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大家复习所用,望有所帮助
大气逆辐射意义: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略少于以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使地面保持一定的温度 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地面和大气既吸收太阳辐射,又依据本身的温度向外辐射,由此形成了整个地-气系统与宇宙空间的能量交换。地-气系统的温度多年基本保持不变,全球达到辐射平衡 辐射差额(辐射平衡、净辐射):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能量收入和支出的差值。 气温:大气热力状况的数量度量 。变化热点 用平均温度和极端值表示 影响气温的因子 :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气块运动;季节;时间;地面性质 气温的日变化:在一日内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它反映了气温日变化的程度。 气温日较差的变化与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天气状况有关。高纬气温日较差比低纬小: 在中纬度太阳辐射强度的日变化夏季比冬季大,所以气温的日变化夏季也高于冬季 。海洋较陆地大,山谷较山峰大。阴天的日较差比晴天小。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存在一个最高值和最低值。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气温年较差的变化影响因素: 地理纬度:由于太阳辐射的年变化高纬比低纬大,所以,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地表性质: 海洋热容较陆地大,故最热月与最冷月比大陆延后一个月。 植被覆盖较裸地小。 地形:凸地小于凹地。
气温的水平分布:表示形式:等温线 :将气温相同的地点连结起来的曲线
影响气温水平分布状况的因素: 地理纬度;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起伏;洋流。
气温的水平分布特点:1等温线分布的总趋势大致与纬圈平行;2同纬度夏季海面气温低于陆面,冬季海面气温敢于陆地,等温线发生弯曲;3洋流对海上等温线的分布有很大的影响;4金驰刀地区有一个高温带,月平均温度冬夏均高于24°,称为热赤道。热赤道平均在5º~10ºN处。冬季在赤道附近或南半球大陆上,夏季移到20ºN左右;5南半球不论冬夏,最低温度都出现在南极,北半球仅夏季最低温度出现在极地附近。冬季最冷地区在南极,曾低于-90º,世界绝对最高气温出现在索马里,为63º。
对流层中气温的垂直分布: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用气温垂直递减率表示
气温垂直递减率(气温直减率γ ):单位高度(通常取100米)气温变化值,单位为℃/100m 气温直减率:随地点、季节、昼夜的不同而变化 。在夏季和白天,地面吸收大量太阳辐射,地温高,地面辐射强度大,近地面空气层受热多,气温直减率大;冬季和夜晚直减率小。 逆 温: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呈现下层气温反比上层为低的现象,气温随高度增大而上升的现象 。是因为夜间太阳辐射消失,近地气层降温快于上层,近地气层内下层温度低于上层温度等。对天气和污染物难以穿过逆温层向上扩散。
大气湿度:是决定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
水汽压力: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压力,用百帕表示
饱和空气:当水汽含量恰好达到一定体积的空气中所容纳的水汽数量的极限时的空气。 饱和水汽压E(最大水汽压):饱和空气的水汽压
温度愈高,空气中容纳水汽的能力愈强。 温度越高,饱和水汽压越大。
绝对湿度:单位容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通常以g/m3表示)。实际工作中以水汽压代
替绝对湿度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武大地理学复习资料(最全,非考点已删)(1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