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收边板施工固定方式,依其现场丈量需做变更时,以确认后制做图为准。 (3)施工原则与自攻螺丝施工方法相同,仅板固定方式改变(以固定座),其固定方法:
a、第一排第一个固定座,以自攻螺丝固定于檩条最左边,然后于檩条弹墨线做基准线,接着固定同排固定座。
b、第一块板之肋部对准固定座之肋板,压下卡入检查是否扣合正确。 c、将固定座短臂扣上第一块已铺好之面板阴肋,依前述方法施工,并调整平齐。
d、按上述顺序铺设,最后所剩空中楼阁间小于板宽一半时,仅用固定座短臂固定板片,其余空间以泛水收头。
e、如最后所剩空间大于板宽一半时,则以固定座固定板片,其超出部分裁除。
(4)清理及废料运弃
a、铺设钢板区域内,切铁工作及固定螺丝时,所产生金属屑应于每日收工前清理干净。
b、每日收工前需将屋面、地面、天沟上的残屑杂物(如PVC布、钢带等)清理干净。
c、施工中裁剪之剩余废料,应每日派人收拾集中堆放。 d、完工前所有余废料均需清理运弃。
e、完工后应检查彩色钢板表面,其受污染部分应清洗干净。 (5)注意事项
a、彩色钢板切割时,其外露面应朝下,以避免切割时产生的锉屑贴附于涂膜面,引起面屑气化。
b、施工人员在屋面行走时,沿排水方向应踏于板谷,沿檩条方向应踏于檩条上,且须穿软质平底鞋。
c、屋面须做纵向(排立向)搭接时,叠接长度应在15公分以上,止水胶依设计图施作,其搭接位置应该在衍条位置上(墙面叠接长应在10公分以上,搁
置于衍条上)。
d、自攻螺丝固定于肋板,其凹陷以自攻螺丝底面与肋板中线齐为原则,±1.5mm合格,其过紧部分应加止水胶防水,其过松部分应重新锁紧。
e、每日收工时,应将留置屋架、地面之彩色钢板材料用尼龙绳或麻绳掼绑牢固。
f、自攻螺丝必须垂直支撑面,迫紧垫圈必须完整。 十二、墙面工程 (一)彩钢板墙面
当竖向布置墙板时,宜采用带形窗,这种划分可以减少洞口处的构造,有利于防雨。当采用独立窗时,窗的两侧边构造较复杂,施工不好易出现漏雨现象,在板材排列时选好排板起始线。以使板的排列与洞口尺寸相协调。在横向布置墙板时主要解决好板的竖向排列与各洞口高度的协调问题。平面夹芯板对洞口无特殊要求,其排板灵活性较大。
彩板墙面的长度有从檐口处的封闭标高到墙底的起始高度;从檐口处的封闭标高到洞口上表面的高度;洞口下表面到洞口上表面的高度和洞口下表面到墙底的起始高度三种。因此确定板长以前必须确定檐口处、窗口处、门口处和其他洞口处的标高和构造做法,并以此布置墙面檩条位置,从而计算出墙面板的长度。一般情况下,由于美观要求,彩板墙面在竖向布置时不宜搭接。当墙面高度较大时才考虑用搭接的方法,这时的墙板长度应加上搭接长度。山墙的檐口为斜面时,板材长度计算到每块板的斜面最高点。
(二)涂料工程 1、工艺流程
清理修补墙面——刮腻子——刷涂料 2、操作工艺
清理墙面:首先将墙面起皮及松动处处理干净,然后将墙面扫净。 修补墙面:用水石膏将墙面磕碰处及坑洼缝隙等处找平,干燥后用砂纸将凸处处磨掉,将浮尘扫净。
刮腻子:刮腻子遍数可由墙面平整程度决定,一般情况下为三遍,可采用专用刮墙腻子粉,第一遍用刮板横向满刮,一刮板紧接着一刮板,接头不得留搓,每刮一板最后收头要干净利落。干燥后用磨砂纸将腻子及斑迹磨光,再将墙面清理干净。第二遍用刮板竖向满刮,所用材料和方法同第一遍腻子,干燥后砂纸磨平清扫干净。第三遍用刮板找补腻子或满刮,将墙面刮平刮光,干燥后用细砂纸磨光,不得将腻子磨穿。
刷(喷)涂料:涂刷顺序是先顶板后墙面,墙面是先上后下,涂料一般刷(喷)三遍。第一遍及第二遍刷(喷)完毕,待干燥后用细砂纸磨光并清扫干净。第三遍涂刷时从一头开始,逐渐刷向另一头,要上下顺刷相互衔接,后一排进紧接前一排,避免干燥后收头。
(三)砂浆防水 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 →刷水泥素浆→抹底层砂浆→刷水泥素浆 →抹面层砂浆→刷水泥砂浆→养护
2.基层处理:
1)如有蜂窝及松散的混凝土,要剔掉,用水冲刷干净,然后用1∶3水泥砂浆抹平或用1∶2干硬性水泥砂浆捻实。表面油污应用10%火碱水溶液刷洗干净,混凝土表面应凿毛。
2)抹防水层时,必须在砌砖时划缝,深度为10~12mm。穿墙预埋管露出基层,在其周围剔成20~30mm宽,50~60mm深的槽,用1∶2干硬性水泥砂浆捻实。管道穿墙应按设计要求做好防水处理,并办理隐检手续。
3)抹水泥砂浆防水层
刷水泥素浆:配合比为水泥∶水∶防水油=1∶0.8∶0.025(重量比),先将水泥与水拌合,然后再加入防水油搅拌均匀,再用软毛刷在基层表面涂刷均匀,随即抹底层防水砂浆。
底层砂浆,用1∶2.5水泥砂浆,加水泥重3%~5%的防水粉,水灰比为0.6~
0.65,稠度为7~8cm。先将防水粉和水泥、砂子拌匀后,再加水拌合。搅拌均匀后进行抹灰操作,底灰抹灰厚度为5~10mm,在灰末凝固之前用扫帚扫毛。砂浆要随拌随用。拌合及使用砂浆时间不宜超过60min,严禁使用过夜砂浆。
刷水泥素浆:在底灰抹完后,常温时隔1d,再刷水泥素浆,配合比及做法与第一层相同。
抹面层砂浆:刷过素浆后,紧接着抹面层,配合比同底层砂浆,抹灰厚度在5~10mm左右,凝固前要用木抹子搓平,用铁抹子压光。
刷水泥素浆:面层抹完后1d刷水泥素浆一道,配合比为水泥∶水∶防水油=1∶1∶0.03(重量比),做法和第一层相同。
十三、地面工程: (一)细石混凝土楼地面
1) 细石混凝土搅拌:细石混凝土面层的强度等级应按设计要求做试配,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C20,由试验室根据原材料情况计算出配合比,应用搅拌机进行搅拌均匀,坍落度不宜大于30mm。并按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制作混凝土试块,每一层建筑地面工程不应少一组,当每层地面工程建筑面积超过1000m2时,每增加1000m2各增做一组试块,不足1000m2按1000m2计算。当改变配合比时,亦应相应制作试块。
2) 面层细石混凝土铺设:将搅拌好的细石混凝土铺抹到地面基层上(水泥浆结合层要随刷随铺),紧接着用2m长刮杠顺着标筋刮平,然后用滚筒(常用的为直径20cm,长度60cm的混凝土或铁制滚筒,厚度较厚时应用平板振动器)往返、纵横滚压,如有凹处用同配合比混凝土填平,直到面层出现泌水现象,撒一层干拌水泥砂(1∶1=水泥∶砂)拌合料,要撒匀(砂要过3mm筛),再用2m长刮杠刮平(操作时均要从房间内往外退着走)。 3) 保证项目:
a 面层的材质、强度(配合比)和密实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b 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必须牢固,无空鼓。
3)基本项目:
a 面层表面洁净,无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现象。
b 有地漏的面层,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倒泛水、不渗漏、无积水、与地漏(管道)结合处严密平顺。
c 有镶边面层的邻接处的镶边用料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十四、门窗安装 1.安装工艺流程
弹线找规矩→门窗洞口处理→门窗洞口内埋设连接铁件→门窗拆包检查→ 按图纸编号运至安装地点→ 门窗安装→门窗口四周嵌缝、填保温材料→清理→安装五金配件→安装门窗密封条→质量检验。
2.弹线找规矩
在最高层找出门窗口边线,用大线坠将门窗口边线下引,并在每层门窗口处划线标记,对个别不直的窗口边应剔凿处理。
3.墙厚方向的安装位置
根据外墙大样图及窗台板的宽度,确定门窗在墙厚方向的安装位置;如外墙厚度有偏差时,原则上应以同一房间窗台板外露尺寸一致为准,窗台板应伸入窗的窗框下5mm 为宜。
4.防腐处理
门窗框两侧的防腐处理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涂刷防腐材料,如橡胶型防腐涂料或聚丙烯树脂保护饰膜进行保护,避免填缝水泥砂浆直接与门窗表面接触,产生电化学反应,腐门窗。
5.就位和临时固定
根据已放好的安装位置线安装,并将其吊正找直,无问题后方可用木楔临时固定。
6.墙体固定
门窗与墙体固定有三种方法:
沿窗框外墙用电锤打φ6 孔(深60mm),并用φ6 钢筋(40mm360mm)粘108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方案(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