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6.我们常说:“学生不但要掌握知识,而且要获得技能”。此处的“知识”概念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陈述性知识大致相对应。
737.安德森惹你完饿陈述性知识的例题及其例题网络来表征。
738.学习圆周、圆周率概念后,学习用π和X表示圆周率和圆周,这种学习属于概念名称学习。
739.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主要是由4个阶段构成。
740.在学习动作技能的培养中熟练操作具有5种主要特征。
741.在没有教师帮助下,学生通过活动解决学习问题,完成教学任务,成就教学目标的方法是构架法。
742.学习者对材料进行提取和利用时,需要再认和回忆。
743.贾德所做的著名水下击靶实验证明的是陈述性知识的迁移。
744.“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侧向迁移。
745.产生式迁移理论证实了桑代克的共同的“S——R”成分可以导致迁移。
746.桑代克在迁移研究中的贡献是共同要素说。
747.问题空间是由允许的操作构成的。
748.创造性与生活条件无关。
749.从现代认识心理学的观点看,创造力培养的最好途径是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750.“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求证它的两边相等”。这是四种类型问题中的C型。
751.代表高成就需要的描述是:他总是因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
752.早在上世纪初,叶克斯和多德森研究发现,情绪唤醒水平高成过低却不利于学习,中年唤醒水平,学习效果最好。
753.营业员不小心找错钱,主动归还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
754.幼儿园小朋友不愿意吃肥肉,把肉吐在地上,反映了儿童不能确定。
755.儿童易模仿影片中反面人物行为,导致不良品德。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做法是减少描写反面人物。756.教学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决定教学目标、了解学习准备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四个阶段。
757.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目标又是由低到高分成若干层次。
758.学习准备是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
759.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
760.在全人类中,智力呈常态分布。
761.“矫正错误”是注意的维持功能。
762.“灵感或顿悟”是创造思维。
763.少年早慧和大器晚成表现了能力表现早晚的年龄差异。
二.判断题
1.教师道德是指教师个人的道德而不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错误。教师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因此,
教师道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
2.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按其职业道德的要求行事就可以了。——错误。教师职业道德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精神支
柱。因此教师应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遵循其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 19 -
3.只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就可以当教师。——错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
还需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及教育科学知识。
4.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养应有特殊而严格的规定。——正确。
5.师生关系就是教与学的关系。——错误。师生关系是以个结构复杂的多层次的关系体系。教与学的关系只是其
中的一部分。
6.师生关系如何无所谓i,只要教师业务能力强就行。——错误。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正确。
8.教育机智是教师灵感的突显。——正确。
9.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10.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X
11.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12.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X
13.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X
14.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X
15.分组教学时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X
16.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17.依据科尔博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18.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19.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概括起来主要由遗传、环境和教育。
20.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已有课程知识的施与者变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
21.现代学生观强调学生主体性的观点,学生主体性包括学生在教育教学该活动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
基本特征。
22.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开设信息技术选修课程。X,必修课。
23.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没有高低和尊卑之分。
24.诚信既是人际关系中的基础性道德,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的基础性道德规范,而学校是诚信教育的启蒙场所。X,
重要场所。
25.新课标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6年级)、第二学段(7-9年级)、第三学段(10-12年级)。X
26.提倡选择性学习是日本教学课程的一大特色。
27.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就是对传统教学的彻底改变。X
28.教学在19世纪已经发展成独立的学科。
29.“精讲多练”成为我们普遍的教学模式。X
30.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1.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实现的指导思想。X
32.教师由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义务。(教师法第二章第七条:这是权利不是义务,
成为管理学生的权利)X
33.《教师法》也适用于在少年宫以及地方教研室、电化教育机构等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34.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由学校和教师签定聘任合同,明确规定教师的权利、
义务和责任。(教师法第三章第十七条: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实施教师聘任制的步骤、方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35.教师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学校各部门,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X(教师法第二十三条考
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
36.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向依法成立的奖励教师的基金组织捐助资金,对教师进行奖励。
37.中小学教师和职业学校教师享受教龄津贴和其他津贴,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38.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9.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办好师范教育,并采取措施,鼓励优秀青年进入各级师范学校学习,分师范学校
- 20 -
不承担培养和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任务。X(非师范学校应当承担培养和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任务。各级师范学校学生享受专业奖学金。)
40.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教师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提供方便,给予资助。
41.我国古代《学记》一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42.赫尔巴特提出的四段教学法的四个阶段是:领会、联想、系统、方法。X(领会改为“明了”)
43.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X(桑代克)
44.桑代克于1908年所著《教育心理学》一书,是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X(1903年)
45.桑代克早期提出的三大学习定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46.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
47.自制和自我监督是自我调控中最主要的方面。X(自制和自我监督改为“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
48.先天遗传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
49.霍尔是智力发展的“内化”学说的最早提出者之一。X(维果斯基)
50.个体间智力发展是非常态分布。X(常态分布)
51.1885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表了自己关于记忆的研究。
52.斯金纳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过程。X(斯金纳改为操作学习论)
53.格式塔认为学习是由顿悟来实现的。
54.知识的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验,看对知识的分析概括是否恰当、运算是否正确。
55.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逐步建构相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
使自身认知结构得以转化与发展。
56.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程序的知识。X(程序
改为“步骤”)
57.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将新的命题与命题网络中的有关命题联系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要对信息进行
精加工组织。
58.理学习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内部条件并进行言语指导,概念学习的例—规法与规—例法耶是远离学习的两种基
本形式。
59.动作技能的学习以一定的认识活动为基础。
60.动作技能形成的目标是熟练操作。X
61.分化的需要在同类的刺激中抽取出共同的特征。X
62.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自动化的技能的过程。
63.正例和反例的提供时学习模式识别的必要条件。
64.支持策略师指直接操作材料的各种学习策略,主要有信息获得、贮存、信息检索和应用策略。
65.学习策略对信息加工进行控制,主要是自我监控策略对个体认知过程的监视、管理和指导。
66.理解策略是指学习者能够将新的学习材料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并使之形成联系。
67.自我提问法、相互提问法、知识传授法都是学习策略的教学方法。X
68.设计优化的教学结构的指导思想史在教学中设计先行组织者。X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四川省各市县(区)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考点大全(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