~0.35 0.20~0.30 0.07~0.15 3) 钻孔
(1) 根据放线点勾画出整个隧道的轮廓,对各个炮孔的位置用红漆进行标记,炮眼位置误差不超过5cm,
(2) 根据掌子面表面凹凸情况调整钻孔深度,保证炮眼底部处于同一竖直面。 (3) 钻孔操作时应先开水再开风,停钻时应先停风再停水。开眼时先低速运转,当钻进一定深度时再高速运转。
(4) 内圈炮眼至周边炮眼的排距误差不得大于50mm,炮眼深度超过2.5m时,内圈炮眼与周边炮眼宜采用相同的斜率。 (5) 不得在残眼和裂缝处钻孔。 4) 装药
(1) 装药前应利用高压风进行清孔,刚打好的炮孔由于温度过高,不得立即装药。 (2) 爆破工仔细核对所装炮孔和手上炸药品种、数量是否与要求相符,核对雷管段别和所装炮孔是否相符。
(3) 用炮棍将炸药装到底,并记好每次炮棍插入的尺寸,保持装药的连续性。 (4) 加强炮眼堵塞,提高爆破效果,周边眼的堵塞长度不得小于400mm。 5) 起爆
(1) 安全员组织洞内施工人员全部撤到安全区,并进行安全清查工作,确信无人后联网起爆。
(2) 起爆后立即通风排烟,一刻钟后开启照明设施,驾驶侧翻装载机进洞,禁止单人徒步进洞。
(3) 原爆破人员配合安全员进行安全检查,如有瞎炮,由原爆破人员按《爆破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排出安全隐患。
- 18 -
6) 出碴
(1) 爆破完成后,进行通风除尘,恢复照明,立即进行清危排险,然后利用台车或爆出来的碴堆,进行锚喷封闭。
(2) 利用装载机、运输车立即进行出碴作业,运料车严禁人、渣混载,不得超高超宽运输,保证道路平整畅通。
(3) 加强车辆调度,避免相互干扰。 3.4 连拱隧道 3.4.1 一般要求
1) 施工应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采取强有力的超前预支护或预加固措施以保证开挖安全,还应特别注意地形偏压带来的不利影响。
2) 钻爆法施工应采用光面爆破技术,以减轻爆破对围岩的扰动。
3) 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合理安排两侧主洞开挖、初支、二衬等工序的先后顺序及步距,减少先行洞、后行洞施工时相互对围岩及结构的扰动。一般情况下,施工时先行洞超前后行洞30~50m,先行洞二衬断面距离落后后行洞开挖面。根据爆破震动检测结果确定,一般不小于10~20m。
4) 为确保施工安全,避免二衬出现开裂,要求左、右洞必须至少各配备一台二衬模板台车。
5)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中隔墙施工,重视对中隔墙顶部和基底的加固工作,以提高中隔墙的抗收敛变位能力。 3.4.2 施工工序
连拱隧道总体施工程序见下图3-8
开工前施工准备 出洞口洞顶截水沟及洞口排水 出口进洞辅助工程措施施工 出口土石方开挖及防护 出口段中导洞开挖 及时 进行 洞门 施工 进洞口洞顶截水沟及洞口排水 进口进洞辅助工程措施施工 进口土石方开挖及防护 进口段中导洞开挖 中导洞贯通,中隔墙浇筑 中隔墙回填加固 先行洞主洞分部开挖 先行洞二衬断面必须落后后行洞开挖面 先行洞主洞分部初支 初支应紧跟并先行洞仰拱和铺底 先行洞洞身防排水 先行洞主洞二衬 路面及附属工程施工 及时支护 软岩段二衬应尽早施工,断面及早闭合,保证隧道的安全稳定 设置量测点,监控左、右洞和中隔墙的变形情况,提出合理施工方案 先行洞超前30~50m 后行洞主洞分部开挖 后行洞主洞分部初支 后行洞仰拱和铺底 后行洞洞身防排水 后行洞主洞二衬
连拱隧道总体施工程序框图3-8
3.4.3 施工要点
1) 连拱隧道施工时,先施工中导洞,根据中导洞拱顶围岩情况用锚杆或小导管注浆
加固中导洞拱顶围岩,然后再施作钢筋混凝土中隔墙,中隔墙钢筋与加固拱顶锚杆、小导管焊接成整体;当围岩软弱时,中隔墙采用扩大基础或基底注浆加固措施。 2) 连拱隧道施工时应对地基进行测试,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措施提高地基承载力,譬如高压注浆等。中隔墙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基础底面应清扫干净,无水、无石渣。
(2) 墙身内预埋件、排水管应固定牢固,位置准确。并应加强对预埋排水和止水设施的保护。
- 20 -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隧道标准化施工要点手册(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