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工艺文件编制审批制度(MCCXJ/ZD-01-002-2012)
1、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压力容器产品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批。 2、工艺方案的编制
2.1凡公司开发的新产品,或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而造成产品制造难度较大时,应根据需要编制工艺方案,以保证生产过程采用合理的工艺方法、路线来达到产品的技术和设计要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2.2工艺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由于设计结构、技术条件所引起的对工艺上的要求与特点的说明;
(2)对有关常规加工方法有困难的零部件应确定加工过程中应选用的工艺路线、工艺装备、检验方法及检验器具;
(3)产品或主要零部件的装配及检验方法; (4)存在的工艺问题及解决的技术措施和意见; (5)关键工艺试验项目;
(6)提出主要新增工装及其任务书。
2.3工艺方案由工艺人员编制,工艺责任师审核,质工程师保师批准。 3、通用工艺守则(规程)的编制
3.1技术科应针对某些常用的重要零部件(如筒节、封头等)和某些专业工序(如下料、卷圆、不锈、组装、焊接、机械加工、压力试验等)或产品(如换热器、塔器钢制产品等)编制通用工艺守则或规程,对上述产品或工序的一般要求作出规定,配合制造卡作为企业标准用以指导生产。
3.2通用工艺守则或规程由工艺人员或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有关责任师审核,总工程师或质保师批准。
4、专用工艺文件的编制 4.1排板图
4.1.1工艺人员应根据材料的板幅和产品图样绘制排板图,规定零件的制造编号、材料的下料尺寸、各零件之间的相互位置、焊接接头及开孔的位置,并编写焊接接头编号作为焊接工艺编制、焊工施焊、焊接接头检验和无损检测排片图的绘制及布片的依据。
4.1.2排板图由工艺人员绘制、工艺责任师审核后随制造卡一同发至有关部门及下料工序,按排板图划线,标出零件编号、材料标记,经检验员确认后切割下料。排板图随制
6
造卡流转,当产品完工经质检员检查合格后与制造卡一起交质检科存档。
4.2制造卡
4.2.1压力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应编制零件制造卡。制造卡是工艺卡、过程控制卡、检验卡三卡合一的文件。主要受压元件中材料、规格及制造工艺相同的多个零件如筒节、封头、法兰、接管等,可按种类每种编一件制造卡。对同一零件中的不同编号的零件分别进行检验,要填写检验记录。
4.2.2制造卡由工艺人员编制,工艺责任师审核签署后下发。
4.2.3制造卡随工件制造工序在操作者手中流转,规定的工序内容完成后操作者进行自检并签字确认。在规定的检查点(E),应由专职质检员进行检验,并做检验记录,记录应数据化并签字确认,上道工序未经确认合格,不得转下道工序。
4.2.4各工序操作者及质检员应注意保管制造卡,防止丢失、损坏。当最后的工序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后,制造卡由质检员收集,汇总后交质检科存档。
4.3组装卡
4.3.1组装卡是组装过程工艺卡,组装过程控制卡,组装过程检验卡三卡合一的工艺文件,用于压力容器组对、焊接装配、检验和试验,是指导组装的工艺文件。
4.3.2组装卡由工艺人员编制,工艺责任师审核。
4.3.3组装卡在生产过程中按工序流转、其填写及流转要求同制造卡。 4.4材料工艺定额及压力容器材料表
4.4.1材料的消耗工艺定额=零部件净重+材料工艺消耗。
4.4.2根据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编制《压力容器材料表》。材料表应详细、明确注明。材料采购部门应根据材料表制定材料采购计划。
4.4.3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应根据工厂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降低,不断提高材料利用率。
4.5其他工艺文件
4.5.1工艺装备(工具)明细表
工艺人员应根据产品制造需要及时提出新增工装、工具明细表,经工艺责任师审核后下发,以便安排制造或采购。如本单位制造,则应绘制施工图样,经工艺责任师审核签署后交生产部门安排加工制造,其要求按工装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
4.5.2产品的焊接和热处理工艺文件的编制见《产品焊接管理制度》和《热处理管理制度》。
5、质量记录
7
排板制造卡?????????????????MCCXJ/R-技术记录-002 制造卡???????????????????MCCXJ/R-技术记录-003 组装卡???????????????????MCCXJ/R-技术记录-004 压力容器材料表???????????????MCCXJ/R-材料记录-004 工装台账??????????????????MCCXJ/R-设备记录-001
8
3、工艺文件管理制度(MCCXJ/ZD-01-003-2012)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压力容器制造各种工艺文件的管理。 2、工艺文件的发放和保管
2.1产品生产图纸及工艺文件发放的部门、数量、种类见图纸、工艺文件发放一览表。 2.2图纸及工艺文件发放应按受控文件的管理要求进行,发放应有登记,接收应有签字。 2.3工艺文件应妥善保管,防止丢失和损坏。
2.4制造卡、组装卡流转过程中,当在不同制造厂传递时,应进行登记,接收人应签字。 3、工艺文件的更改及签署
3.1工艺文件的更改一般情况下应填写《工艺文件更改单》,按原工艺文件的审批要求进行审批和签署。
3.2当工艺文件更改量较大时,应重新编制工艺文件,将原工艺文件作废收回销毁。 3.3《工艺文件更改单》或新编工艺文件应按原工艺文件的签署及发放范围发放到有关部门和人员手中。
4、工艺文件的回收、汇总和归档 4.1所有的工艺文件均应保存存档。
4.2制造卡、组装卡在制造厂流转,最后由质检员收集,产品完工后汇总交质检科。 4.3质检科技术人员应将所有的工艺文件和在制造厂流转的制造卡、组装卡,加以整理汇总,并填写出厂文件,然后分类交档案室存档。
5、质量记录
工艺文件更改单?????????????????MCCXJ/R-技术记录-005
9
4、产品制造编号、零件编号管理制度(MCCXJ/ZD-01-004-2012)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压力容器产品制造编号、主要受压元件的编号方法及编号标记的管理。 2、压力容器产品制造编号方法如下:
表示压力容器产品 压力容器产品制造流水号 制造年份的最后两位数
R ×× × ××
举例:2006年制造的第30台压力容器制造编号为:R06030。 3、主要受压元件编号方法如下:
R×××××
表示主要受压元件代号(见表1) 压力容器制造编号
表1 主要受压元件代号
主要受压元件名称 筒节 封头 人孔盖 人(手)孔接管 人(手)孔法兰 补强圈 膨胀节 代号 T F K RG RL B P 主要受压无件名称 设备法兰 换热器管板 换热管 主螺栓 直径≥250mm接管 公称直径≥250mm法兰 产品焊接试板 代号 L GB HG M JG GL SB 注:同一台压力容器有若干个同样的主要受压元件时,可在主要受压元件代号右下角用小一号数字标注脚注码,如封头有2个,则标注为F1、F2。举例:2004年制造的第23台压力容器产品筒体的第4个筒节标注为:R04023T4。
4、编号标记的部位和方法
4.1在主要受压元件的规定位置应作出零件编号的标记。标记的位置在材料标记附近,对钢板类零件在材料标记的上方距材料标记10~50mm的部位;对法兰、管板类零件打在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压力容器管理制度(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