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
授课时间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2、掌握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相等关系的方法,养成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的习惯。
这节课内容主要教学用形如ax+bx=c的方程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
课前分析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有关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及准备 的基础上,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并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答实际问题。(和倍问题)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一、复习:
化简:3X+2X 5.3X-X 4X-X 6.8X-2.2X 5.2X+X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2:北京颐和园占地290公顷,其中水面面积大约是陆地面积的3倍,颐和园的陆地和水面大约各有多少公顷? 2、提问: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 师:你能有线段图表示出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尝试画图,集体交流。
得到:水面面积+陆地面积=颐和园的占地面积
启发:这大题目中有两个未知数,我们设谁为x号呢?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师:如果用x表示陆地面积,那么可以怎样表示水面面积呢? 指名学生了出方程,鼓励学生独立求解。 集体交流解答方法。 追问:这道题可以怎样检验?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
3、师:观察我们今天学习的方程,与前面的有什么不同? 小结:
6
像这样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我们也可以列方程来解答。 4、学生独立完成为能够第4页练一练。 三、巩固练习 1、解方程
2x+3x=60 3.6x-2.8x=12 100x-x=198
师:这几道方程以例题中的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解这一类方程时要先做什么?依据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后,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二第2题
提示学生要对结果进行化简。 3、完成练习二第3-5题
学生独立解答。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记忆依据了怎样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 四、全课小结
者皆可我们学习了列怎样的方程解决问题?在解答这一类应用题时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交流小结。 五、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相关练习
教今天教学了解方程的例2.今年我的教学,与以往进行了一些改变。其中一点比较学大的,就是每天都要留出时间来让孩子完成第二天的作业。 评以前我比较怕孩子预习,因为我觉得有的内容预习了再上就没有意思了,但我现价在又觉得那样对孩子限制的太多了,不利于孩子能力的培养。所以我还是再次改变。及
效果会在以后的反思中总结。 反
昨天我直接布置孩子做练习二1—6题。1、2题不存在什么问题,做到第三题,
思
有孩子问我,说不会。我了解了一下,他连例题都没有看。
尽管有了孩子昨天的预习,今天上课的效果还是不太好。因为电脑还没有接好,所以例题就写在黑板上了,讲解的时候觉得需要讲解的东西太多了,自己都糊涂,重讲了一遍。
书上练一练的效果不太好!
7
教学内容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练习
授课时间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形如ax+_b=c的方程的解法,同时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会列上述方
教学目标 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这节课内容主要是进一步教学用方程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主
课前分析及准备 教学方法及媒体运
用
要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进行巩固练习,重点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练习法,通过列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算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方程计算的能力。
教学预设
一、基础练习
解方程
18x+2x=60 5x+6x=12.1 6.6x-5x=8 4x-x=24 1.5x-x=1 1.9x+0.4x=9.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选择一题指名说说怎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二、提高练习 1、练习二第7题 出示题目:指名读题
师:这是一道什么问题的应用题?(相遇问题)
你知道小明和小丽各自所走的路程与总路程有什么关系吗? 指名说一说等量关系式。
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式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2、练习二第8题
8
教学生成
师:相距182千米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这道题与第7题有什么异同?
引导学生思考后列出等量关系式并解答。 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9、10题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说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以及等量关系。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5、练习一第1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订正时说一说是根据那个条件列出等量关系式的。 6、完成思考题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意见并列式解答。 可提示:甲比乙多跑了一圈说明了什么? 三、全课小结
说一说你这一节课的学习收获。 四、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相关习题
教1、因为列方程的关键是等量关系,所以找等量关系非常重要。特别是“非学典型(几倍多或少几)”的生活问题,对于中下等生有点困难。而新课程评淡化了数量关系,为了中下等生清楚地明白数量关系列方程,等量关系的价
训练非常重要。 及
新教材是通过解决问题的学习学会解方程,故解方程的方法也不能忽视。反2、
但对于ax-b=c学生容易混淆。要思 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进行对比,明确方法。
9
教学内容
整理与练习(1)
授课时间
1、通过回顾与整理,引导学生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进一步体会
教学目标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回顾与整理”完成“练习与应用”
课前分析及准备 教学方法及媒体运
用
1-4题。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围绕教材提出的两个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
复习整理法。通过系统的整理,让学生的知识形成体系。掌握各种形式方程的解答方法。进一步联系实际。加深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一、回顾与整理
组织小组讨论:
实物投影出示小组讨论内容
1、像3.4X+1.8=8.6、5X-X=24这样的方程各应怎样解?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怎样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举例说明。
小组自由讨论,师参与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二、练习与应用 1、解方程
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集体核对。
追问:在解“180+6X=330”这样的方程时,我们首先要做什么?在解“27X+31X=145”这样的方程时,我们首先要做什么?在得出方程的解后,我们还需要做什么?(要求学生选其中一题进行检验)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指名读题
提问: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的长度与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武汉长江大桥公路桥的长度与南京长江大桥公
10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备课教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