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戈尔什科夫的国家海上威力论及其现实意义_以海权理论为视角_杨(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二)海军建设问题

戈尔什科夫作为苏联红海军的司令,负责海军的建设工作长达29年,取得了举世惊叹的成就。国家海上威力论关于海军建设问题的观点主要是保持均衡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海军各兵种进行科学的组合。他认为海军作为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军种,保持其均衡性非常重要。他指出,“海军的均衡性就在于,使其构成战斗威力的诸因素及保障这些因素的各种器材,经常保持最佳的结合,以便使海军能充分实现其多功能的素质,也就是说,既能在核战争条件下,又能在其他可能的战争条件下,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7]

海军是一个诸兵种合成的军种,其下辖水面舰艇、潜艇、海军航空兵、岸防部队及海军陆战队等诸多兵种,在各兵种的建设以及所占比例问题上,戈尔什科夫认为,“客观的判定海军各兵种的战斗威力,便能最合理地组合必要而足够的各种兵力编成。这种组合,我们就称为均衡的组合。”[7]在保持均衡组合的基础上,可以优先发展战斗效率高且形成战斗力快的兵种。他认为,“与我国敌对的帝国主义国家拥有庞大的水面舰队和强大的造船工业。甚至仅在各种主要水面舰艇兵力方面,要使我国与敌人达到均势,也需要多年的各种潜力竞赛和耗费大量的物资和资金。在这种情况下,要取得优势是非常成问题的。因为海军由于其发展的特点,占有优势的海军可以以不太大的耗费来保持这种优势。优先发展潜水兵力,便可以使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急剧地增强我国海军的突击能力,给敌在各个大洋战区的海军主力造成严重的威胁,从而以较少的资金与时间增强了我国的海上实力,剥夺了敌人在反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战争中可能拥有的优势。”[7]与此同时,他还认为,“现在,在各国海军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那些能够完成摧毁敌人军事经济潜力和打垮敌海上核威力等重要战略任务的兵种。

科学地分析以往历次战争的经验,预测未来战争的性质和帝国主义国家海军的发展方针,可以得出结论,这些兵种就是装备有弹道导弹和翼式导弹的核潜艇,以及海军导弹与反潜航空兵。正是这些兵种,集巨大突击威力于一身,具有高度的机动性和作战隐蔽性,能够对敌沿海和腹地的军事工业目标、行政中心,对敌海军大洋上的导弹核集群实施突击。”[7]由此可以看出,戈尔什科夫的海军建设理论的特点是科学组合,全面发展且重点突出。苏联红海军正是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一步步走向远洋,走向强盛。

(三)海军战略使用问题

关于海军的使用问题,戈尔什科夫将其分为和平时期与战争年代两大类。关于和平时期的海军使用,戈尔什科夫认为,“海军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就

是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明显地显示出自己国家的军事力量。”[8]关于这种军事力量的展示,戈尔什科夫指出,“直接出现在海岸的舰艇乃是一种现实的行动威胁,因为采取行动的时间和方法是由舰艇指挥员决定的。”[8]可以看出,在国家海上威力论的观点中,海军在和平年代是实施威慑的有效手段。同时,戈尔什科夫还认为海上军事演习也是对潜在对手实施威慑的有效手段之一。并且在军事演习结束后,“苏联军舰在外国港口停留,就是对保卫和平和各国人民的伟大苏维埃国家的海军力量的特殊检阅。这有助于巩固同这些国家人民的友谊,有助于发展苏联同一系列发展中的主权国家的国际联系。”[8]由此可见,苏联海军力量不但成为苏联控制盟国的手段,而且已经成为苏联外交政策的工具,对后一点,戈尔什科夫直言不讳:“苏联海军也用于外交活动。”[8]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国家海上威力论中的海军和平时用的用途是威慑、控制盟国以及充当外交工具。关于战时的海军使用,戈尔什科夫认为就海军的用途而言主要分为两种:对海作战与对陆作战。关于海军的作战任务,戈尔什科夫认为,“50年代后半期,对海军在战争中的作用、地位的看法和海战区作用的看法发生了巨大的原则性变化,根据国际舞台上的力量分布情况和苏联海军有限的作战能力,美国人将近一百年来使他们担心的海上交通线的保障问题移到了次要地位。根据‘海神’特别委员会的报告,这个问题在1957年被列为次要问题,认为海洋不是在交通线上斗争的舞台,而是发射消灭敌国领土上重要地面目标的各种战略核武器的辽阔区域。”[8]他指出:“与歼灭敌军舰艇这一海军最重要的任务相并列,出现了一项全新的任务,这就是直接从海上袭击敌国生命攸关的重要中心,摧毁敌军事和经济潜力。”[7]由此可见,戈尔什科夫把对陆作战,特别是对敌陆地纵深战略目标进行打击已经作为海军作战的最重要任务之一。这是对传统海权论的创造性发展,表明机械化战争时代的海权在理论上已经开始将其打击范围向陆地纵深推进了。戈尔什科夫国家威力论的出现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的对象主要是苏联、美国和冷战时期的国际局势。需要说明的是,国家海上威力论在戈氏的《国家海上威力论》出版发行前已经产生并付诸实施,因此该理论产生影响的时间应该早于《国家海上威力论》出版的1977年。

(四)国家海上威力论对苏联的影响

国家海上威力论的出现使苏联红海军自1918年以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军种理论,其实力也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从一支沿岸防御型的弱旅一跃成为可与美海军大洋争雄的海上雄师。苏联海军从1962年到1972年,以每年新增90艘舰艇的速度发展,共建造了910艘舰艇;从1972年到1974年,苏联平均每年建造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大型水面战舰39艘、导弹核潜艇6艘。1964年苏联海军舰艇总吨位为160万吨,1975年达到300万吨。苏联的商船队从1960年的500万吨上升到1974年的1400多万吨。美国的舰艇吨位和造舰潜力仍大于苏联,但造舰速度相对落后。苏联国民生产总值约为美国的66%,其军费开支反而超出美国20%。从1965年到1975年的10年中,苏联在造舰方面的费用超过美国50%,建造了在同期数量多于美国4倍的舰艇。1975年,苏联拥有120艘核潜艇、190艘常规潜艇、1艘航空母舰、2艘直升机航母、33艘巡洋舰、106艘驱逐舰、109艘护卫舰,分编为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太平洋舰队;美国拥有105艘核潜艇、12艘常规潜艇、15艘航空母舰、27艘巡洋舰、105艘驱逐舰、65艘护卫舰,分编为大西洋舰队和太平洋舰队。[9]至70年代,苏联红海军与美国海军的舰艇数量之比已经达到740∶436,当时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朱姆沃尔特海军上将认为,如果

美国在1970年之后的任何一年与苏联开战,美国将不得不输掉战争,因为美国海军取胜的概率已经降到35%以下。[10]苏联有了与美国争夺海上霸权的资本,不断将触角伸向世界各地,如也门、安哥拉、埃塞俄比亚等第三世界国家,并在第四次中东战争时与美海军在地中海进行大对峙,并以优势兵力迫使美海军退却,一雪古巴导弹危机之耻。由此可见,苏联红海军在国家威力论的指导下,已经成为苏联对外扩张的有力工具,也是促成国际局势苏攻美守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苏联红海军在快速的,不计工本的发展的同时也耗费了巨大的资源,使原本不景气的苏联经济雪上加霜,最后苏联被军备竞赛拖垮,应该说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五)国家海上威力论对美国的影响

美国认为,美国必须拥有海军优势,它不仅要对任何一国海军具有优势,而且要对可能出现的、几支敌国海军的任何联合力量具有优势。这是因为,美国是一个利用广大海区把自己与盟国、贸易伙伴及资源联结在一起的“大陆岛国”,自由世界是一个大洋性联盟。由此可见,自由世界联盟必须掌握无可置疑的海上优势,并通过海上优势来补偿地面部队在数量上的劣势。海军的均势会带来相持局面,而海上的相持局面将意味着自由世界的盟国不能利用各个海洋。[11]时任美国海军部长的小约翰·莱曼认为,苏联海军首脑、海军元帅戈尔什科夫用他那强有力的证词为海军争取到了占苏联国防开支很大一部分的海军经费,在他的英明领导下,苏联海军开始执行一项历史性发展计划,为苏联建造、训练和部署了一支名副其实的全球性海军。[11]这支海军已经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安全与繁荣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并引起了强烈的恐慌。为此,莱曼正式提出“600艘舰艇计划”,大肆扩张美国海军力量,与苏联展开海军军备竞赛,并与红海军在世界各大洋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六)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由于在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力量方面的劣势,对美国基本上处于守势。至70年代,由于美苏力量的此消彼长,苏联认为历史开始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决定对美开展“历史性的进攻”。[12]70年代,苏联发动的战略进攻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在亚非地区进行军事扩张与干涉。而羽翼丰满的苏联红海军利用自己全球机动以及快速反应和具备强大兵力投送能力的优势,为苏联的军事扩张与干涉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美国在苏联强大攻势的面前节节败退,加上自身身陷越南战场以及第三世界的崛起,美国不得不收缩海外力量,调整外交政策。并出台了“尼克松主义”。然而苏联并不因此而停止扩张,反而变本加厉。尽管卡特政府在其执政后期出台了“卡特主义”以期与苏联对抗,但是直到里根总统上台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军力重振国威,包括启用莱曼作为海军部长,实施“600艘舰艇计划”,大力加强海军力量,才扭转了颓势,并最终打赢了冷战。

此外,国家海上威力在理论方面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它的出现丰富和发展了机械化战争,特别是核时代的海权理论,对核时代的海军战略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戈尔什科夫把国家海上威力论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又一次雄辩地证明海权是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历史的重要因素。

三、对国家海上威力论的评述

戈尔什科夫的国家海上威力论是一个逻辑严密、结构合理、论据充足、观点鲜明且可操作性强的优秀战略理论,但这不代表该理论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理论(事实上这种完美无缺的理论是

不存在的),该理论同样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未能处理好进攻与防御的关系

海军是个进攻性的军种。马汉早在19世纪初就指出,“海军的有效职能是采取进攻。”[13]这是由海军的军种特性决定的。在国家海上威力论之前的中途岛海战、珊瑚海海战以及之后的海湾战争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然而戈尔什科夫的国家海上威力论是受苏联马列主义军事思想指导的。在苏联防御性的军事理论框架中,苏联海军的战斗任务是部署在海岸线附近,形成海上堡垒,协助其他军种防御前来进犯的北约舰队。尽管国家海上威力论曾提出远洋进攻,但是其提出的进攻仅仅进行陆地防御的手段,并非争夺制海权的行动。苏联海军已经拥有极其强大的进攻能力却被用来执行防御任务,海军的职能因此受到极大限制。戈尔什科夫自己就说过,“苏联海军一向认为夺取制海权不是目的”。[8]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知识文库论戈尔什科夫的国家海上威力论及其现实意义_以海权理论为视角_杨(2)在线全文阅读。

论戈尔什科夫的国家海上威力论及其现实意义_以海权理论为视角_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fanwen/136913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