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备课教案(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8-0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 授课时间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引

课前分析

导学生进一步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第

及准备

15-11页的例4,完成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四1-5题。

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及媒体运总结表面积公式。再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

用 新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一、复习准备

谈话:前两节课我们探索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这几个面之际有什么关系?他们可以分为几组?正方体呢? 二、探究新知

1、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如果告诉你这个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你能算出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吗?

追问: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与这个长方体各个面有什么关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算出这个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就可以了。

(2)启发:请你借助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模型思考,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可以怎样计算这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3)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是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4)比较小结:这两种方法都反映了长方体的什么特征?你认为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时,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要根据长宽高正确找出3组面中相关的长和宽)

(5)提出要求:用这两种方法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都是可以的,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

2、探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1

教学内容

(1)谈话: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我们解决了做一个长方体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纸板的问题,如果纸盒是正方形的你还会解决同样的问题吗?

(2)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3)组织交流反馈,提醒学生根据正方体的特征进行思考。 3、揭示表面积的含义

谈话才我们刚才我们在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致少各要用多少硬纸板的问题时,都算出了它们6个面的面积之和,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三、应用拓展

1、做“练一练”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列式和题中的直观图具体说明思考的过程。

2、做练习第1题

让学生看图填空,再要求同桌互相说说每个面的长和宽,并核对相应的面积计算是否正确。

3、做练习第2题

让学生独立依次完成体重的两个问题,适当提醒学生运用第(1)题的结果来解答地(20)题。

4、做练习第5,1题

先让学生根据表中列述的数据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理由,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最后引导学生比较求长方体的表面积与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过程和方法,说说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各要注意什么? 四、全课小结

同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怎样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与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 五、作业

练习第3、4题 教

学评价思

22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 授课时间

1、进一步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2、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准备 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巩固表面积知识。及媒体运并会灵活运用。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一、复习准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谁能说说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指名回答。

提问: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正方体呢?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5: 指名读题。

启发思考:要求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可以怎样计算呢?

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并选择一种想法算出结果。 集体交流订正。 2、出示练一练第1题 读题后启发学生思考:

这张的商标纸的面积就是那几个面积的面积之和? 明确就是求侧面积。

然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23

集体交流。指名说说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第6题 学生自己读题。

启发思考:解答这个问题是求那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根据给出的条件,这几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独立解答。 3、完成练习第8题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说说如果要给教室进行粉刷,需要刷哪些面的面积?再结合题目进行解答。

4、完成练习第9题 先画出台阶的示意图。 引导学生思考:

求五级台阶占地多少平方米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求铺瓷砖的面积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列式,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觉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五、作业 练习第10题 思考题(选做) 教学评价及反思

教学内容 体积和体积单位(1) 授课时间

1、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学目标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

24

课前分析及准备 教学方法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立体图形的兴趣。

教学例6、例7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1-4题。主要是通过三个层次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体积的意义。例7及随后的练习教学容积的意义。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感知体积与容积的具体含义。观察法。及媒体运

比较法。

教学预设

一、导入

谈话: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认识立体图形,大家都掌握得不错。这节课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进行几个小实验,考考大家的眼力,愿意接受挑战吗?

让我们来试试看。 二、操作探究 1、学习例6

(1)教师出示一个空杯,给空杯倒满水。

再出示一个同样的空杯:这两个杯子同样大,装的水也是一样多吗?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教师往空杯中装入一个桃,将满杯的水往装桃的杯中倒,直至倒满。

问:杯子中为什么会剩下一些水呢? 引导学生发现桃占去了一定的空间。

(2)教师出示两个水果,分别装入两个空杯,倒满水。 你觉得倒入几号杯里的水多?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验证。

将两个杯中的水果取出,以验证哪个背的水多。

进一步明确:桃占的空间大,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少;荔枝张的空间小,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多。

(3)出示大小不同的三个水果,分别装入三个空杯,倒满水。引导学生思考:

这三个水果,哪一个占的空间大?把它们放在同样

的杯子里,在倒满水,哪个杯子里水占的空间大? 引导学生比较、推想。操作验证。

(4)师指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体积

追问:你能举例比较两个物体的体积吗? 指名学生回答,再同桌互相举例。 2、学习例7

(1)出示两盒书

引导学生观察,那个盒子里的书的体积大一些? 学生比较后回答。

25

教学生成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备课教案(5)在线全文阅读。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备课教案(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54857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