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内容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授课时间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_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
教学目标
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这节课内容主要教学用形如ax+_b=c的方程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
课前分析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有关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及准备 的基础上,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并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复习:
1.X+4=34 X-3.3=4.8 12X=60 X÷6=8
总结解答简单方程的方法.(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2.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 白兔和黑兔一共20只 白兔比黑兔少4只.
白兔只数的2倍正好相当于灰兔的只数.(追加条件变成应用题.灰兔有30只,白兔有多少只?)
白兔的只数比黑兔只数的2倍多10只.
师:寻找等量关系,最关键是找到其中的关键词. 一、教学例1
1、谈话导入:西安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著名的古代建筑,其中就包括闻名遐迩的大雁塔和小雁塔。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个与这两处建筑有关的数学问题。
(出示例1:西安大雁塔高64米,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小雁塔高多少米?)
2、提问: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
启发:你能从中找出它们高度之间的关系吗?题目中的哪句话能清楚地表明它们之间高度的关系?
提出要求:你能不能用一个等量关系将它们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表示出来?
1
板书学生交流中可能想到的数量关系式: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3、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等量关系式,提问: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要我们去求的? 追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明确方法,并提示课题:这样的问题可以列方程来解答。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4、谈话:我们已经学过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列方程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让学生先自主尝试设未知数,并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5、提问:这样的方程,你以前解过没有?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你能解出这个方程吗?
交流中明确:首先要应用等式的性质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2,使方程变形为“2x=?”,再用以前学过的方法继续求解。
要求学生接着例题呈现的第一步继续解出这个方程。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解方程的完整过程,核对求出的解,并提示学生进行检验,最后让学生写出答句。 6、提问:还可以怎样列方程?
学生列出方程后,要求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列出的方程,并说说列方程的根据,以及可以怎样解列出的方程。
7、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你能说说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大致步骤吗?其中哪些环节很重要?
引导学生关注:1)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寻找等量关系,而且一般要找出最容易发现的等量关系;2)分清等量关系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用字母表示未知量并列方程;3)解出方程后,要及时进行检验。 二、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读题,并设想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找出了怎样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了怎样的方程,是怎样解列出的方程的,对求出的解有没有检验等。再让学生核对自己的答案,检查自己的解题过程。
启发思考:这个问题与例1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
2、做练习一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解这些方程时,第一步要怎么做,依据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时,要在关注结果是否正确的同时,了解学生是否进行了检验。 3、做练习一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要求说说写出的每个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别表示哪个数量,是怎样想到写这样的式子的。 4、做练习一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突出根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的。
三、作业:做练习一的第4、5题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没有疑惑的地方? 教 学 评价及反思
3
教学内容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练习 授课时间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同时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会列上述方
教学目标 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这节课内容主要是进一步教学用方程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主
课前分析
要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进行巩固练习,同时学习用形如ax÷b=c
及准备
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有关方程的解法。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一、复习准备
1.口答:3X=60 X+3=20 X-2.1=7.9 2X+3=23 2、解方程
4x+12=50 2.3x-1.02=0.36 1.3+4X=4.1 三位同学上黑板计算,全班集体订正。 二、尝试练习
师:刚才的两道题同学们完成得很好,这道题你们还能自己解决吗?试试看。 30x÷2=360
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全班交流。指名学生说一说,解这个方程是第一步需要做什么?这样做依据了等式的什么性质?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练习一第7题
(1)师: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你能根据这个公式列出方程吗? 指名列方程,全体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学生自己列方程解答,全班交流订正。 2、练习一第8题
引导学生把杨树与松树有关的信息分别列表整理,再结合列表找出数量关系。 3、练习一第9题
4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分析数量关系,是结合学生回答画出线段图。生独立解答并订正。 4、练习一第10题
师学生简单介绍相关天文知识后,学生独立解答。 5、练习一第1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示学生用不同的字母分别表示晓玲出生时的身高与体重。 6、练习一第12、13题
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同桌同学互相检查,再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说一说你这一节课的学习收获。 五、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1、一本书有280页,小明每天看15页,看了几天后,还剩40页没有看?
2、一桶油有21千克,35天后,桶里还剩7千克,平均每天用去多少千克?
3、一个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面积是15平方厘米,它的高? 4、学校买来4个足球和一个篮球共付390元,已知一个篮球是98元,一个足球多少元?
5、一块梯开面积是240平方分米,它的上底是13分米,下底是27分米,它的高? 教 学 评 价 及 反 思
5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备课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