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学习重点一(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1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己的学习计划;创设一种真诚、和谐、被人关怀和理解的学习氛围;课堂时间和上课形式的自由;异质分组;着眼于学习过程的学习;从做中学。)其四、在语文课程测量评价中实施“情境性测量”和自我评价。 人本主义课程观的缺陷: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观片面强调学生的天赋潜能的作用,忽视社会环境尤其是科学系统的课程设计对学生以展的重要作用,这样往往这样会导致教学活动陷入放羊式的自由学习状态。同时,该理论过分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只注重课程要符合学生的个人的自发兴趣和喜好,忽视了课程内容的系统性的逻辑民生,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容易使教学落入盲目随意的境地,降低教学质量和效益。

第三节 认知心理学和语文课程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即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其核心内容是“论述我们如何获得世界中的信息,这些信息如何作为知识得以再现和转换,它们如何被储存,以及如何用于指导我们的注意和行为。”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主张已有知识对人的行为和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安德森提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有两类型:一类属于陈述性知识,一类属于程序性知识。 现代图式理论则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是以综合表征形式——图式表征的,这种图式有表征自然范畴的图式、表征事件的图式以及人物图式、文本图式等多种类型。) 第二、主张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知识加工由外部环境输入的新信息的过程。认知心理学还主张,学习过程也是一种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理论对语文课程来说,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语文课程的设计,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课程设计主张,设计语文课程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要有助于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合理的认知结构。(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的设置:语文课程目标应分类设置,具体来说,可以从语文内容知识(陈述性知识)、语文基本技能(程序性知识)和语文高级技能(策略性知识)等三个维度来设置语文课程目标。 关于语文教材的编制:布鲁纳认为编排教材的最佳方式是以“螺旋式上升”的形式呈现学科的基本结构,奥苏贝尔认为,教材的编制要遵循“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的原则,图式理论主张,语文教材的编制要能够促进学生图式的习得和精致。)第二、关于语文课程的实

施,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在实施语文课程中要按照学生加工语言文字信息的规律和认知活动特点展开教学活动。上(一方面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加工语言信息的内在心理机制,另一方面,语文教学的活动方式要能够为学生顺利展开认知活动和解决问题创设适宜的外部条件。)第三、关于语文课程的测量评价。认知心理学在测量评价方面注重评估个体的认知结构和这种结构的功能与外在表现。(其中最典型的测评方式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解决问题。 在评价标准上,认知心理学不强调答案的唯一性或标准性,而是更侧重于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和进行推理的过程。此外20世纪80年代后,认知心理学还开发了一种名为表现性评估的测评技术,这种测评方法有三个特征:多重评估标准;预定质量标准;主观的评估。)

第四节 建构主义心理学与语言课程 建构主义是与客观主义相对的有关个体认知和知识学习的一种认识论范畴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认识并非主体对客观存在的简单的、被动的反应,而是一个主动的、不断深化的建构过程;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的建构过程,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个学习者都以不同的集合以及他们对经验的信念,因些,知识的学习是没有统一水平的,应该以个人的经验为依据。 具体来说,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有以下几点:第一、复杂的学习环境和真实的任务情境。第二、学习依赖于共有的理解,这种共有的理解来自于社会协商。第三、主张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第四、强调让学生经历知识建构的过程,重视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意识和监控。第五、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仔细考虑学生带到教学情境中的已有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2、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让学习者建构起自己的意义。3、由于教学是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中进行的,因此课堂不再以教师为中心,不能把教师视为是位于所有知识前列的人。)第六,强调“少就是多”和“学会如何学习”。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对学校教学活动的影响是全面和深刻的:第一、对语文课程设

置来说,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指导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必将给课程设置带来重大影响。(首先、语文课程要反映复杂问题和真实情境,要用真实复杂的问题情境为学生营造解决问题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同时,支撑并鼓励学生进行基于案例的学习,拓展性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并用这此方式参与语文课程的设计和编制。其次,要努力为学生进行探索和建构意义提供大量的认知工具,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开拓学生的课程资源。再次,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学生的体验,要让学生多接触社会,通过社会实践学习知识。最后,要充分利用超媒体和超文本,以方便各种类型信息的嵌入、利用和更新,从而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时空和面向真实世界的桥梁和纽带。)第二、就教学设计而言,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语文课程设计,可能会导致课程设计活动产生如下转变。(其一、语文教学目标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协商制定的。其二、语文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分析应该是开放而灵活的,并将随着学生学习进程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其三、语文教学方法的设计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采取相应的、灵活的教学策略。) 第三、从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来看,强调学生自主发现、自我探究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将受到重视。(1、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模型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包括“预热,进入情境——提供支架、引导探究——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评价效果”等教学环节2、抛锚式教学:要求创设含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这些事件或问题恰如一个个“锚”把学生教师的“思想之船”固定在知识的海洋之中,在学生对知识的纵深探究中不断建构每个学习者自己的意义。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评价效果”3、随机通达式教学:就是让学习者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认识和理解。包括“呈现学习情境——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小组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 这些教学模式的共同特点是:在师生关系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互动的关系;在教学方式上强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学习重点一(2)在线全文阅读。

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学习重点一(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6006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