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各市县(区)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考点大全(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315.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杜威。

316.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317.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政治经济制度。

318.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19.学校不得合未成年学生在危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权。

320.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32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322.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 8 -

323.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324.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主要体现额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325.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备课。

326.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信度。

327.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体谅模式。

328.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做民主管理。

329.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个性影响力。330.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卢梭。

331.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洛克,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持个人本位论。

332.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洛克。

33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著名的教育学著作《普通教育论》。

334.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335.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

336.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凯洛夫。

337.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60年代。

338.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布鲁纳。

339.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赞可夫。

340.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生产力。

341.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舒尔茨,创建于1960年。

342.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科学技术。

343.教育能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4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345.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

346.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格赛尔。

347.中国古代“外铄轮”的代表人物是荀子。

348.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循序渐进。

349.“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350.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351.“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352.“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遗传决定论。

353.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显示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个体主观能动性。

354.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少年期即高中阶段。

355.国家把深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就是教育目的。

356.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时教育目的。

357.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35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359.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成为培养目标。

360.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教育的性质。

361.学生僧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

362.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自然的属性。

363.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

364.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安排。

365.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人身权。

- 9 -

366.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受教育权。

367.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并且受到社会特别的保护。

368.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人身自由权决定的。369.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提法、受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决定的。370.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学科专业素养。

371.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教育能力。

37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373.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374.教师对学生知道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375.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

376.学校教育的基础是课程。

377.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斯宾塞。

378.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课程类型。

379.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读、写、算。

380.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研究型课程。

38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地方课程。

382.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

383.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384.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把课程分为社会中心课程。

385.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课程目标。

386.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教学大纲的基本特征。

387.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

388.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教学大纲。

389.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时教学大纲。

390.教材的主体部分是教科书和讲义。

391.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392.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组织教学活动。

393.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思维力。

394.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395.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孔子。

396.主张“一切只是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397.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398.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399.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400.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领会知识。

401.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402.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教学原则。

403.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不凌节而施。

404.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405.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教学任务。

406.教室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课外辅导。

407.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成为测量的效度。

408.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成为测验的信度。

409.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成为教学组织形式。

410.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个别教学。

411.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 10 -

412.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413.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成为德育目标。

414.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415.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德育内容上。

416.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成为德育过程的结构。

417.构成思想品德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知。

418.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道德行为。

419.活动和交往时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420.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导向性原则。421.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就是德育的途径。

422.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423.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陶冶法。

424.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属于锻炼法。

425.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道德认识。

426.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427.创立社会模仿模式的教育家是班杜拉。

428.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429.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

430.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成为民主管理。

431.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桑代克。

432.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的布鲁纳。

433.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岁。

434.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4岁。

435.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43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437.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438.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四川省各市县(区)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考点大全(4)在线全文阅读。

四川省各市县(区)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考点大全(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fanwen/128889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